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份的一天,云南昆明的某个小产科医院里,忽然闯进来两个人,他们是湖南平江县的公安人员。
诊所里的曾福生大夫瞧见那几个人后,赶紧迎上去,用带着点云南口音的普通话说:“朋友们,有啥需要帮忙的吗?”
结果,那干警一上来就直截了当地问:“我们是老家派来的,你心里应该清楚自己啥身份吧?”
听到对方说话带着平江那片的腔调,曾福生心里咯噔一下,愣了愣,最后低下头认了:“没错,我就是你们要抓的人。”说完,他就乖乖地被抓住了。
这时,曾福生的老婆叶自华还是一头雾水,她赶紧走过去问,老公到底咋了?出啥事儿了?
结果,警察的一番话直接把她给震惊到了:“你丈夫的真名其实是孔荷宠,他是个红军里的叛徒。现在,我们得把他带回湖南去接受审判。”
孔荷宠老家在湖南省平江县,来自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小时候,他爸爸走得早,家里头经济挺紧张。所以,孔荷宠在14岁那年,就离开家出去打拼了。
孔荷宠刚开始是在平江县的一家纸厂做徒弟,他急着赚钱帮衬家里,干起活来简直不要命,每天都抢在头一个开工,最后一个才收工。不过就算他这么玩命地干,老板却始终没瞧上他。
之后孔荷宠因为太过拼命工作,结果累病了。老板非但不心疼他,反而觉得他没啥用了,连工资都不给,直接就把他赶了出去。
没办法,孔荷宠只好加入了湘军,就为了能在那儿找口饭吃。
那时候,战乱不断,一年到头都不得安宁。就连在军队里头,粮食也经常供应不上,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孔荷宠对此特别不满意,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没过多久,他一咬牙,就辞了军中的差事,回到老家重新当起了农民。
孔荷宠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得在黄土地和毒太阳底下平平淡淡地混过去了。但没想到,1926年那一年,共产党来到了湖南,孔荷宠的生活也因此有了转机,迎来了新希望。
共产党的队伍和那些军阀、官僚真的很不一样,他们的军队纪律严明,走到哪儿都不骚扰百姓,这让孔荷宠心里很是佩服。后来,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孔荷宠下定决心,加入了平江县的农民协会,开始在当地搞起了土地革命。
孔荷宠这人脑子转得快,手脚也麻利,加上他之前当过兵,懂点军事上的道道儿,所以很快就崭露头角,被大家推选为村里农民自卫队的领头人。
1927年那会儿,蒋介石在上海搞了个“四一二”大行动,国共两党头一回联手的事儿就这么黄了。孔荷宠一看这形势,也加入了反对国民党狠手段的队伍里。
那时候,平江县的国民党守军力量很弱,孔荷宠瞅准时机,对县城发动了一次突袭,一下子就拿下了。在乱糟糟的场面里,孔荷宠还亲自动手,把国民党派来的县长曹修礼给抓了起来,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带着他在街上走来走去,让大家都看看。
平江县那次起义,虽说规模不大,就是一场小冲突,可它愣是给整个湖南的革命火种添了把大火。孔荷宠这个名字,也因为这事儿一下子传开了,让党组织的人都开始留意起他来。
第二年7月份,彭德怀在平江领导起义时,专门见了孔荷宠,还把他带领的游击队跟红5军合并在了一起。
彭德怀特别看重人才,那时候咱们全军有五个纵队,他二话不说,直接点名孔荷宠来当第一纵队的头儿。这举动,明摆着是对孔荷宠极大的信任。
孔荷宠尽管是个从乡下来的,没正经学过打仗那套,但他的军事本事可真是没话说,特别厉害。
很多跟孔荷宠一起工作过的老员工都讲过:孔荷宠在团队里特别有威望,带兵打仗的本领也相当厉害,士兵们都很愿意听他的指挥。
孔荷宠一开始在这份工作上表现挺出色的,他打仗特别勇猛,毫不畏惧,多次立下大功。因为老是立功,后来他就升为了红16军的副军长。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完后,他又升了一级,成了湘鄂赣边区的总指挥,同时还兼着红16军的军长。
到这个时候,孔荷宠已经从一个平平常常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红军队伍里级别很高的将领,这变化快得让人吃惊。
1932年夏天,也就是南昌起义过了整整五年后的8月头一天,中央军委给孔荷宠、陈毅他们三十几号人发了二等红星奖章。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表彰。
要是孔荷宠照着正常的路子走下去,以后很有可能成为像开国上将那样厉害的人物。但遗憾的是,孔荷宠自己的想法有问题,这让他最后走偏了方向。
孔荷宠最大的毛病其实不在于军事方面,而是他心里那股浓浓的官僚味儿。
孔荷宠在游击队那会儿,跟战士们关系铁,穿的一样,吃的也一样。可后来当上了军长,他就不再对平常的粗茶淡饭感到满足了。
孔荷宠心里琢磨着,自己现在好歹也算个将军级别的人物,搁以前那可是能封侯拜相的料,咋还能跟以前似的,吃着那些粗茶淡饭,穿着破衣烂衫呢?
后来,他一点点地搞起了特殊对待。龚楚在自己的回忆里写到,孔荷宠做了军长后,老让手下人给他买肉吃。平时,他还常召集一群人在军部里打麻将。不光吃得好喝得好,孔荷宠还干了一件很不好的事,那就是把老婆带在身边,直接住在军部院子里。
那时候,红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官职多大,都不能带家属上路。如果真的要带,那就得归后勤管,统一安排。孔荷宠带着老婆行军这事儿,在整个红军里,那可是独一份。
那时候,上面领导对他有些不满,但念在他也算是位老资格,就没往死里追究。然而,孔荷宠的那种官僚习气,后来竟然一路带到了战场上。
孔荷宠当上军长后,变得越来越固执己见,不再愿意听别人的看法和建议。
那时候,红军队伍里搞的是“大家说了算”的制度。每次要打仗前,都会把大伙儿召集起来一起商量,把每个战士的好点子都掏出来,一块儿想办法、做安排。
不过呢,在孔荷宠的带领下,红军16军里头,那个老规矩几乎就没影儿了。每次要打仗,怎么干、打哪儿,全都是孔荷宠自个儿说了算,连中央的指挥都不带理的,简直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孔荷宠这人,军事上的本事确实了得,但话说回来,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同时照看战场上每个地方。所以到了后来的平江保卫战时,孔荷宠的队伍吃了大亏,损失惨重。
1932年冬天,孔荷宠的队伍朝着万载的朱木桥发起了冲锋。那时候,国民党军队早就在桥的另一边建起了结实的防御工事,防线布置得滴水不漏。再加上红军的武器装备不如人家,从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是没有半点打赢的希望。
不过,孔荷宠坚决要求战士们发起冲锋,尽管多次猛攻,但都没有成功,结果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数千名战友牺牲,最后无奈撤退。
孔荷宠带着红16军,一开始有五六千号人,打着打着,人数竟然缩减到了大约三千。最后,这支队伍连原来的番号都留不住了,只能被改成师级单位。这时候,中央对孔荷宠真的是没法再容忍了。
结果,在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孔荷宠的所有职位都被拿掉了,上面安排他去中央红军大学继续进修。
这本是想帮孔荷宠一把的办法,可孔荷宠一听到这个指令,心里头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再加上那时候革命的情况挺糟糕的,孔荷宠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决定:离开队伍,去投奔蒋介石。
孔荷宠想向蒋介石表示忠心,就自己动手画了一张沙洲坝中央机关的位置图。
孔荷宠那时候在红军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蒋介石不光自个儿见了孔荷宠,还大力夸奖他,说他是“让红军散伙的开头”。不光当场给了孔荷宠一沓子钱,还让他做了南昌行营的参谋,后来更是升到了少将参议的位置。
后来啊,孔荷宠竟然变成了国民党那边的“劝降明星”,差不多每个被抓的红军战士,国民党的人都会拿孔荷宠的待遇来诱惑他们:“瞧瞧,人家现在是少将参议,一个月能拿五百大洋呢!”这名声,可真是坏透了。
后来,蒋介石又琢磨着让孔荷宠去试试劝降“湘鄂赣抗日游击支队”。那时候,这支队伍正好在孔荷宠老家平江县那块儿活动,里面的战士大都是他的同乡。
后来,游击队头儿傅秋涛直接跟国民党那边放话了:要是你们真敢把孔荷宠派来,咱们现场就把他给解决了。就这么着,这事儿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蒋介石其实并没把孔荷宠当成纯粹的“笼中鸟”,到了抗战形势严峻那会儿,他又让孔荷宠去当湘鄂赣第一游击挺进纵队的司令,让他去前线抗日。
孔荷宠因为早些年在红军里打过仗,所以带兵挺有一套,比很多国民党军队都强。他管的部队纪律严,能打硬仗,给当地的日军惹了不少麻烦。
后来他动手搞了个兵工厂,每个月能造出25把盒子炮和2架轻机枪。虽说数量不算多,但在那时候,全国工业都不行,这样的产业可是让不少人眼馋。就连第九战区的副司令,还是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司令杨森,都动了心思,想掺一股进来。
杨森打得什么主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就是盯上了孔荷宠的那份家产。孔荷宠心里头清楚,自己得罪不起杨森,可又舍不得自家的这些产业,于是就一直躲着不见,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但杨森这家伙可不简单,最后他竟然带着自己的亲信士兵直接冲到了军械厂的大门口,打算硬闯。孔荷宠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但他却给哨兵下了死命令,严禁任何人进入。
杨森瞧着那门,硬闯是进不去了,心里头还琢磨着要不要硬来。可孔荷宠老早就有准备,让人把十多把机枪摆在了门口守着。这样一来,杨森也没办法,只能作罢。
那件事情发生后,杨森心里头对孔荷宠可是恨得牙痒痒。他一回到重庆,就立马打小报告,说孔荷宠“偷摸地增强自己的力量,想干不正当的事儿”。
孔荷宠原来就是个变节的人。经过杨森一番夸大其词的讲述,蒋介石还真信了,结果就派了一堆军统的特工去盯着他,全天候监视孔荷宠的所有行动。
1942年冬天,孔荷宠收到上级的通知,让他去第九战区司令部参加会议。可他一到达会场,立马就被士兵用枪指着给扣住了,接着就收到消息,说他的职位被撤了。
后来,经过杨森的一番运作,军法处随便找了个理由,就给孔荷宠定了6年的牢狱之灾,直接把他关进了大牢里。
孔荷宠呢,其实也就被关了个三年。但在国民党那勾心斗角的地方,这三年时间,足够让他的所有势力都烟消云散了。
1945年孔荷宠重获自由时,他啥都没了,没兵没将,连个能聊天儿的熟人影子都见不着。
孔荷宠那会儿真是心凉了半截,原本打算转行做个小买卖,哪知道经商这行当也不简单,接连几次都亏了本。没办法,孔荷宠只好又回头找国民党,想谋个差事做做。
那时候,孔荷宠的老大陈诚知道了他的处境,心里挺不是滋味,想帮他一把,给他安排个少将部员的轻松差事。可蒋介石却不买账,不光没同意,还琢磨起陈诚的动机来。最后,蒋介石就让孔荷宠留在南京,说是“等着以后再用”。
可孔荷宠压根儿没料到,这一等,竟然一等就是漫长的五年。直到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打进南京城,他期盼已久的启用消息依然没影儿。
看到老蒋都跑到台湾去了,孔荷宠没办法,只好跟着国民党那些打败仗的士兵往南跑,最后跑到了云南。他改名叫曾福生,就在那儿安了家。
孔荷宠那年已经54岁了,到了云南后,他又找了个女医生当老婆,名叫叶自华。两人在昆明开了个小诊所,靠这个勉强度日。
孔荷宠那时候心里盘算着,打算用个假名字在这外地过完下半辈子。不过,这想法到最后还是没能成真。
新中国一建立,平江县的政府就着手寻找孔荷宠。后来,他们通过一个曾经是孔荷宠得力助手的下属,打听到了孔荷宠的藏身之处。
1955年2月的时候,云南警方出面帮忙,大家很轻松地就把孔荷宠给抓住了。这个逃了21年的孔荷宠,总算是被逮住了。
孔荷宠被抓回平江县后,没多久又被送到北京。他落网这事儿,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都特别关心,直接让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来亲自审问他。
审讯时,孔荷宠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的所有事情,认了错。
一般来说,孔荷宠这事儿,换谁都得判个死刑,但考虑到他是位老同志,组织上还是心软了,没下狠手。那时候,孔荷宠肾病挺严重,审讯一完事儿,就直接给送到北京公安医院去治病了。
孔荷宠在治疗的那段日子,心里头一直后悔自己以前的傻事,满心都是内疚。到了第二年八月,他就在床上咽了气,一生就这么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