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之间的友谊特别好建立,课间一块儿在操场追跑打闹,放学路上分享一包小零食,或是都痴迷于玩同一种卡片,一来二去,就能成为铁哥们儿、好姐妹儿。
可孩子们这友谊的小船,有时候也容易翻,因为一点小事,随时可能由好朋友变成“仇人”。
01
儿子弄坏别人玩具被索赔4000
我有个朋友在市中心一所幼儿园任教,经常要处理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有时候真的弄得一个头两个大,她时常跟我诉苦:“有时候真不想当老师了!”
她说,最近班上有两个原本很要好的男孩小威和小龙,因为玩具而闹翻了,有一方家长还要投诉自己。
小威从进幼儿园开始,就和小龙相处得很好,经常坐在一起玩,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了。
但有一天小威却哭着说:“小龙真坏,他把我的遥控汽车摔坏了,我再也不跟他玩了!”
我朋友以为这遥控汽车是那种很普通的,最多就一百来块,就让小威先找家人修一修,实在修不好,自己再找小龙的父母协商。
但没想到小威妈妈当晚就打来电话投诉:“老师,你是怎么办事的?小威带去学校玩的,可是他爸爸从国外买回来的遥控汽车,要4000块呢,现在被他同学弄坏了,得让他们按原价赔偿,不然我就让园长出面处理!”
小威妈妈说话很冲,我朋友没办法,当晚就打电话给小龙妈妈,小龙妈妈也没想到儿子居然闯了这么大的祸,很着急。
但小龙爸爸很理智,要求先看监控,搞清楚事情原委再赔偿!
后来才发现,是小威和小龙抢遥控汽车的时候,一起摔坏了车。
小龙爸爸对小威妈妈说:“遥控汽车是两个孩子一起弄坏的,要赔偿也是一人一半。你们那一款遥控车,我看过了,我可以修好,只是需要买一些零件,大概也就一百多块钱!”
最后,小龙爸爸修好了“车”,也没问小威妈妈要一半的零件费用,还带着两个男孩一起开心地玩起了遥控汽车。
看着两个孩子又和好如初了,小威妈妈很羞愧,她也开始反思:有时候孩子的矛盾,家长不能过早干预。
02
孩子跟同学闹矛盾了,咋办?
咱当家长的,得拎得清,孩子在幼儿园和小伙伴闹矛盾,咱能不插手就别瞎掺和!
我知道家长们揪心孩子在外面吃亏,其实我刚把儿子送进幼儿园那会儿,也很担心,天天问他:“宝贝,今天在幼儿园有人欺负你没?”
儿子一回家就跟我说,某某欺负我,我这心就“嗖”地就提起来,麻溜打电话给老师,结果只是小打小闹,还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而且我发现,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孩子养成了习惯,一有点事儿就跑回家找妈,在幼儿园遇到问题,连跟老师说一声的勇气都没有,就等着我这个“救火队员”上场,生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又提到: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学会主动探索环境,还得发展自主感。
幼儿园配备老师,就是专门处理孩子们在园事务的。
咱家长过度介入,其实是剥夺了孩子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
所以,当孩子回家跟咱吐槽和小伙伴闹矛盾了,咱们得教会孩子自己先去找老师反映问题,让老师帮忙协调解决。
这么一来,孩子慢慢就能学会向家庭以外的人求助,迈出独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然如果老师不作为,咱们也不能怠慢孩子,万一真是霸凌呢。
还有一点,可别觉得自家娃嘴里说出来的就全是“真话”。
小孩有时候会说谎,有些家长信以为真,就觉得自家孩子干啥都对,出了问题就往别人身上甩锅。
可您知道吗?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研究指出,家长这种过度偏袒孩子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孩子会觉得自己永远没错,长此以往,任性、自私、不讲道理这些毛病就都找上门了,以后还咋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咱得保持清醒,遇到矛盾,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公平公正地处理。
要是自家孩子有错,就得让他正视错误,认认真真去给人家道歉,改正过来。要是孩子受了委屈,咱当家长的必须得站出来,给孩子撑腰,让他知道不管啥时候,爹妈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另外,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太正常了。
你要是在幼儿园门口蹲守几天,观察孩子们的相处模式,就会发现他们翻脸比翻书还快,前一秒还吵得面红耳赤,下一秒又勾肩搭背玩得欢实。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就是在这种不断产生矛盾又化解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理解他人、控制情绪、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建立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所以,只要不是霸凌,咱们就别为了孩子之间这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儿,整天愁眉苦脸、心急火燎的,放宽心,让孩子们自己去摸索、去成长,反而能让孩子社交能力提升,未来发展更好。
互动话题:你家娃在幼儿园和同学闹过矛盾没?
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