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身为皇亲国戚,他屡次打破规矩,公然挑战皇权。
他身为封疆大吏,未思皇恩浩荡,竟反其道而行之,以朝廷为胁,意图不轨。
年羹尧被处决并抄家后,家中发现七个字。
雍正得知那七个字后,气愤至极,竟至吐血。
【助四阿哥登基】
年羹尧家族世代仕宦,其父顺治时曾为湖广总督。他自幼志在仕途,二十岁中举入仕。倚仗家族背景,他在官场迅速崛起,获康熙帝赏识。
康熙时,八阿哥显赫,四阿哥(雍正)默默无闻。但命运使年羹尧与雍正相遇,康熙为笼络年羹尧,将年妹许配雍正为侧福晋,二人自此荣辱与共。
年羹尧原支持八阿哥,后权衡利弊,全力辅佐雍正。在皇位争夺中,他与众官员联名上书,终使康熙决定将皇位传于雍正,发挥了关键作用。
雍正登基后,年羹尧权势登峰。他不仅是清朝重臣,更兼任四川巡抚,掌管该地治理。
【处决年羹尧】
雍正继位时国家动荡,为稳固江山,他倚重年羹尧。年羹尧地位显赫,掌管国家半壁江山及西北军务,权势滔天。
他领兵平息多场叛乱,稳固了清王朝。但年羹尧地位提升后,变得狂妄,不敬雍正。因此,雍正开始对年羹尧产生疑虑与反感。
对皇帝而言,臣子忠诚重于才能。年羹尧日渐放肆,违规受贿,朝野震惊。雍正终无法忍受,决定削弱其势力。
雍正将年羹尧由抚远大将军贬为杭州守卫,削其兵权。接着,他下令详查年羹尧,以证实对其不满确有依据。
调查后,雍正发现年羹尧罪行累累,如贪污、结党。证据确凿,雍正下令赐其自裁,年羹尧辉煌短暂的一生就此终结。
【七字之殇】
雍正惩办年羹尧后,抄其家得《西征随笔》一书。该书为年羹尧幕僚汪景祺所著,记录了对雍正皇帝的观察与评价。
书中轶事令雍正大怒,汪景祺曾言“皇帝挥毫不值钱”,实为奉承年羹尧。雍正视此为辱,怒而下令处死汪景祺。
年羹尧在平叛时创作的《西征随笔》中傲慢对雍正,坚定了雍正除他的决心。在此背景下,雍正处死了汪景祺及年羹尧的家人。
年羹尧的凄凉下场,忆及他曾立的卓越战功。若他能严守臣道,或能在雍正朝站稳脚跟,但骄奢性格致其偏离正道,终致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