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华国锋在政治局会议上提了3条要求,事后看来很高明

青陌读史 2025-04-26 16:00:03

1977年7月30号那晚,正好是北京国际足球友谊赛的收官时刻,北京工人体育馆里头热闹得不行。大家伙儿都瞧见了,邓小平出现在了主席台上,一下子,场馆里快10万的观众,掌声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这次现身是邓小平在周总理追悼会之后的头一回公开露面,也象征着他第三次重回政治舞台。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了让他这次能够复出,党中央的领导们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十年混乱日子过去后,中国需要重建的地方太多了,一堆历史问题都等着解决。对叶剑英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来说,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是头等大事。那时候,中央主席华国锋对这事儿考虑得很周全,也很谨慎。

1976年10月8号,就是“四人帮”垮台的第二天,当老同事们聊起要让邓小平重新出山时,华国锋觉得时候还没到。虽然那时候明面上还是说主要批“四人帮”,顺带也批邓小平,但实际上,党中央里头已经悄悄动手,给邓小平的政治地位一点点找回来了。

12月14号那天,中央下了决定,邓小平又能看中央的文件了。说到“四人帮”垮台那事儿,还是华国锋、叶剑英他们几个,在玉泉山那儿,当面给邓小平讲的。

从这些小事儿能看出,“四人帮”垮台后,让邓小平重新出山就成了党中央的头等大事。不过呢,那时候华国锋是“过渡领导”,也是党中央的一把手,他对这事儿得慢慢来,得拿捏好分寸。

1977年1月6号,政治局开会时,华国锋就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这事儿,明确说了自己的看法,并且给出了三条建议。

一个考虑点是,假如在打倒“四人帮”后立刻让邓小平回到原来的职位,那“四人帮”以前的那些支持者可能会觉得这是在给邓小平平反。再说,邓小平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还代表着一大批人。要是急着让他重新掌权,坏人可能会趁机捣乱,这样一来,党中央就会变得很棘手,处境会非常不利。

另外,党中央跟“四人帮”的较量,并不是为了给邓小平平反那么简单,主要是为了阻止“四人帮”搞那些阴谋诡计,还有篡党夺权的行径。这其实是无产阶级跟修正主义斗争的延续。就连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这件事,也得围绕这个大方向来,不能急躁,更不能把主次给弄反了。

另外,邓小平重新站出来得等到时机成熟,自然而然地发生。就算有些老战友心里头有疙瘩,那也得慢慢开导。毕竟,之前毛主席提议让邓小平“留在党内观察,看以后的表现”,这事儿是经过政治局点头的。

从华国锋提出的三个关键点出发,他对邓小平重新走上领导岗位这件事,考虑得相当周全和长远。他不仅仅是在做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邓小平的复出,华国锋显然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和规划,这套规划既深刻又全面。他考虑到的不仅仅是当前的局势,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华国锋在这件事上的考量,既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也展现了他的深思熟虑。

那时候,全国老百姓都被“四人帮”害得不浅,等乌云终于散了,大家都巴望着邓小平能重新站出来。但华国锋心里明白得很,“四人帮”留下的烂摊子还得好好收拾,特别是这时候,绝对不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钻了空子。

另外,说到邓小平、叶剑英这些老一辈的同志,华国锋也很懂他们的顾虑和着急。他让他们多琢磨琢磨“这事儿得慢慢来,别太急”,这要求也是挺合情理的。

其实,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重新站出来,真的能帮邓小平赢得最多的拥护。这样一来,也能自然而然地为他以后掌舵大局铺平道路。

1977年1月8号,是周总理离开我们整整一年的日子,那时候,大家一边声讨“四人帮”,一边又纷纷说出心里话,都希望邓小平能再回来。这事儿之后,华国锋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了。

3月14号,在中央开的工作大会上,华国锋清楚地表明了邓小平和“天安门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提议在接下来的关键大会上,要正式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4月的时候,邓小平写了封信给党中央,他在信里直接说了不赞成“两个凡是”的观点,并且大力支持党中央除掉“四人帮”的决定,同时也力挺华国锋当咱们的最高领导人。

5月份的时候,华国锋决定把邓小平的信发到全国各县和团级单位。这下子,全国上下要求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声音就更响亮了。

后来,华国锋按照大家的期望和党的意愿,主导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他提议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大家全票赞成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讲到的那个情况。

说实在的,那时候全世界都对邓小平重新出山挺在意的,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华国锋为了促成这事儿费了多大劲儿。

事实证明,他那时候提的三个条件,实在是挺厉害的。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