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他接替叶剑英的职务,去世前坦言:我一生无憾

青陌读史 2025-04-27 15:28:42

1983年2月25号,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老大叶剑英,在自己快干满一届的时候,给中央写了封信,说是不想再争委员长这个位子了。他在信里头讲得很明白:“委员长这个位子,得换个新人来坐坐。”他说的这个新人,就是彭真。后来,彭真就接了叶剑英的班,当上了第六届全国人大的委员长。

跟其他开国大将和革命前辈比起来,彭真这个名字可能没那么响亮。不过,他是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革命,毛泽东多次看重他,让他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务。

1997年春天4月份,一辈子都在为革命事业忙碌的彭真,因为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在快要去世的时候,他平静地说:“我这辈子没啥好遗憾的。”那么,彭真到底经历过哪些不平凡的事情呢?

1922年那会儿,彭真还在念中学,他就加入了“青年学会”。在一些有思想的人的带领下,他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到了1923年,彭真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党组织安排他到太原、天津、石家庄这些地方,让他去搞爱国活动和帮助工人罢工。在这一连串的活动中,彭真慢慢变得很有斗争经验,成了一位真正的革命战士。

大革命垮台后,彭真成了我们党在北方的重要头头,国民党就盯上了他,非要抓他不可。1929年那会儿,有个叛徒把彭真给卖了,国民党就把他给抓了。在接下来的六年牢里,彭真硬是挺过了敌人各种狠招,而且他还在牢里悄悄建了个党支部,继续干他的革命事业。

1936年刚开头那会儿,彭真就当上了中共北方局的组织部长,还挑起了领导爱国团体“民先队”的大梁。到了1937年,彭真跑到延安去开了党代会,这事儿对他来说,可真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大转折点。

彭真头一回见到毛主席,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以前都只是听旁人讲讲毛主席那些了不起的事儿。在这次党代会上,毛主席说了句话,意思是要咱们“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地看问题”,这话一下就让彭真开了窍,也给他日后的工作指了条明路。

抗战一打响,彭真又回到了北方,他在指挥游击战和建立抗日根据地上,那真是立下了大功。到了1941年冬天,彭真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地方,跑到延安去给毛主席当面汇报工作。后来,按照毛主席的部署,彭真就开始挑起了中央党校副校长和中组部部长的担子。

那时候,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坚持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量和平的事儿,在出发前,毛主席还特别把陈云和彭真加为了“预备书记”。这事儿能看出来,毛主席对彭真那是相当看重和信赖。

1948年底,也就是12月份的时候,毛泽东亲自挑选了彭真,让他来当北平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负责掌管新中国的“心脏”。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彭真,足以看出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他有多么信任和期待。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彭真还是一直保持着他那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为国家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法律制度建设立下了大功。

1964年那会儿,彭真被毛主席看重,挑去做了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头头。但彭真是个讲实在话、不拐弯抹角的人,结果在那个特殊年代,他头一个就被整了。一直到了1979年2月,事情才算彻底弄清楚,他冤屈得雪,又出来工作了。后来,他还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了大家尊称的“治国八老”里的一个。

1983年的时候,已经86岁高龄的叶帅,考虑到自己身体状况,就主动提出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接着,81岁的彭真接过了这个担子,成了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过了四年,彭真也觉得自己该退下来了,就向中央提出了辞职。中央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彭真就不再担任这个主要职务,但还保留了个“名誉会长”的头衔。

1997年,彭真因为重病住进了医院,病中他跟身边的人说:“我这辈子没啥遗憾的。”就在这一年的4月26日,95岁的彭真离开了我们。他三次管理过北京,人生路上经历过风风雨雨,但他一直坚守“说实在话,不干虚的”这条准则,这让好多人都特别佩服他。

2 阅读: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