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第四野战军打仗非常厉害,威名远扬。第四野战军,有10员虎将,其中有一位有着元帅的战功,大将职务,却被评为上将军衔,此人是谁?
这名开国上将就是刘亚楼。刘亚楼于1910年生于福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没有田地,单靠父亲刘克芳上山砍柴卖过日子。刘亚楼在16岁的时候,受校长的影响,接受了进步思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曾联络48名热血青年成立“铁血团”,并被推举为农民组织“大青年会”领导人。
在红军长征时,林彪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刘亚楼是红一军团红二师的政治委员,参与了红二师的很多战斗。而长征途中,很多大战恶战就是红二师打的,最着名的就是飞夺沪定桥。所以可以这么说,在红军时期,刘亚楼就是师一级的干部,这个是评上将的硬指标之一。
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刘亚楼的名字就很少听见了,这是为何呢?原来1939年,刘亚楼到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还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后来林彪在平型关大捷中受伤,去苏联休养,两人就此再度有了交集。刘亚楼和林彪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苏德战争的事情。他们准确分析出了德国将从白俄罗斯进攻苏联的计划,受到了苏联的重视。
由于刘亚楼对苏联卫国战争的巨大贡献,斯大林想让刘亚楼入苏联籍,但是被刘亚楼拒绝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彪回国后,去了东北。刘亚楼在苏联整整待了8年。错过了8年的抗日战争。要知道8年的抗日战争所立的战功,对评元帅和大将是非常关键的,占的分量很大,所以刘亚楼只能与元帅大将失之交臂。
刘亚楼在苏联的8年学习,掌握了苏联很多先进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对苏联大兵团作战了如指掌。刘亚楼跟随林彪去了东北,补足东北联军的这一块最大的短板。毛主席这样评价:刘亚楼一路敢打敢冲,战功卓著。刘亚楼雷厉风行,仗打得不错。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很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