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43:我们可以以胜败论英雄,但是不能以胜败论人品

香薇看历史 2023-07-18 07:03:01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肃宗明皇帝下

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

本文重点:

我们可以以胜败论英雄,但是不能以胜败论人品。

原文:周抚与邓岳俱亡,周光欲资给其兄而取岳。抚怒曰:“我与伯山同亡,何不先斩我!”会岳至,抚出门遥谓之曰:“何不速去!今骨肉尚欲相危,况他人乎!”岳回舟而走,与抚共入西阳蛮中。明年,诏原敦党,抚、岳出首,得免死禁锢。

司马光老夫子无处不在宣扬他的忠厚理论。

周抚和邓岳一起逃亡,周光想资助自己的哥哥周抚,同时也想抓住邓岳交给朝廷,既想邀功,又能避祸,一举两得。站在周光的角度,这么考虑是最有利的,所以我们不能谴责周光。

周抚此时展现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们虽然失败逃亡,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是好人。我们可以以胜败论英雄,但是不能以胜败论人品。周抚和邓岳同为王敦手下大将,他们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异姓兄弟,虽然现在成了朝廷的罪犯,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于是他对自己的弟弟周兴说:

“我与伯山同亡,何不先斩我!”

我与邓岳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要杀他那就先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

尽管周抚这么说,但是事关家族的生死存亡以及个人的荣华富贵,周兴还是布置好了刀斧手,就等着邓岳登门被捉。

但是周抚也是铁了心的不能辜负了曾经的生死兄弟,于是跑到门外,远远的看到邓岳正划着船向他们家而来,于是就大喊说:

“何不速去!今骨肉尚欲相危,况他人乎!”

还不快跑,如今骨肉兄弟尚且不能相信,何况别人呢!最终周抚辜负了自己的亲弟弟周兴,保全了生死兄弟邓岳。

司马光老夫子能把周抚、周兴和邓岳三人的这段故事收入他的书中,说明他是在鼓励,在宣扬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人不能见利忘义!

同时,他也是在表达自己的为政观点,那就是对于王敦这个事件来说,叛逆的只是王敦和钱凤,而邓岳、周抚等人,只不过是听命行事。如果此时正在战时状态,两军对垒,杀了他们可以理解。但是此时王敦已死,钱凤也被杀,首恶已伏法,那就不能再继续扩大杀戮的范围,否则会给天下一个朝廷心胸不广的印象。

原文:故吴内史张茂妻陆氏,倾家产,帅茂部曲为先登以讨沈充,报其夫仇。充败,陆氏诣阙上书,为茂谢不克之责;诏赠茂太仆。

王敦第一次攻打建康时,沈充攻灭吴国,杀掉张茂。在钱凤第二次攻打建康时,张茂之妻陆氏倾家荡产招募士兵,决定给自己的丈夫报仇,当然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以免再次被沈充劫掠。虽然未能最终擒获沈充,但是她尽力了,朝廷应该给予赏赐。

估计朝廷没有按时给,于是陆氏亲自去要:“诣阙上书,为茂谢不克之责。”

但是她没有直接要,而是说:请朝廷责罚我吧,我做了最大努力,但是没有直接击败沈充,我代替死去的张茂向朝廷请罪!

高手,高级思维模式!读来令我折服!

0 阅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