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爸爸妈妈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有多少孩子的书包是自己背的?很多爸爸妈妈可能都觉得这不重要,无所谓,不就是背个书包而已,孩子上学都劳累了一天,背个书包不算什么。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们事事都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著名的教育家孙云晓说过,我们国家的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分不清楚的就是如何把握爱和溺爱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教育,权威和民主之间的界限是不清楚的。在家中,爸爸妈妈总是越俎代庖地帮孩子完成任务,孩子多半都生活在溺爱之中,很多小事情都需要爸爸妈妈代劳。这份呵护孩子的心情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那对自己和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01 孩子殴打父母、父母对孩子道歉?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也不是那个孩子了
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段视频中,有母女两个人在等车。妈妈大包小包地背着很多东西,但是依旧觉得自己的女儿站着非常累,然后就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身上,给孩子当人肉座椅。看到孩子坐下来了,妈妈非常开心。然而,孩子明明什么东西都没有拿,还心安理得的坐在妈妈身上。
不少网友都觉得这位妈妈非常可怜,孩子一点同情的孝顺的心都没有。但是,我们不妨仔细想一下,想必这位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是没有把握好溺爱和关爱孩子的度。
类似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就像是前段时间一个孩子因为妈妈拿着太多东西错过了公交车,就直接一脚踢到妈妈身上。另外,也有孩子被妈妈说了两句就要跳楼,最后妈妈连忙道歉,说再也不批评孩子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不是父母了,孩子也不是那个孩子了。我们发现,传统的孝顺、相亲相爱的文化已经消失不见了。如今,孩子就好像是家庭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绕着孩子转。这其实不是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相反,还会害了孩子。
02 为何频频出现孩子教训老子的画面,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孩子吗?很多爸爸妈妈都发出这样的疑问。但是,很抱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爸爸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正如赵忠心先生所说,孩子受到了教育,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诸多方面,其实都是受到了爸爸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爸爸妈妈过分的溺爱教育下,孩子会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就像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全家人都把孩子捧在手心,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这种溺爱的环境成长的孩子,他们会觉得所有人对自己的好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一旦离开了家庭,融入社会,就没有人会这样照顾孩子了, 他们内心会产生失落感想,进而形成一种反差。这时候,他们也就没办法完成自己的社会化,无法更好地融入社会了。
另外,在家人的围绕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缺乏担当,胆小怕事并且没有责任感。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帮孩子完成任务,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会减少。并且,当孩子犯错误了,爸爸妈妈多半都是帮孩子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无所谓的心态 ,因为犯错不用承担责任,有爸爸妈妈在后边帮自己。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形成责任感呢?
再次,就是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孙云晓先生说,孩子规则感的形成,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象征着权威,看到爸爸就像是看到了警察在家。但是,如果爸爸也是非常溺爱孩子,孩子就会漠视规矩,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无视纪律。但是,大家都知道,人与人相处,人要融入社会,就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包括法律,也包括道德。这样的孩子,无视法规,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03 让家庭角色回归本位,该如何正确去做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溺爱不是帮孩子成长,相反是害了孩子。那么,爸爸妈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让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爸爸妈妈要给孩子立规矩。很多孩子都目无法纪,爸爸妈妈总是给孩子开小灶,吃饭的时候不用等别人,想吃就吃;不是自己的东西也可以不征求别人的同意就使用等等。这都是没有给孩子树立规矩导致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在家里,我们应该拒绝让孩子成为小皇帝和小公主,应该舍得让孩子干活,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基础上也要帮助他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因为我们没办法一直陪在孩子的身边,因此就需要孩子形成非常好的自理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制定家规的方式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这种家规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协商,通过平等沟通的方式去讨论,然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更好地履行家规。孩子和爸爸妈妈协商制定的规矩,孩子更有执行的心向,因为孩子也参与到了规则的制定过程之中。
最后,生活中,爸爸妈妈也要告诉孩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规章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人的行为,让大家更好地生活,保障每个人的权利。这样,孩子对规则才会有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更加容易。
相信爸爸妈妈都已经知道了制定规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了。孩子之所以变得不想孩子,爸爸妈妈也不像爸爸妈妈,实际上是教育出了问题。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爸爸妈妈也要认识到溺爱对孩子的危害。那么,大家对此还有什么好的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