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4卷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
咸康元年(乙未,公元三三五年)
本文重点:
有时候属下反馈上来的问题,不一定真实存在,只是他们为了接近领导(或者为了刷存在感),经过精心思考、谋划后找的一个借口(或者故意搞出来的事情)。这个时候非常考验领导的判断力,如果领导急吼吼的做出决定,即使这个决定与实际大相径庭,他也会拿着鸡毛当令箭,去大张旗鼓的实施、落实。当其他同事看到这个“令箭”时,他们就会明白,肯定有人在领导那里瞎出主意了,但是他们也不敢去给领导反馈,只好别别扭扭的去执行。这就是职场中各种奇葩事件背后的逻辑。

原文:赵王虎南游,临江而还。有游骑十馀至历阳,历阳太守袁耽表上之,不言骑多少。朝廷震惧,司徒导请出讨之。夏,四月,加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征讨诸军事。癸丑,帝观兵广莫门,分命诸将救历阳及戍慈湖、牛渚、芜湖;司空郗鉴使广陵相陈光将兵入卫京师。俄闻赵骑至少,又已去,戊午,解严,王导解大司马。袁耽坐轻妄免官。
袁耽是王导的人,以为自己有靠山,想搞点业绩刷刷存在感,但搞得过头了。
王导不搞清楚状况就下令发兵!草率了!此事把王导搞得下不了台面。王导用人太宽,形成了一股温情懒散不扎实的政治氛围。晋的这个烂氛围不是一天形成的。
这个故事反映出一个问题。做领导之难!
有时候属下反馈上来的问题,不一定真实存在,只是他们为了接近领导(或者为了刷存在感),经过精心思考、谋划后找的一个借口(或者故意搞出来的事情)。这个时候非常考验领导的判断力,如果领导急吼吼的做出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违背了下属接近你的初衷,他也会拿着鸡毛当令箭,去大张旗鼓的实施、落实。当其他同事看到这个“令箭”时,他们就会明白,肯定有人在领导那里瞎出主意了,但是他们也不敢去给领导反馈,只好别别扭扭的去执行。这就是职场中各种奇葩事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原文:赵征虏将军石遇攻桓宣于襄阳,不克。
桓宣顶住了赵的进攻!
原文:大旱,会稽、馀姚米斗五百。
秋,七月,慕容皝立子俊为世子。
九月,赵王虎迁都于邺,大赦。
初,赵主勒以天竺僧佛图澄豫言成败,数有验,敬事之。及虎即位,奉之尤谨,衣以绫锦,乘以雕辇。朝会之日,太子、诸公扶翼上殿,主者唱“大和尚”,众坐皆起。使司空李农旦夕问起居,太子、诸公五日一朝。国人化之,率多事佛。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者。争造寺庙,削发出家。虎以其真伪杂糅,或避赋役为坚宄,乃下诏问中书曰:“佛,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应事佛不?”著作郎王度等议曰:“王者祭祀,典礼具存。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汉氏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立寺都邑以奉之,汉人皆不得出家;魏世亦然。今宜禁公卿以下毋得诣寺烧香、礼拜;其赵人为沙门者,皆返初服。”虎诏曰:“朕生自边鄙,忝君诸夏,至于飨祀,应从本俗。其夷、赵百姓乐事佛者,特听之。”
皇帝下诏问中书!直接接见群臣问问不行吗?故意把自己养在深宫,制造神秘感!
原文:赵章武王斌帅津骑二万并秦、雍二州兵以讨薄句大,平之。
成太子班之舅罗演,与汉王相天水上官澹谋杀成主期,立班子。事觉,期杀演、澹及班母罗氏。期自以得志,轻诸旧臣,信任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中常侍许涪等,刑赏大政,皆决于数人,希复关公卿。褒无它才,尝劝成主雄立期为太子,故有宠。由是纪纲隳紊,雄业始衰。
成政权二代而衰!
原文:冬,十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慕容仁遣王齐等南还。齐等自海道趣棘城,齐遇风不至。十二月,徐孟等至棘城,慕容皝始受朝命。
段氏、宇文氏各遣使诣慕容仁,馆于平郭城外。皝帐下督张英将百馀骑间道潜行掩击之,斩宇文氏使十馀人,生擒段氏使以归。
是岁,明帝母建安君荀氏卒。荀氏在禁中,尊重同于太后;诏赠豫章郡君。
代王翳槐以贺兰蔼头不恭,将召而戮之,诸部皆叛。代王纥那自宇文部入,诸部复奉之。翳槐奔-,赵人厚遇之。
初,张轨及二子实、茂,虽保据河右,而军旅之事无岁无之。及张骏嗣位,境内渐平。骏勤修庶政,总御文武,咸得其用,民富兵强,远近称之,以为贤君。骏遣将杨宣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诸国焉耆、于阗之属,皆诣姑臧朝贡。骏于姑臧南作五殿,官属皆称臣。
骏有兼秦、雍之志,遣参军-护上疏,以为:“勒、雄既死,虎、期继逆,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乞敕司空鉴、征西亮等泛舟江、沔,首尾齐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对晋的向心力越来越弱。
以张骏的实力搞不定赵国石虎,也搞不定成汉李期,他只能与陶侃联合,东西夹击才有胜算。
很可惜,他的这个谋划虽好,却没能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