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黑猫奇缘

月光故事 2025-04-30 19:05:53

(一)

"狗剩!再不起来剁猪草,看俺不抽断你的腿!"天还没亮透,王寡妇的破锣嗓子就震得茅草房掉渣。

狗剩一骨碌从稻草堆里滚下来,裤腰带都没系紧就往灶房窜。

这名字是王寡妇起的,说是贱名好养活。

十五年前老张头在乱葬岗捡到他时,裹他的破棉袄里塞着块玉佩,当场就被王寡妇当了换酒钱。

"呸!晦气东西!"王寡妇捏着酒壶骂,"还不如养头猪崽!"

(二)

日头爬到树梢时,狗剩已经剁完三筐猪草。

他瞅着王寡妇扭着水桶腰去赶集,麻溜儿掀开猪食桶。

老母猪的饭食可比人讲究:麸皮拌着烂菜叶,偶尔还有弟弟啃剩的鸡骨头。

狗剩抄起葫芦瓢,专挑底下沉的糊糊——前儿掉进去半拉馊窝头,泡得跟肉糜似的。

"求爷赏口稠的?"他冲老母猪作揖。

这畜生倒通人性,挪开屁股露出食槽底。

狗剩把头埋进去猛嘬,猪尾巴甩他脸上也不管,活像饿鬼托生。

窗台晒的野菜干招来绿头蝇,他揪把嫩芯嚼着:"这叫荤素搭配!"

酸汁儿顺着喉咙烧心,倒比喝凉水顶饱。

正美着,忽听弟弟在里屋喊:"狗剩!我要吃镇上的糖人儿!"

(三)

月牙儿挂上枝头,狗剩才摸到堂屋。

油灯早灭了。为了节省灯油,除了弟弟晚上念书的时候,王寡妇是不允许点油灯的。

里屋鼾声如雷,外边桌上摆着残羹剩饭。

狗剩摸黑舔着粗陶碗,舌尖突然触到根咸菜丝——定是弟弟嫌齁吐出来的!

"乖乖!这可是荤腥!"他含在嘴里嘬了半炷香,咸味顺着喉头滑进肚肠。

舔完第五个碗时,脚边突然"咔嚓"一声。

"完犊子!"破碗碴子扎进脚心,他跪地摸索时,一团毛茸茸的东西蹭过手背。

(四)

油灯是万万不敢点的。狗剩摸回屋,从稻草铺底下掏出三双新编的草鞋。这可是他的宝贝,护得跟眼珠子似的。

上月赶集时刘铁匠夸他手巧:"这鞋能卖四文!"

可王寡妇转头就让他白送族长两双。

墙角忽然传来"喵呜"声。

狗剩浑身汗毛倒竖——那团黑影竟窜上草鞋架,绿眼睛在月光下像两颗翡翠。

"黑爷!这鞋可不经抓!"

他扑上去护鞋,却摸到满手油光水滑的皮毛。

黑猫叼起草鞋就跑,他光脚追到柴房,见那畜生蹲在米缸上,爪子拍着缸底"咚咚"响。

(五)

"好你个偷鞋贼!"狗剩抄起烧火棍。

黑猫"嗖"地跳开,缸底赫然露出个油布包。

他抖着手打开——五两碎银子!够买半亩地!

"黑爷!您真是财神爷下凡!"

他抱起猫要亲,被一爪子挠在鼻头。

外头传来王寡妇的醉话:"狗剩…再给娘打壶酒…"

狗剩把银子藏进草鞋,整宿搂着黑猫傻笑。

这猫身上有股子庙里的香火味,熏得他直打喷嚏。

(六)

五更天,狗剩揣着银子往镇上窜。

路过李记粮铺时,掌柜的正骂伙计:"眼瞎啊!陈米当新米卖?"

"掌柜的,这米俺全要了!"狗剩抖开钱袋。

掌柜的瞅他破衣烂衫,嗤笑道:"小子,偷了哪家钱…"

话没说完,黑猫窜上柜台,"哗啦"掀翻算盘。

掌柜的突然改口:"英雄出少年!给您打八折!"

(七)

狗剩在自家后山开了片荒地。

黑猫白天是猫,夜里化形成白胡子老头,蹲在田埂上当监工,身后仍拖着根黑尾巴,尾巴尖指哪他种哪。

说也稀奇,别人家的豆子刚发芽,他这儿的藤蔓已经缠上树梢。

秋收时,豆荚里竟滚出金豆子!

王寡妇拎着扫帚来抢:"反了天了!地是俺家的!"

黑猫呲牙扑上去,吓得她一屁股坐进粪堆。

(八)

那夜黑猫突然开口:"傻子!还认得这个不?"

它吐出块玉佩,正是当年裹婴儿的物件。

原来当年老张头捡孩子时,黑猫正是张家祖灵所化。

狗剩的亲爹竟是遭奸人所害的粮商,留下万贯家财被王寡妇私吞。

"喵了个咪的!"黑猫甩尾巴,"这些年你吃的猪食,本该是燕窝粥!"

(九)

狗剩带着衙门抄家时,王寡妇正在地窖数银子。

官差掀开她床板,底下埋着十年前粮商灭门案的赃物。

"不可能!"王寡妇疯癫大笑,"那玉佩早被我…"

话没说完,黑猫一爪子拍歪她的发髻,露出额角黥印——正是通缉令上的江洋大盗!

(尾)

狗剩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粮商,娶媳妇那日,八抬大轿后跟着辆猫车。

黑猫窝在绸缎堆里打哈欠,爪子上的金镯子叮当响。

王寡妇在牢里啃窝头时,总跟狱卒吹牛:"当年那小子,可是吃老娘的猪食长大的!"

狱卒啐道:"吃猪食能成首富,俺明儿也去喂猪!"

而今十里八乡的娃娃都抢着吃猪食,说是"沾财气"。

老母猪们抗议无效,气得集体绝食三天——当然,这是后话了。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