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七十,如果你的儿女长期不上门,说明了5个不好的家庭问题

布衣粗食 2025-04-25 14:26:00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父母和儿女是一家人,虽然做不到日日相处,但是逢年过节在一起,还是可以的。

特别是过年,儿女在千万里之外,都要赶回来,一起聚餐。

可是有的家庭,父母七十多岁,正需要照顾,儿女却不来上门了,情况很反常。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我们责备儿女的时候,也看看老人的言行,就会发现,儿女长期不上门,说明了以下几个不好的家庭问题。

01

老人又穷又病,没有什么“油水”了。

古人说:“油水相搏,水去油住。”

作为儿女,常常去老父母家,不一定是尽孝,也许是占油水去了。

拿着一点点礼物,哄得父母团团转,然后就可以得到父母的一笔存款,一样古董。

或者老人有退休金,每个月都花不完。这会,儿女有房贷车贷,就可以每个月到老人身边,哭诉一下,这贷款的事,好办多了。

如果有一天,父母什么都没有了,就是一身病。儿女就调整了方向,远离父母为好。

到了父母家,不仅没有好处,还要承担医药费,这违背了登门的初衷。

当亲情交杂了利益,利益就会排在第一位。

02

老人长期偏心,儿女早已寒心离开。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母重男轻女。家中的女孩苏明玉,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苏母不同意给学费,非要苏明玉去上免费的师范。

苏明玉去上学期间,想起母亲的种种不好,假期也很少回家。

母亲索性把苏明玉住的房间里的东西卖掉,把房屋腾出来另用。

看到自己在娘家的房间都没有了,苏明玉责备母亲:“这是要彻底赶我出门?我中考,你连一本复习资料都舍不得买......”

从那以后,苏明玉就基本不回家了。直到母亲去世,才赶来祭拜。

俗话说:“人心不是一天凉的,树叶不是一天黄的。”

儿女每次回到家,都觉得心冷了。日积月累的心寒,让儿女终于失望地离开。毕竟,没有必要总是往冰冷的地方凑。

尤其是女儿,被父母当成泼出去的水,回娘家过年过节,都没有一张床。那么女儿一旦出嫁,和娘家几乎是没有关系的。

03

老人非常固执,不愿意跟儿女随迁。

我在老家,看过这样的一位老人:拄拐走路,却要去种菜。

老人的儿女都在城里,有房有车。老大还买了一间车库,装修好了之后,让老人去居住。

可是老人不愿意,非要守住老家的东西。

老人还想儿女,要在老家修建洋楼,展示有钱人的面子。

儿女对老人的想法,非常厌恶。加上工作都忙,就基本上不看老人了。

特别是老大,在外省工作,回一趟老家,要用五六千。这要是拿出来,给老人生活,不是很好吗?可是老人根本不算这笔账。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老人的固执地在老家,儿女却不得不去外面谋业,这就形成了矛盾冲突。

儿女再孝顺,但是权衡之后,还是会选择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毕竟,守着父母一辈子,是没有用的,父母会先走一步,也守不住。

04

老人把儿媳女婿当外敌,儿女又很受用“枕边风”。

在古代,人们把儿媳女婿当外人。立下规矩,儿媳不能在桌子上吃饭;女婿不上坟,上坟辱先人。

到了现在,如果还把古代的做法,延续下来。这家庭就一团糟了。

儿媳女婿被薄待了,自然就不会理会老人。

老人满以为,得罪儿媳女婿,但是有儿女多上门,就够了。完全没有搞明白,儿媳女婿、儿女是一家人。夫妻关系,常常会超越父母和儿女的关系。

很多男人是怕老婆的。也就是,儿媳和公公婆婆闹翻了,儿子就基本上是外人了,儿媳不安排去看公公婆婆,儿子是不敢去的。

有句俗话:“枕边风,一吹一个准。”

儿女长期被枕边人念叨,对老人的怨气就越来越多。终于,儿女和老人,形成了对立面。哪怕老人去看儿女,都会吃闭门羹。

05

儿女长期外出打工,又没有赚到几个钱。

和我同村的小张,找了一个内蒙古的妻子。

结婚之后,小张去了女方生活,在小县城打零工。

一开始,小张还坚持回湖南老家过年。

但小张的两个孩子出生之后,就不回了。这路费太多,浪费的时间太多。并且路费,都顶得上两个孩子的学费了。

一晃就过了十年,小张都没有再回来,顶多是过年,给老父母通过网络平台,转发一点钱。

我们能够责怪小张吗?只能多去理解,毕竟生活不容易。

不是谁在外面,都混得有头有脸。总有人出门千万里,还是一个底层人。对于老父母的孝道,真的爱莫能助,就是陪伴也做不到。

06

当然,作为七十多岁的老人,对儿女长期不上门的情况,应该积极去改善。以后自己动不了,再去改善,就太晚了。

第一,对于过去的种种,老人应该反思,自己错了,就主动示弱,别以为自己什么都对,强求儿女都认可。认错,会让儿女也退一步,激起人情味。

第二,关心女婿儿媳,力所能及地帮忙带娃。把关系处理妥当。

第三,老人守住自己的钱,不给贪婪的儿女拿走了。有钱,自己安排过年过节,不要儿女贴补,两代人的关系又好一点。

第四,学会随遇而安,听从儿女的安排,心安处就是家乡。

家人之间,无法避免所有的冲突,但需要挽救,而不是听之任之。

人越老,越要慈悲,柔软,别成为大家的眼中钉。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0 阅读:7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