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出手2000亿的背后:没有消费不足,只有消费不起

幽默面 2025-04-16 08:08:44

光刺激消费是没用的,是时候补课了,调整财富分配方式,让底层人的钱包鼓起来,让他们的心安下来,消费自然就上去了。

作者:今纶

关税战当头,京东宣布要在一年内拿出2000亿采购外贸商品,帮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这是好事。虽然有营销的味道,但是拿真金白银营销一把,也挺好的。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整个盘子就这么大,2000亿采购外贸商品回流国内市场,其实就是在和现在的内销企业抢存量,说的也有道理。

至少,竞争更激烈了,有些性价比不高的产品估计受冲击比较大,总之就是太卷,但是,刘强东的初心还是好的,他做了他能做的事情,也表了他能表的态。

01 存折里面有真相

现在到处都在喊刺激消费,尤其关税战这么一来,对于提升内需的迫切性呈现指数性上扬。

有自媒体博主说不是内需不足,是“民需”不足。有人叫好,我不认同,不是“民需”不足,是大家没钱,消费不起。后面我讲解决方案。

很多人会喜欢看短视频上讲各种大桥、大型基建,觉得热血沸腾。

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大型基建很多都是负债修的,而且有的修了之后也没发挥作用,比如某些高铁站从来就没有运营过。据媒体报道,全国20多座高铁站荒废,数十亿资金打水漂。

其实,某些高速路、桥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在运营,但是基本上还本无望,还让某些地方、机构陷入债务泥潭。

所以,有的地方说“无力化债”。

还有些人喜欢用GDP各种比较,然后引发流量和骂战。

理论上来说,卖不出去的车、土豆、萝卜都可以算GDP,它们只是被生产出来了,但没有利润,没有变现。

其实太多人没有关心本质的东西:税收、个人存款、消费。

某城市去年的GDP是创历史新高的,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她的财政收入是下降的。

以下,我再列几个基本数据,都是来自于官方媒体、官方网站。

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4年1~11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626亿元,同比下降22.4%。

据克而瑞统计,截至2024年12月20日,全国300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10.3亿平方米,同比下滑17%。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存款如何?

看看招行2024年报,零售客户总数高达2.1亿,但其中97.5%都是普通客户,有2.05亿人,而金葵花和私人银行客户加起来只有523.57万人,占比仅2.5%。

普通客户人均存款只有1.3万,而金葵花和私人银行客户人均存款高达233.5万。

是的,大多数普通客户的存款就是1.3万元。

从工商银行2023年的年报看,工商银行的7.373亿个人客户占有了17.64万亿元金融财富,人均金融资产2.798万元。

26.29万户的私人银行客户占有了3.07万亿元金融财富,人均1168万元。

也就是说:99.6%的个人客户占有了85%的财富,0.4%的客户占有了15%的财富。

是的,你没看错,普通客户人均金融资产2.798万元。

一个银行的普通客户人均存款是1.3万元,一个是2.798万元。

这是银行的真实数据,我就不说啥了。

我去某地调研,有当地人士说:“我们出来很多政策,为什么大家还是不花钱呢?”

都说中国人爱储蓄,不花钱,其实储蓄也没多少钱,存折里面有真相。

没有消费不足,只有消费不起。

有钱谁不会花?

2017年,企业家曹德旺就表示:马云先生所说的中国有13亿人市场,但13亿人中有消费能力的人不足2亿,其中9亿至10亿的人,没有消费能力。所谓的市场很大,有的只是人口,却没有消费能力。

2020年,曹德旺又说话了,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我们大多数人,最大的消费支出,可能就是花钱买房子了。曹德旺还指出,可能很多人平常除了房子外,真正的消费需求和支出,并没有多少。

老曹说了大实话。

02 吃“人口红利”的时代结束了

那么,怎么办呢?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底层收入,比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蓝领工人、清洁工的收入。

我曾经做过小范围的调研,网约车、快递员、外卖员的收入都在下跌,因为平台看到干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不断调低单价。

平台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底层员工非常惨,这很不合适。

刘强东给员工全额买社保,还有人出来担心京东倒闭,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有些人论经济,总是隔靴搔痒,总是为亿万富豪担心,人家心里有一本账,咱能不能同情一把底层?

有些企业持续严重卷员工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了,工资的涨跌不能是公司说了算,必须要有制衡机制,是时候补上这一课了。

吃“人口红利”的时代结束了,恢复正常状态吧。

有些人习惯于夸本地的快递方便、商品便宜、外卖更是便宜,可是,这背后是什么?是亿万牛马在以辛勤劳动获取低收入勉强维生。

就这样,还怎么指望他们多花钱呢?他们只是活着,靠最低的生活消耗品活着而已。

少数网约车司机甚至都不租房子住,就住在车里,为了省钱,所以,他们的车里有异味。

我看到有人在讨论这个新闻,真是心情复杂。

他们是人,不是牛马,他们为了生存甚至已经内卷到这种程度,这种内卷有意义吗?

建立一个制度,让员工有机会和公司博弈收入的问题,有利于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稳定,时不我待啊!

穷人有了钱,才能去消费。

03 退休金5000元以上的别涨了

再就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实退休金的待遇差别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消费的提升。

有少数人月退休金上万甚至几万,但是他们什么都有,所以没什么消费,最大的消费就是旅游,这也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很多人的退休金只有两三千,甚至农村的老人只有100多,他们没有消费能力,前者甚至还要补贴自己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儿女、孙子,后者则成为儿女眼中的累赘。

这些人哪有什么消费能力?

我们曾经呼吁过:退休金5000元以上的别涨了,你一个月退休金一两万继续涨,真的合适吗?可不可以让农村老人的退休金缓慢涨到500元?以后涨到1000元?

农村老人每月有了500元真可能有一点消费。

再说一句:没有消费不足,只有消费不起。

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完全不敢想。

西部农村的老人敢想一下去长三角旅游吗?

所以,归根结底:光刺激消费是没用的,是时候补课了,调整财富分配方式,让底层人的钱包鼓起来,让他们的心安下来,消费自然就上去了。

没钱就没消费,这是常识,不要假装看不见。

一方面是失衡的财富分配模式,一方面却大喊消费需要刺激,这很分裂。

讲一个凄凉的段子:

某特殊时期,某人被家人送去医院,家人说他便秘,拉不出来。医生检查之后说:“他这不是便秘,这是没吃饱,让他吃点东西就好了”。

是不是很黑色幽默?

0 阅读:0

幽默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