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祖贤,人们对她的印象就是荧幕上气质出众、长相出挑的天然大美女,是风光无限的香港大明星。
然而说起她的老家,不少人会说是台湾,但真的追溯起来,她可是地地道道的安徽姑娘。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祖贤跟随爷爷回到安徽老家探亲后,却突然自掏10万港币,在村里修建了一条柏油马路。
为了纪念这条路,人们将它命名为“祖贤路”,王祖贤为此收获了许多赞扬。
她为什么非要修路呢,真的是为了贤名吗?
修路,为了村民出行王家是书香世家,爷爷王国璠、太爷爷王仁峰等都是有名的学者、教育家等,但他们都没有王祖贤出名,甚至王祖贤的名声,还给爷爷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一次演讲会上,持人在介绍王国璠的时候竟没有介绍他是一名学者,而是用“王祖贤的爷爷”的称呼来点名了他的身份。
这让王国璠心中有些郁闷,自己做了一辈子的研究,竟然还不如孙女演的几部影视剧。
事实上,王国璠也确实有郁闷的理由。
像《郑成功传》、《刘铭传传》等详细生动的历史人物专著均出自他的手,而这些著作也推动了我国历史研究的进程。
但碍于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关系,这些著作并没有在大陆得到较好的传播,即使在台湾地区也没有被民众所熟知。
因此,主持人在功课没有做足的情况下,才以“王祖贤的爷爷”来代替他的身份,只是主持人不经意间的一个称呼却刺痛了老爷子的心。
在王国璠老爷心里,王家的后代几乎都要从事文学或教育事业的,王祖贤的职业选择大抵也是如此。
但传统并不代表守旧,王家人开明却不古板,他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最后职业选择。
而王祖贤在青年导演方逸华的赏识下,成为了红遍大江南北的知名港星,可王祖贤从来都没有什么明星架子。
与她相处过的人总会说:“祖贤真的很温柔,跟她在一起就像跟邻居家的姐姐相处一样。”
红遍大江南北的王祖贤,温柔善良的王祖贤,在家风的熏陶下,心里却始终有着淡淡的乡愁,渴望寻根。
自1945年,爷爷王国璠选择去往台湾后,留在台湾的一支王家血脉再也能够回到故乡安徽,王国璠也没能在父亲王仁峰跟前尽孝。
一别47年后,已经是大明星的王祖贤才有机会回到安徽老家。
当天,安徽舒城县聚集了很多人,人们翘首以盼等着看大明星,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下,王祖贤的身影渐渐出现。
她笑着和乡亲们打招呼,脚上的新鞋踩在泥泞的土路上,丝毫没有嫌弃,整个人得体又明媚。
有一位村民看到后对她说:“小地方的路不太好走,有点怠慢到您了。”
王祖贤听后立刻笑着说:“没有关系,我是安徽人,我爱自己的家乡!”
这一次回乡,王祖贤不止祭祖这么简单,她还参观了舒城当地的一些产业,试图利用自己明星的身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当时还正值中秋节,王祖贤在探亲宴上发言说:“我和我的家人们团团圆圆,我也希望大家能一直团团圆圆。”
在吃完宴席后,王祖贤和爷爷参观了太爷爷王仁峰创办的舒城中学,在学校的仁峰亭内,她还遇到了自发组织活动来欢迎她参观的学生。
王祖贤看到他们后就蹲下来同他们聊天,还在临行前告诉他们要好好上学,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段探亲旅程结束后,王祖贤思考了很多,不仅在一年后,为了方便舒城人民出行,出资修建了舒城第一条柏油马路,而且对太爷爷王仁峰的革命生涯也有了很大感触。
那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革命家、教育家……
在王祖贤的印象里,太爷爷王仁峰以前活在爷爷的记忆里,而探亲之行后,听到当地群众对他的夸赞,她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位鲜活的革命家的伟大之处!
革命就意味着有流血和牺牲,王仁峰是幸运的,他算是革命斗争中的幸存人士。
而在辛亥革命之后却很少有人再叫他的本名,纷纷称他为“王一手”,这其中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王仁峰还在读书时期,恰巧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传播的高峰时期,而且集中青年学生群体中。
在这个时期的王仁峰,早已知道清政府在外敌面前的软弱无能,但不知道如何做斗争去推翻这个早已腐败透了的政权。
在王仁峰听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后,他顿时感觉眼前一亮,急忙向人打听如何才能成为民主革命中的一员。
后来在赵声的推荐下,王仁峰加入了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
孙中山
有了一个团结的组织,王仁峰的革命热情日益高涨了起来,他和伙伴们互相打气,势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武装革命离不开装备器械,而当时革命者最缺乏的就是武器。
“我来”,王仁峰所学正是化工类,他自告奋勇接下了研究炸药的工作。
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的一次失误,让王仁峰不仅失去了一个战友,还失去了他自己的一只手臂。
1910年,王仁峰和几个化工专业的战友们,躲在镇江的一处秘密基地研究炸药,为了尽快造出合适的炸药投入革命斗争,他们一连好几天都没有顾得上休息。
也许是长期的工作让一名战友的精神有些许恍惚,在调整炸药材料比例的时候,他竟不小心将其引爆。
事情发生的十分突然,在场的人都没来得及反应,就看着强烈的白光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旁边炸开。
突然王仁峰感觉左侧的肩膀处有剧烈的疼痛感,他朝那边看去,只看到自己的胳膊正汩汩地往外流着血。
还没等王仁峰来得及处理自己的伤口,他又听到四周响起了一阵枪声,他暗喊着:“不好,爆炸声把搜捕队的人引来了!”
然而四周很空旷,几乎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听着枪声越来越近,王仁峰一咬牙跳进了江边的芦苇丛里。
水漫过伤口让王仁峰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可是他不敢喊出声,也不敢有一点动静。
整整三天,他就看着自己的血跟着江水淌,自己的胳膊因为细菌感染和长期泡水而变得肿胀不堪。
等到队友蒋怀仁找到王仁峰的时候,王仁峰已经虚弱的说不出话。
在送往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王仁峰的左臂已经接近坏死,若是不做切除处理,将会危及到王仁峰的性命。
于是从那天起,王仁峰变成了独臂战士,但这并没有让他打消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念想,他反而更加沉得下心来去钻研各项事宜。
1911年广东起义爆发,王仁峰全然忘了自己只有一条手臂,还瞒着所有人偷偷加入了敢死队。
“我绝对不会允许你加入敢死队的。”黄兴发现后,很严肃地同王仁峰进行谈话,然而王仁峰却倔强地说自己就算是一条手臂,也能有杀敌地能力。
黄兴
“南京有一个任务,除了你还真没别人能做得了。”黄兴眼看跟王仁峰说不清,便故意卖了个关子,这一套果然对王仁峰有用,他马上就问是什么任务。
黄兴并没有跟王仁峰明说这个任务,只说了需要王仁峰潜伏在南京,等时机成熟了就知道任务是什么了。
到了南京后的王仁峰一直没有等到黄兴所说的任务安排,但听着其他地方传来的起义消息,他的心始终是按捺不住的,于是王仁峰开始盘算着,在南京策划一场武装起义。
同年7月,王仁峰看着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便找到了凌焦庵、柏文蔚等人,一起发动了新一轮的武装起义。
经过七天七夜的斗争,南京昏暗的天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一丝亮光……
可这样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家,即使在后来从事了教育事业,也依旧保持初心不改,他教育处的后代也当有一定的血性,可为何后来王国璠却去了台湾,造成几十年断了根的遗憾。
对于爷爷王国璠去台湾的遗憾,王祖贤多次听爷爷念叨过,王国璠人生际遇的改变,不外乎两个人。
章太炎,清末民初的革命家、著名学者之一,较早思想觉醒,与蔡元培发起复兴会,后又和孙中山先生一起倡导革命,以《民报》为阵地,呼唤民众觉醒。
太炎先生在倡导革命的过程中触怒清政府被捕入狱,触动袁世凯利益被软禁,但他历经磨难从未放弃理想,抗日战争时期,他又积极投身抗日救国事业,最后于1936年病逝。
章太炎
在太炎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中,王国璠是他继鲁迅之后的又一得意弟子。
在很大程度上,王国璠后来的文学成就,都离不开太炎先生为他打下的文学基础。
如果说太炎先生给王国璠的引导都是正面的,那么另一位老师戴笠给王国璠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
王国璠的前半生在戴笠的帮助下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
但也因为戴笠的影响,他在去与留的抉择下,脑袋一发热,乘上了去往台湾的飞机,从此与故土分离,在心里留下了伤痕。
戴笠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他把乡愁压在心底,把一腔愁怨都付诸到文学事业,创作出一部部具有研究价值的著作。
王国璠后来一直等待回家,回到父亲王仁峰的身边……
与儿子不同的是,王仁峰选择留在安徽老家,他一直有明确的信仰,明确的人生目标。
南京武装起义中,王仁峰深刻意识到自己独臂,已经无法正常使用武器装备同敌人进行搏斗,甚至还会影响到部分队友的发挥。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一段思想斗争后,王仁峰决定退出正面武装战场,转身投入教书育人的行业中,准备用教育来唤醒更多人思想的觉醒。
1914年2月,王仁峰在桃溪镇创办了第二高等小学,他自掏腰包买了一大批新式书籍,供大家学习。
后来,到王仁峰学校上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茶余饭后的聊天,也逐渐变成了讨论国家时事。
1928年,王仁峰开始了他的办学之旅,一路上他经过合肥、芜湖、桐城等地,而他的所到的这些地方,就是新学校开办的地方。
时间流转地很快,八年后,王仁峰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舒城县立初级中学担任校长。
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课堂内学得真本事,王仁峰不仅对学校的老师要求格外严格,还会注重对教师技能特长的培养。
王仁峰不仅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好,他还十分注重名声问题,面对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他更是敢同这些恶人作斗争。
1932年,舒城县的新县长丁汉民,仗着自己背后有河南军阀撑腰,便在县里面无恶不作。
但凡有人站出来反抗,他就直接将人击毙,如此这般残暴的行为,惹得县里人心惶惶。
王仁峰知道后,二话不说直奔省政府,当着刘镇华的面,将丁汉民的罪行一一上告。
刘镇华对王仁峰以往的事迹有一点知晓,再加上王仁峰校长的身份,他不得不将丁汉民撤职,给了王仁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
“王校长可是好人,他是真汉子!”百姓们的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他们相互聚在一起谈论王仁峰的壮举,还自发地将家中的粮食送到王仁峰家中。
“举手之劳而已。”王仁峰将粮食全部退回,毕竟在那时候,百姓们能够吃饱饭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怎么能够收百姓的粮食看着对方挨饿呢?
其实,在办学期间,他也曾被军阀抓捕入狱,受到不公对待,也曾遇到处理伪名师时,众人的不理解。
但那些不好的、不被理解的一切,他都选择忘记,只记住学生、同僚最好的一面,之后再把自己的热情全部投入到他们身上。
后来的抗日战争期间,王仁峰自发组织抗日宣传活动,还将当地原本分散的抗日力量进行整编,组建成一支有纪律的作战队伍,保护了当地安宁。
王仁峰将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他的儿子将一辈子奉献给了文学事业。
虽然他的曾孙女将自己奉献给了演艺事业,但她骨子里所流淌的,依旧是对家乡和对人民的深深热爱。
永远的女神!
王祖贤拍的电影非常好看,全都是正能量!王祖贤很美,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