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河南男子吃头孢消炎,半年后心衰,医生:他犯了2个低级错误

严医科普羊生 2025-05-01 04:39:32

2020年,38岁的王东是河南一名中学教师,他每天都要长时间批改作业、备课,久坐不动也成了他的生活常态。由于极大的工作压力,他养成了靠吃辛辣食物提神的习惯,尤其爱吃麻辣火锅和烧烤。但不幸的是,慢慢他的肠胃开始频繁抗议,偶尔会出现腹胀、隐痛,但他总以为是“胃病老毛病”,喝点热水或吃两片胃药就能缓解。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

6月5日,王东刚结束一天的课程,突然感到下腹部一阵尖锐的疼痛,像是有根针在扎。他弯着腰,勉强扶着桌子站稳,额头上早已布满了冷汗。他揉了揉肚子,疼痛却逐渐蔓延至整个腹部,他一步都不敢走动甚至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回家后就吃了止疼药早早躺下休息。

然而,半夜里疼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他甚至不能平躺下来,只能蜷缩着身体才能勉强入睡。接下来的几天,王东的症状愈发严重,他在食堂吃完饭后,腹部胀痛感骤然加剧,伴随而来的还有莫名的恶心,看着自己最爱吃的烧鸭,王东也忍不住一阵反酸。同事注意到他脸色苍白,连忙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摆摆手说:“可能是肠胃炎,休息一下就好。”

意外发生在6月7日,刚洗完澡,王东就感觉一阵乏力,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摔倒,他伸出颤抖的双手扶着墙壁艰难地走到床边想休息。刚迈出一步,腿就像踩在棉花上,脚一软就跌倒在了地上。他强撑着胳膊想要站起来,但不停颤抖的双腿却使不上一点劲,额头的汗水不停滴落。妻子进来看到他倒在地上浑身颤抖,呼吸急促,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顿时慌了,连忙将他送去了医院。

来到医院,医生看到他的痛苦表情和体征,立刻安排了血常规、腹部CT和腹腔穿刺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高达15.6×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腹部CT显示腹腔内有游离气体和积液;腹腔穿刺抽出浑浊液体,化验提示感染性腹水。综合所有检查结果,王东被确诊为急性腹膜炎。

医生询问了王东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后严肃跟他说:“正是由于你长期吃辣的食物,给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你平时又久坐不运动,因此你才会患上急性腹膜炎。这是由肠道感染扩散引起的,必须立刻进行抗感染治疗,否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随后,医生给他开了头孢曲松静脉输液,并叮嘱他一定要严格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听了医生的话,王东也认识到了疾病的严重性,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住院的这段时间,在医生的建议下,王东戒掉了各种辛辣的食物,每天按时吃饭,注重膳食搭配。每天也会在医院散步。这样的生活习惯让王东的疾病一天天好转起来,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提示感染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6月24日,王东整个人都看起来更有精神了。医生已允许他出院,并嘱咐他连续服用头孢类口服药两周,同时避免辛辣食物的刺激。张伟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回家后,他遵医嘱按时吃药,把在医院的习惯也保留下来,他想着自己应该马上就会好了,但一个意外的发生却让王东梦碎。

6月29日,王东刚吃完饭就感觉身上有点发热,身上痒痒的,好像有无数只蚂蚁在身上爬一样,他连忙站起身,解开胸口的扣子,走到窗边呼吸空气,他发现自己的心跳明显加快了,嗲滴答滴快速跳动的声音不断在他耳边回响。他顺了顺胸口,但呼吸却变得异常急促,他只好靠着窗缓了好久。

半个小时后,王东的不适感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他的额头慢慢渗出冷汗,手也像触电一样忍不住的颤抖,一点力气都没有,连说话都没有声音。妻子看到后连忙询问他怎么了,但王东只是摆摆手说可能是中暑了,便躺到床上休息。但刚躺下他就感觉一阵胸闷,胸口就好像被海绵给填满了一样,他揉了揉胸口便休息了。

到了半夜,王东变得更加严重了。他蜷缩着身子浑身颤抖,眼前也好像被什么给蒙住了一样,视线变得很模糊,连妻子的脸都变得扭曲了。额头的汗止不住滴落下来,他深深吸了几口气想平复自己,但每一次的呼吸都很艰难。他想要说话,但什么都说不出来,嘴里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妻子惊醒后被吓了一大跳,她知道了王东这绝对不是中暑,于是立马将他送去了医院。

来到医院后,王东已经意识模糊了。医生立即给他测量了血压,显示80/50mmHg,医生观察到他皮肤湿冷,是很典型的休克症状。于是紧急给他检测了血常规、肝肾功能和感染指标。结果显示: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感染指标再次反弹,C反应蛋白搞到120mg/L。根据检查结果,医生面色凝重的说到:你这是感染性休克,现在情况很紧急!

听了医生的话,王东躺在床上虚弱的问到:“医生,我一直都在按时吃抗生素,怎么还会感染呢?辛辣的食物我也再没吃过,出院前一切指标都很正常,怎么才过了几天就这样了呢?”

听了王东的询问,医生也很也是一头雾水,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每天定量服用头孢类药物是可以治疗急性腹膜炎的,而且出院前王东的状态也是很好的。怎么会突然就要休克了呢?医生仔细考虑了很久问到:“你平时有按时吃药吗?或者你有没有喝过酒?”听了医生的询问,王东连忙否决并表示自己一直很规律的服药,什么都没有乱吃。医生也是犯了难,他决定从复查后开始一件一件小事着手,不放过一个细节,终于在医生的努力下,真凶浮出了水面——头孢。

医生听后既生气又惋惜道:“无知啊!你怎么能做出这样愚蠢的事呢?的确头孢可以治疗你的感染,但并不是代表吃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在吃药时忽略了一个细节,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临床上也有很多像你一样的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时走入了这个误区,最终不仅感染没控制下来,反而导致了休克的发生。正在吃头孢控制感染的患者注意了,平时一定不能干这件事,否则将会后悔一生!”

原来,就在当天吃饭时,王东感觉肠胃有些不适,想起家里还有几只藿香正气水,便随手拿了一瓶喝了。他认为这种中成药随处可见,天然无害的,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没想到,正是这种“无害”的药最终导致了他的休克。的确,平时我们肠胃不舒适时常常会选用藿香正气水来缓解,但王东在使用时却忽略了自己还在吃头孢,因而使自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原来,就在服用了头孢后,王东因为又出现了轻微的肠胃不适,便自行服用了家里备着的藿香正气水。他在使用时忽略了自己刚吃过抗生素,也不了解这两者联用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类药物与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成分相遇时,会在体内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头孢结构中的甲硫四氮唑基团会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而藿香正气水中40%-50%的乙醇含量会代谢产生大量乙醛。这种双重阻滞超出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最终引发中毒反应。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们可能在代谢酶、受体或电解质平衡层面产生冲突,而普通人很难预判这些微观层面的连锁反应。

在联合用药时一定要警惕含酒精制剂,特别是对肝脏代谢有影响的药物。像藿香正气水这类常见中成药都可能与抗生素产生配伍禁忌。对于正在服用头孢、甲硝唑等药物的患者,用药更需万分谨慎。如果王东在喝藿香正气水前仔细查看成分表,或者咨询一下医师,这样的意外完全可以避免。

用药期间要特别关注身体信号。如果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甚至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就医。王东若在出现轻微不适时就停止服药,或在症状加重时及时呼叫急救,就不会发展到休克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必须杜绝一切含酒精的药品和食品。最好养成用药前核查成分的习惯,详细确认所有合用药物是否含乙醇。即使是服用常见中成药时也要主动说明用药史,避免药源性意外的发生。要记住,用药安全无小事——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只有时刻保持这种警惕性,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1]李圆圆,田慧,和振坤.乙肝肝硬化患者伴发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王明铭,刘静,鲁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3]齐雪婷,李国娜,薛嵘,等.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特点[J].临床荟萃.

(《回顾:河南男子吃头孢消炎,半年后心衰,医生:他犯了2个低级错误》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