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很大。想晒晒太阳,没走几步就热得出汗;然后再到阴凉处走走,又觉得冷。不少朋友,会明显感觉手脚冰凉,头晕脑涨,又容易受寒。血管遇冷之后,会收缩起来;而且气血的流动速度也会逐渐减缓。这样一来,便容易出现气血不畅的状况。今天,木子来简单讲讲,咱们的手掌上,分布着90多个与全身相连的穴位,每天花几分钟,梳一梳按一按就能推进气血循环。
《黄帝内经》提到:“寒则气收,热则气泄”,说的恰恰是外界温度的变化对气血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而且我们的双手作为经络交汇之处,不但能够感知温度的变化,还能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按揉来调节全身的状态。在气温剧烈波动的时候,身体往往比天气预报还要更早地感知到。特别是鱼际、劳宫以及阳池这三个穴位。
为啥偏偏是手呢?中医理论讲,手上分布着,由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组成的六条重要脉络,它们就像一张网一样,把心肺大肠等内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大鱼际”这个区域,和肺部的功能,有一定的关联;另外掌心那部分,和心脏的功能,关系很密切。
藏在掌心的三个穴位,梳一梳血管保养
1,劳宫穴
位置:虚握拳头,中指自然落下的凹陷处。
劳宫穴,心经的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中提到:“主治掌中热,与此同时伴有心烦以及心痛。”在气温变化较为显著的时节,可以使用梳背从掌心开始,缓缓地向手腕方向推按,每次持续进行50次。
操作时应当温和,关键不在于使多大劲,而是要让温热的感觉逐渐蔓延开来,这样反而能够起到放松的作用。
2,鱼际穴
位置:大拇指根部和手腕之间隆起的肌肉边缘,按压有酸胀感的地方。
肺主皮毛,而且特别怕寒邪。在温差大的时候,好多人就会轻易地出现鼻塞、咳嗽以及呼吸不顺畅的情况。其实鱼际穴是肺经的关键之处。用梳子从拇指的根部朝着手腕的方向推擦,如此这般反复操作,每次大概3分钟左右,便能够推进呼吸道通畅,从而让呼吸更加畅快。
3,少府穴
位置:握拳后小拇指指尖触碰到的掌心位置。
当温差发生变化之时,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而且还会让人心中无端地生出烦躁之感。少府穴处于心经之上,可是减压的得力帮手。《医宗金鉴》提及它能够“主掌中热,心烦不眠”。
睡前用圆头梳子,依顺时针的方向,以画圈手法缓缓刮,每次持续大约五分钟,如此更利于舒缓焦虑情绪,让人们能更为安心地进入睡眠状态。
要是想让穴位激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记住这“三字诀”的关键要点:
准:穴位无需死记硬背,去找酸胀点即可。比如说梳劳宫穴的时候,如果某个地方明显比其他位置更加酸痛,这就表明此处气血淤堵,便可进行梳理。
温:梳手前先搓热掌心,或用温热的砭石梳子“温则行”的原理,让气血化开得更快
透:“柔中带稳”,让激发感缓慢扩散到整个手掌,而不是用力按压到疼痛
早晚梳手,效果翻倍
早晨梳手:升发阳气
起床后别马上就看手机哈!把梳子拿出来,从手指尖开始,顺着朝着手腕的方向,慢慢地梳差不多10分钟;要着重刮劳宫穴和鱼际穴。而且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刚刚开始往上走呢,借着梳理手部,能够让一天的气血更加充足些。。
晚上梳手:调和心火
睡前半小时,用梳子围着少府穴打圈刮。其实此时阴气渐渐变得旺盛,梳理这个地方能够协助心火向下潜藏,进而避免因上火而引发的入睡困难或者多梦这种情况。
点击播放视频
传统养生早已经说过:“手上有乾坤”。早晚花费十分钟梳理梳理这三个穴位,使气血在温度差异的变化之中依旧能推进气血循环,顺畅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