事太多家长怒退班级群?退群一时爽,坑娃没商量,家庭补位不能缺

历侠听说 2020-11-18 11:13:44

父母间交流常听到这样的话题:现在的老师真烦,每天上完课还要给我们这些家长布置作业;孩子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又在群里被老师批之类的言语。甚至有一些父母退出了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群,直到后来孩子带回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孩子的反叛心理越来越强,家长才开始在心底里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反复梳理过后才发现,是自己忽视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身为父母没有发挥出该有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趁着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参与到教育中去。

一、为什么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感越来越低?

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需要学校这样一个专门的学习环境,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就对父母的要求高了很多。在学校建起家长群之后,有些老师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关于孩子的各种消息就直接发到了群里,所有家长都能看见,甚至很多时候群里发出的家庭作业其实就是给家长安排的,于是有的家长“不堪重负”退出了群聊,这主要还是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

1,关于挣钱的工作压力。

现在的家长多是80后、90后,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群体,并且现在大多数社会财富并不掌握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手里,那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要想给予孩子需要的物质资料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按照群聊中要求的辅导孩子功课,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就采用“收不到群聊消息”的方式。

2,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

作为从小就基本不进厨房的一个群体,在成为父母之后,每天都要早起给孩子做早饭,哪怕自己并不吃。而且每天早八晚六的工作作息,甚至是早七晚八的工作模式,在时间上并不允许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更多的参与感,为了避免被兴师问罪就只选择了退出群聊。

3,家长的角色转换不及时。

家长都是从孩子时代走过来的,有一些家长还没能成功转型,没有完全适应自己的身份,还存在一些家长学生时代学习并不优异的情况,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没有指导的意识,害怕自己的指导是错的。哪怕不退出群聊,也并不对孩子的课程作业做出辅导帮助,这样他们就害怕收到群信息,于是退出群聊。

二、如果家庭长期不关注孩子的教育,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的,学校老师给孩子的是知识上的进步,在怎样做人这个方面就需要家长进行主动输出,如果说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那会出现怎样的可能呢?

缺少父母的陪伴教育,孩子容易没有安全感,总是感觉孤独不安,容易觉得自己和父母就是室友关系,只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仅此而已。但是他们在和同学的交谈中,会发现原来别人的父母都会陪着一起完成作业,一起做一些亲子活动,人和人之间一旦有了比较就会有差距。

并且现在很多的家庭还是把孩子留给老人抚养,这在另一个方面又增加了亲子间的距离感,孩子的幸福指数会降到很低。甚至有的孩子会在睡梦中梦见父母不见了,自己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之类的,导致他们在学校根本就无心学习。

容易培养出所谓的问题孩子。

比如打架斗殴的,沉迷网吧的。毕竟孩子在缺乏陪伴的时候,在哪里能够找到精神的寄托呢?那就是网络中,在网络中他们能够很轻易的就找到存在感。这也就是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还有就是孩子一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如果认真学习的话,父母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自己,只会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工作中,酒局里,牌桌上,所以在孩子看来要引起父母的关注就要做出一些不简单、不平常、不正确的事情。

三、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主动作用?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学校只能管住孩子的八个小时,其他的十六个小时,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积极跟上。

在每天开始的时候,陪孩子一起吃个早餐,前一天没有来得及和孩子沟通的家长就需要在这个时候根据家长群里发来的消息对孩子昨天的成长进步做出一些指导性、纠正性的发言,要注意语气,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关注和欣赏,哪怕孩子昨天犯错了,也不能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他们对你的情绪非常的敏感。饭后还可以借着上班顺道送孩子去学校。

在孩子放学后,为孩子准备一份晚餐,尽量不要出去吃,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外部环境嘈杂的情况并不适合沟通交流,加上有时候孩子的言语会伤害作为家长的颜面,为了避免双方的尴尬,那么家庭式晚餐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多关注孩子的班级群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的老师可能不懂得夸奖孩子,作为家长就一定要注意先美化一下孩子今天的表现,可以先私聊问一下老师,今天孩子有什么表现,哪怕孩子犯了错误,也要一步一步的来,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们不会在学校里不顾及自己的面子,肯定也是会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就要抓住这些闪光点,告诉他这样是对的,并接着说今天犯下的错误,告诉他这是错误的,这样做会造成什么不好的事情。

每月抽出一次周末陪着孩子去一些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之类的地方,孩子的周末其实是无聊乏味的,往往他们需要自己组队去一些地方,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陪着孩子去一些值得去的地方,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培养健康的休闲方式,而且还助于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

教育和学习一样,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把孩子养大,不能仅仅是只为了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而且我们家长也并不会真的只是为了孩子平安长大,因为我们总会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样子,达到我们希望他达到的高度,但是如果我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积极主动的引导,那孩子怎么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呢?凭运气吗?

家长们,我们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和他们的老师积极交流开始。家长微信群可以了解孩子更多的点点滴滴,掌握更多的动态,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陪伴,我们不要让孩子孤立无援。

0 阅读:0

历侠听说

简介:历侠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