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树

良心者言一 2024-03-26 13:02:37

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树

今天是儿童节,各个小学和幼儿园在此期间举办着各种庆祝活动,年轻的父母们也在精心准备着自家孩子的礼物。我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孩子二十多岁了,况且也不在身边,想给他过这个节也是无法实现的,于是我便浏览起一些网上的相关活动内容来。突然间,网上的一首小诗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将其摘录如下:

没有一棵树

一开始就是树

它首先是种子

经受过寒冬暑热

才变得枝繁叶茂

长成一棵树

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

真正的教育

从来不是点石成金

立地成佛的技巧

而是一段春风化雨

自然无为的过程

树的长成是经过漫长的过程的,首先它是从一粒种子的孕育开始的,这与一个孩子的成长何其相似!没有一个孩子是在一夜之间就突然成长为你想要的样子的,一定是经过调皮、顽劣、破坏、放纵到听从、理解、尊重的。

其实,每个孩子生来就是自由快乐的,“他们在对每一天的期待中醒来,喜欢太阳,也喜欢雨露;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玩伴;轻风摇动的树影,窗外的蝉鸣鸟叫,无穷的想象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幻想世界”。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气质,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能成为太阳和满月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不知名的小星星,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是不完美的,事实上不完美才是完美,这表明人是自然、纯洁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渐渐地成就更好的自己。

孩子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快乐,不是孩子不愿意快乐,而是环境不让其快乐,短暂的快乐有时也会被一声呵斥吓得烟消云散。社会、学校和父母给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压力,特别是父母从孩子在娘胎里刚一孕育就开始为其做起生涯规划来,先是胎教、早教班、早托班,然后是填满孩子时间和空间的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到了中学甚至小学时,孩子再度被送到奥数班、补课班、提优班等等。此种种举措,父母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好多孩子从上学起,做的许多事情都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孩子被洪流裹挟着跌跌撞撞地前行。大多数父母或者老师希望孩子能够顺从自己,按照他们给的路线行进。于是,孩子越来越迷失了自己,个性被泯灭,兴趣也变成了无趣。其实,教育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一个时时事事听从长者的孩子长大后是很难独自面对人生的,也是很难喜欢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

是人就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孩子。犯错是孩子的专利,他们就是在一个个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作为父母与老师,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要智慧地指导,不要急着争对错,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再正确的道理,也要不动声色中讲述、春风化雨中浸润,将自己认为的真理“温柔地包裹起来”循序渐进地展示给孩子看。谨记“不当怒吼的教练,做好快乐的陪练”。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是慢慢地我们都忘记了自己童年时干过的傻事、错事,有时可能还是比现在的孩子错得更离谱、更荒唐的事。有人说,儿童是生来完满的,需要柔顺自己内心,回忆纯真无邪,恢复元气满满的,可能是大人们。是啊,随着岁月痕迹的打磨,我们大人身上原本具备的那些善良和纯真无邪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圆滑,甚至是狡诈和勾心斗角,委实是件悲哀的事。所以,真正需要过儿童节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大人,我们要找回童真,内心坚守住自己的那份童心。

教育需要蹲下身子,需要具备儿童视野,需要我们学会耐心等待,对待孩子就像我们经营一地庄稼、守候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呵护和浇水、施肥,但是我们急不得、快不了,就是在牵着蜗牛去散步,最后再将读到过的一首小诗引述下来,与各位同行和年轻的父母共勉。

孩子的成长

慢一点,也不怕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

看一群蚂蚁搬家

看雪花在掌心融化

在水滴中寻找彩虹

和小蝌蚪一起找妈妈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除了目的地

还有漫天的繁星

0 阅读:0

良心者言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