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川说说(分享教育现象、解读教育趣事,有态度、有温度,与朋友们共同探讨)
中心内容:别再想着再吃那碗饭,多所211高校“有动作”,开学需查验48小时核酸,这一举措引发网友不小争议,褒贬不一。
对于经历过疫情的我们,都是深受同感,那滋味真不好受。庆幸的是在经历一轮大规模的爆发后,疫情“走远”那我们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高校都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情况确实特殊。高校师生流动性较大,生活范围、密度较为紧凑,为了更好地将教学正常节奏进行,首先就是得保障好师生安全,学校挑起大梁营造适合学习的安全环境。
高校开学在即,想必现阶段就有不少的同学已提前返校,或是计划返校中。不过,也有的大学生接到了学校延迟开学、分批返校、开学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和抗原的通知。
明明没有疫情了,学校还要求学生提交“学生返校申请书”通过多轮批准后才能返校,这是想干嘛?
2月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采购300万的核酸检测服务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出现的争议不小,同样是如此:在不少人看来疫情不复存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这一项采购工作这简直就是“浪费钱”,总之就是众说纷纭。
与此同时,同样作为理工类知名高校的211高等学府“华北电力大学”有关核酸检测这项工作也有动作。
根据该校学生网上发声让人得知:辅导员接学校通知学校通知,发消息明确告知学生返校前7日内“本人及共同居住人未处于阳性阶段”,并且返校要提交申请,分批返校,返校前需持有48小时核算或抗原正常结果。
这一项通知引得不少学生好不痛快,认为学校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有点小题大做的意味。
针对议论的声音,华北电力大学回应:“最终的方案将以校方的发布为准”。
也就是说不一定会这么“严格要求”。
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同的是华北电力大学对学生提出的开学要求,赞同的网友反而更多。
原因就是认为学校这是在保护学生,是正确的做法。确实是如此,华北电力大学的做法以及出发点是能够让人理解的。
学校较为特殊,在过强的传染力面前要是不能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受教育环境,那么再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是白白浪费。
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明文规定高校防控不再展开全员核酸检测,也不需要学生提供核酸证明。
专家都说不准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就更难预测了,更多的是希望学校的这一做法无非就是“花钱买个安心”,可别再整出其他的一些幺蛾子,让人担惊受怕。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像西电、华电这样一些老牌211高校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教学口碑,都是建立在校风和师风师德之上。
如果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想必也不能把书教好,教育好学生,培养出那么多人才。
只要不是三天两头的要求学生检测,一学期就开学检测一次,倒也说得过去,其实更多的是要遵循学生们的意见和想法。
“方便检测的就去检测、不方便的不强制要求”,这样或许更好。
如果以是否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对学生开学进行限制,这就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