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我们中华民族命运最为跌宕起伏的时期,凭借中华儿女们团结一心的艰苦奋战,我们最终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国共产党人从穿着草鞋、用小米加步枪的苦日子一点一点地壮大起人民的军队,最终军民一心建立了崭新的新中国。
而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却未能等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那一天,他们是隐蔽战线上默默奉献的勇士。
谢汉光就是这众多勇士中的一位,他孤身一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台湾潜伏了42年,直到1988年才得以重回大陆与离散数十年的家人团聚。
1917年谢汉光出生于广东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庭,和那个时候其他的家庭一样,谢汉光的家里也是兄弟姊妹众多,而他在11孩子中排行第二。
作为家中年长的男孩,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即使是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依旧没有让这个孩子耽误了学业。
而谢汉光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从小到大都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高中毕业后又顺利地考上了国立广西大学。
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谢汉光不仅是谢家的骄傲,更是整个村子的骄傲,是乡里乡亲用来激励子女的榜样。
虽然对于谢汉光本人来说,由于刚巧在他考上大学的这一年他所报考的法务专业被取消了,最终只能被森林专业录取是有些遗憾的。
但是当他踏入大学校园,接触到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理想抱负的年轻人,认识了许多诸如李四光那样的著名学者,遗憾便被抚平了不少。
那个时代的学生是思想最为进步的一群人,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有怀有一腔热血,迫切地希望能够为国家兴亡、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谢汉光也是这群热血青年之一,从1940年入学开始,他便积极地参加各种抗日活动。
即便作为一名学生他还做不到亲自拿起武器上战场与敌人战斗,但是他从未停止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战线。
那时的大学校园里很多的教员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这在当时并不是可以公开的身份,但是对于进步学生而言这不过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长期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感召,谢汉光虽然没有马上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一颗名为革命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
1942年谢汉光从广西大学毕业,在这之后他选择了回到家乡,按照父母期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余载寒窗苦读是为修身,如今也该到了齐家的时候,谢汉光返乡后不久便与当地的一位女学生曾秀萍结为了夫妻。
虽然二人相识的时间不长便结为了夫妻,但是同样接受到了新式教育的两个年轻人意外地投缘。
为了给家人一个稳定的生活,谢汉光在婚后9天就离家工作,自此夫妻俩便开始了聚少离多又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谢汉光离家后不久,妻子曾秀萍便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在生下儿子谢定文后,又赶上家乡频繁遭到日军的侵扰。
无论是为了一家人的团聚,还是为了逃离战火中的家园,曾秀萍都不得不带上襁褓中的儿子踏上寻找丈夫的道路。
可惜即使是一家人在一起,战乱也是随时会降临,好在夫妻都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凭借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成果,生计还不成问题。
丈夫谢汉光在朋友推荐的农场工作还算稳定,妻子能在附近的一所小学教书,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温饱还是可以做到的。
此时的谢汉光虽然依旧不改当年的热血,但是或许是时机未到,他始终没有机会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都是以一名党外进步人士的身份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该做的事情。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得以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重回祖国怀抱,谢汉光受到昔日在广西大学就读时结识的一位教授推荐,准备携妻儿远赴台湾工作。
当时,谢汉光正带着妻儿借道香港准备去台湾开始新生活,时任中国共产党驻香港的一位负责人找到了谢汉光。
从这位负责人的话语中,谢汉光得知了我党希望他可以协助我们在台湾潜伏的同志工作的请求,尽管他很清楚这份使命背后的危险,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尽管此时他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他的觉悟和使命感、责任感丝毫不比党员差。
但是如此一来此去台湾便不再是单地的工作和生活,带着妻儿同行势必会让家人也陷入危险之中。
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自己可以付出一切,可以流血牺牲,但是他不希望家人受到自己的牵连。
慎重思考过后,他决定让妻子带着儿子先回到老家等自己,在当时的谢汉光想来,自己此去台湾只是最多几年的光景,等待完成了使命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党组织考虑到谢汉光的妻儿与他同行确实有诸多的风险和不便,所以便派出了一位女同志与他同行,假扮成夫妻,掩人耳目的同时也可以配合谢汉光执行任务。
因为谢汉光是应昔日大学老师的邀请来到台湾工作,有了这一层关系他得以顺利地在台湾林业试验所入职,借着这层身份完成了许多任务。
1947年久经考验的谢汉光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党员。
虽然他直到此时才正式入党,但是从他多年以来为党和国家做出的种种贡献来看,他早就是一名党员了。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国内很多地方或是刚刚得到解放,或是正在解放的斗争中。
败退困守台湾岛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依旧贼心不死,始终妄想找机会反攻大陆。
此时在台湾隐蔽战线工作的同志们肩负的使命格外沉重,所有人都时刻绷着一根弦,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可是就在此时,作为我党在台湾重要领导人之一的蔡孝乾却意外被捕,尽管组织上立刻制定了营救计划,但是仍旧没能扭转局面。
蔡孝乾在来到台湾后逐渐被灯红酒绿的生活腐化,在逃离国民围捕后很快又因为不改奢靡生活的恶习被捕。
这一次软骨头的他没有犹豫太久就选择了背叛信仰,正是由于他的叛徒行径,我党在台湾的地下战线遭到了重创。
许多潜伏多年的同志被迫暴露身份,尽管组织上快速做出了应对,仍旧没能改变大部分同志牺牲的结局。
尽管包括谢汉光在内的小部分人侥幸暂时躲过了一劫,仍旧要隐姓埋名地四处逃亡。
在昔日校友同窗的掩护下,谢汉光一路逃亡但是仍旧被一位当地的老农觉察到他的身份似乎有问题,好在他急中生智谎称自己是国民党的逃兵才打消了那个老农的疑虑。
在当时的台湾国民党军队有的逃兵并不算什么离谱的事情,当地的老百姓也比较同情这些被迫跟着国民党背井离乡的年轻人。
这位好心的老农在得知谢汉光的“逃兵”身份后,主动向他伸出了援手,让他顶替村子里一位外出谋生两年了还杳无音信的年轻人。
从此,谢汉光便以当地高山族村民“叶依奎”的身份躲过了国民党的盘查,为了躲避追捕也为了不给好心帮助自己的老农带来麻烦,他在深山里的林场一待就是38年。
这些年间他不敢在人多的地方露面,一方面怕有人识破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他的上线在这场灭顶之灾中与自己失去了联系。
按照当时的情形来看,大概率是凶多吉少,此时的谢汉光就像是一只落在这深山林场中的风筝,和党组织联系的线断了,而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接回这条线。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是所有潜伏在台湾的共产党员都没有想到的,在之后的38年时间里,谢汉光一直有一种深深的无助感。
对于自己的信仰,他依旧坚定不移,但是对于自己眼前的困境他又着实是一筹莫展。
虽然他是来到台湾后才成为了党员,可是他从未觉得自己可以因此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尽管后期的“台湾当局”一改最初对在逃和潜伏的共产党员格杀勿论的政策,改为试图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谢汉光他们自己站出来自首。
但是无论生活再怎么艰苦,谢汉光都没有想过要去向敌人投降,随着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周围那些为数不多见过他的人也相继离去,他也逐渐老去了。
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他不过就是一个性格孤僻、脾气古怪的老头,再也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了。
重逢,与亲人、与祖国、与信仰1987年在孤独中独自坚守了38年的谢汉光终于等来了重回大陆的机会,在那一年海峡两岸开放了探亲,阔别故土42年的谢汉光终于回到了大陆。
第二年,他不得已还是选择以自己冒用了38年的假身份“叶依奎”回到了大陆,辗转找到了失散数十年的家人们。
正所谓“近乡情怯”,当他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来到妻儿如今的住址,透过大门看到了已经老去的妻子正哄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膝下玩闹,内心不禁五味杂陈。
他回想起了自己当年下定决心独自赴台执行任务时,临别对妻子的嘱托:如果自己回不来了,就找个好人家改嫁了吧,不要再等自己了。
尽管42年来自己从未忘记远在海峡对岸的妻儿,尽管自己一再拒绝了周围人劝说自己找个伴儿的好意,但是他依旧不敢奢望妻子这些年来还在等自己。
他独自在孤岛潜伏42年,很苦,但是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又何尝不苦呢?
无论是作为妻子的丈夫,还是儿子的父亲,自己都缺席了太久,如今看着儿孙绕膝、脸上挂着幸福笑容的妻子,自己真的该去打扰吗?
面对失踪了四十多年如今却突然出现的自己,带给妻儿的究竟会是喜还是忧呢?
而在他还站在门口犹豫不决时,门内的妻子早已注意到了他,尽管一别数十年二人的容貌都已经被岁月搓磨得难以辨认出当年的模样。
但是凭借着这一丝熟悉的感觉,妻子曾秀萍还是试探着喊出了丈夫的名字,一家人在分别了快半个世纪的时间后终于再度团聚。
原来,谢汉光的妻子在与丈夫香港一别后,便一个人带着儿子坚强地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历经种种磨难,终于熬到了如今儿子成家立业,丈夫和自己一家人团聚的今天。
对于自己的信仰,谢汉光敢说自己从未背叛,但是对于妻子和儿子自己却有太多的复杂的情绪堵在心口,有愧疚也有心疼。
如今在自己的古稀之年有机会再亲眼看到妻子和儿子过得幸福,于他而言已经很满足了。
能够重新得到家人的接纳,更是他多年来不敢奢望的美梦成真,如今总算是一家人团聚了。
谢汉光回到祖国后,因为年代久远迟迟找不到证明他中共党员身份的证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四处奔波。
终于联系到了一位自己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张仲豪,在老战友的帮助下最终在1995年的夏天,谢汉光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办理了退休手续。
在海峡对岸孤苦漂泊了半生的断线风筝,终于找回了自己断掉的那截风筝线,找回了自己的身份、家人和信仰。
来自:红色特工谢汉光 潜伏台湾42年 回大陆找到组织 梅州网 20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