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随想
今天是周五,原本喧闹的校园已经静寂了多日,只有清脆的鸟儿在枝头鸣叫。今年的学生经历太多折腾!从网课开始又以网课收尾,期末考试也没有了。
有人说网课是把双刃剑,我觉得这就是一派胡言。网课确实反映出了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下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带来高效率。事实上,网课害苦害惨了一大批学生。人本不自觉,何况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缺少了老师的监管和师生、生生的互动,那叫什么课堂,教学氛围又如何萌生?面对面的交流所产生的效果肯定会比隔着屏幕好许多,否则为什么国家间的一些重大问题,一定要面对面交流或者谈判了!大国间都如此,那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哪来那么多自律,游戏和电视剧永远比老师的教学有吸引力。网课就是孩子们放飞自我的过程,网课也让原本两点一线有老师和家长教育管理的情境被打破,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就变成了真空,于是乎一些孩子的“兽性”彻底得到释放。看着孩童间在网络上的那些聊天内容和留言,你会惊愕得掉下大牙,直呼“三观”尽毁。

还有人说,网课会让自律的孩子更出色。其实这句话也值得商榷,那些原本在校成绩不太突出的孩子,重返校园时发现比以前进步显著,只是这样的孩子真的进步了吗?非也,是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在网课期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少学生“躺平”,而那极个别表现突出的孩子只是比其他大多数同学少玩了一会儿而已,并不是学习质量真正地提升了。换句话说,那极个别成绩突出的孩子之“惊艳表现”不是建立在自身自律的基础上的,而是因了别人的“没落”,这就是“鹤立鸡群”这个成语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句俗语的另一层含义。对比分析一下上网课的毕业生和未曾上过网课的毕业生的综合成绩,我们就能得出较为清晰的结论,若干年后工作中的表现也终将会证实网课对一个人的影响。

2022年还有最后一天就要远去,春节也近在眼前,面对着身边众多的“杨过”和“杨康”们,我有点忐忑不安——迄今依然坚挺。以前是生怕自己到“阳间”,现在却又希望自己也早一点“阳”了,这种矛盾的心情甚是折磨人。暑假期间,原本买到了回故乡的车票,临行前的两天,突然间疫情形势严峻了,未能成行。如今,全面放开了,可以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了,高兴中有几分惴惴不安。车站与列车上人员众多,情况复杂,与他人的接触在所难免,万一不慎被感染了,带着不适与疼痛回乡,自己难受,家人看着也心情不好;况且还有感染年纪大的亲人的风险。所以,这一次回乡的兴奋与喜悦被担忧与害怕覆盖着。
身边有恐慌引发的“幻阳症”,我不知道我这是什么症?是“唤阳症”吗?可我又希冀那奥密克戎或者再有什么变异的毒株永远远离我。这2022年,就是让人那么纠结,看来人生真不能遇到这么多“2”,我不知道“2”之“傻”的含义是怎么来的,又是从何时开始的,而且南北语言中对其这一含义的定义竟然出奇地一致——四川人称“二杆子”,北方人称“二楞子”、“二逼”“二”,西北人称“二球”。

2022就要在隆重又阴郁中从我们的视线里离开,成就是过去时,阴霾也将散去。让我们一起祈祷2023心情愉悦、天下太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