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高三考600分,嫌学口腔太脏想学金融,张雪峰气得扔“money”

西红柿妈妈 2025-04-12 23:40:46

最近和一个孩子读高中的家长聊了起来,她提到:现在的教育为什么这么“卷”?我们小时候上学,也不这样啊?

确实,70后、80后的童年,学习是比较轻松的,那个时候的家长,还能接受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然后读不下去了,就去打工。

现在的家长却很少有人能接受,让孩子初中毕业去出卖劳动力。

一个是收入的问题,另一个就是社会地位的差距,家长只能奋力把孩子往高处托举,说句实话吧,家长累、孩子更累。

然而不管现在有多少人说高考不好,高考始终是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特别是对于许多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关键阶梯。

当孩子们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能接触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知识世界,他们就能开启一份有前途的职业,从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而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又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也差别巨大,当孩子的高考分数出来以后,我们如何选择一所性价比最高的学校和专业,就是很多高中家长的难题。

但张雪峰的出现,让很多家长仿佛在迷途中看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他有许多直播的名场面,为家长和孩子指点迷津,当然因为这样,他也得罪了很多的专家教授。

一位高三的女生家长,在张雪峰直播的时候,连线成功了,这位家长的孩子选科是化生地,模拟考试的分数大概在600分,孩子的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

选科化生地这个组合,孩子是打算当医生的,但是,后来总是听说一些“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之类的话,现在他们又不想学医了。

不学医的话,又不知道应该选什么专业,目前也是很迷茫。

张雪峰老师推荐,孩子可以考虑一下临床口腔这个专业,就孩子目前的分数来看,是可以选一些不错的院校的。

可能是家长在连线的时候,孩子就在旁边,家长就说孩子不喜欢口腔专业,给别人看牙太脏了。

正在吃着零食的张雪峰,愣住了。

他想了好久,把自己眼前的零食捧起来说:“你看到这些东西了吗?这些东西都不是吃的,这些东西就是一摞一摞的money,懂吗?如果你孩子现在在的话,嫌口腔脏,那这样还脏吗?”

他把零食一包接着一包扔出去,一直问:“脏吗?”

是啊,如果有人一直这样拿钱砸你,你还会觉得很脏吗?

后来,女孩提出来,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是金融,觉得学金融将来可以多赚钱。

但是,这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任何的背景和资本。

金融行业看起来是高大上的,本身就是搞钱的行业,是不是应该很好赚钱呢?大概女孩也是这么想的,这也显然是一个没有进入社会孩子的想法。

张雪峰却是不一样的意见,他说:“你要想挣钱,没有不脏不累的。你干口腔无非脏点,但持续学习的压力没那么大。你要学金融的话,反正现在直播间人也没那么多了,一个女孩子学金融,你要是能够……但是你敢吗?”

张雪峰老师说话不太好听,也说的确是事实。

像我有一个朋友,专科学历,学习的口腔临床专业,一开始在牙科诊所上班,后来就自己开诊所,从小到大也就是十来年的时间。

现在,他早就已经跨越了原生家庭的阶层,在大城市里面买房、买车,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口腔临床专业在这几年的报考当中,大有势如破竹之势,分数是一路上涨的。

口腔医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就像张雪峰说的,它是医生这个行业里比较轻松的了,不会有大夜班,自己出来创业也更容易。

但是,就像这个女孩说的,她嫌弃当牙医会很脏,确实各行各业都有它的难处,口腔医生同样也是,我们必须根据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如果孩子要学口腔医学,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心理准备!

第一,口腔医学的学习难度大。

一个亲戚的孩子,大学专业是口腔医学专业,她说孩子非常累,跟临床医学专业一样,他们的课程非常多,不仅要学习口腔专业课,像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都要学。而且,本科的学习周期也是五年,如果想要在比较好的医疗机构就业或者有更好地发展,往往还需要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习时间和投入成本都比较大。

第二,职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很大。

随着口腔专业逐渐热门起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现在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已经很难进到大型公立医院、知名口腔专科医院等比较好的单位了,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就业竞争力很大,对学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了。

第三,牙科医生的工作压力也很大。

口腔医生的工作强度也是很大的,每天接诊大量的患者,长时间的弯腰、低头操作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职业病。

特别是现在,患者对口腔治疗的期望很高,医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还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无形中增加了工作负担。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选择了口腔专业,只要你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也能闯出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互动话题:你会给孩子选择什么专业呢?

0 阅读:230

西红柿妈妈

简介:自媒体育儿达人,两个孩子的妈妈,教你更科学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