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许多几年前上行周期的亲历者,
应该会清晰的记得那个高速增长的时代,
房企们追逐的“高周转、高杠杆、高增速”,开创了那个市场周期的“三高模式”。
然后就是三年以来又两年的调整周期,
更多的行业亲历者,见证了众多房企经历的“保交付、保信用、保主体”,走过的这个市场周期的“三保战略”。
更加难得的是,
在保交付的尾声,许多即将走出沼泽的房企,又迎来了保信用的曙光。
以融创为代表,在2025年迎来了债务重组的全新突破。
孙宏斌坚持的“保信用”战略,在近期通过“债转股”的创新化债路径,
不仅打赢了自身的化债攻坚战,也为整个行业的出险房企,带来新的启示。
旭辉也从融创身上,看到了另一缕曙光。

02
就在上周,
融创中国公告宣布,针对95.5亿美元境外债务的重组方案取得重大突破。
这是继2023年首次境外债重组后,孙宏斌在彻底化解债务风险的攻坚战,取得的里程碑式胜利。
值得提及的是,
此次化债方案,是把上市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全部债务形式纳入,并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
并在重组方案中,创新化的采用“全额债转股+分层定价”的模式,
一方面,把95.5亿美元境外债转化为两类强制可转债(MCC1和MCC2),并通过通过转股价分层(6.80港元/股与3.85港元/股),拓宽了债券人的选择面,
另一方面,则采用营销手段中常用的“先到先优惠的”早鸟奖励设计,
围绕“债转股”的恢复经营主线,打造了全新的以经营促还债的利益共同体。
在签约重组成功后,叠加年初刚实现的154亿元境内债的重组,融创在2025年将实现降近700亿的债务重组,为回归生产和良性经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除了“股转债”,
债权人通过“股权结构稳定计划”,一方面锁定孙宏斌23%股权,另一方面覆盖500名骨干的7%股权激励,确保核心团队在债务重组期稳定运营。
曾经在2024年的重组方案中选用过类似方案的旭辉,在融创的模式上,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路径参照。
过去通过资产变现进行“展期求生”的短期为化债而化债的“杀鸡取卵”的化债模式,
向“股权换新生”的用恢复经营带动债务化解模式转化,“杀鸡取卵”变成了“养鸡下蛋”的以增长化险的化债模式。
用良性发展,解决过往的历史债务,债权人既能够收获发展红利,也能解决债务危机。
房企和债权人,都看到了各自想要看到的未来。

03
过去几年,
旭辉通过“保交付”和“拓新路”的发展模式中,成为出险民营房企中的优秀代表。
2022年以来,旭辉三年时间在全国76个城市累计完成超27万套新房的交付,整体交付率超95%。
在2025年的新年贺词中,
旭辉创始人林中还提出:“三年保交付的攻坚战已告一段落,接下来,旭辉的工作重心将逐步从保交付向‘求生存、谋发展’转移。”
除了保交付,
旭辉还积极的拓新路,通过代建轻资产赛道的积极布局,赢得了轻资产赛道新的领先。
成立于2021年的旭辉建管,本意应该是旭辉进行全产业链业务的一个模块化的布局,
没想到在过去的3年,成为旭辉轻资产赛道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旭辉“交付+代建”双轮驱动的另一个重要业务板块。
截止2024年末,旭辉建管已经在超过70个城市落地将近200个涵盖住宅、商业、产业园区等多元业态的代建项目,服务管理面积也达到了3000万㎡的头部规模。
这样的管理规模,无论在团队的稳定还是发展的贡献上,都为旭辉保住了革命的火种和增长的底牌。
尤其是旭辉建管的“定制化服务专家”定位,不仅能够结合自身开发的体系化能力,通过协调业务协同、组织保障、专业管控等资源整合进行高水准服务,优势为委托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更能够在普通住宅以外,拓宽到商办、长租公寓、产业等不同类型的项目业态。
通过定制化的全业态能力的服务体系,在一个综合体类型项目中,导入、整合自身和外部资源,实现多元服务、定制解题和专业赋能。

作为旭辉新的驱动型业务,旭辉建管实现了从债务危机转化为商业模式的升级,
更通过代建新赛道的深耕和领跑,让旭辉在当下的逆境中,仍能维持品牌的信任感和现金流的收益,为债务重组赢得战略缓冲期。
成为旭辉走出长夜的,一道重要曙光。

04
债转股的新契机,
则将成为另一道曙光,成为旭辉从财务修复到价值重生的重要契机。
无论是选择转股选项的债权人,通过获得若干年期的可转债及现金对价,共享未来资产升值收益。
还是通过延长还款周期与销售回款挂钩,通过旭辉将近3000亿的亿现有土储,进一步用销售回款和价值增量实现债务化解。
甚至是通过经营逻辑的重构。通过融创一样的额大股东及管理团队稳定机制,进一步保持良性经营的回归和高质量增长。
这些都是把未来的发展,纳入到债务的化解和风险共担的层面。
而作为曾经的“民营房企三好生”,
旭辉的复苏根基和发展基因,在于未被摧毁的核心团队和能力兑现。
除了保交付和代建业务的增长,旭辉也在过去几年通过“大平台小集团”的架构调整,
实现“经营下沉、一线当家”的业务发展模式转型。
这样的组织发展能力,一方面能够确保在产品层面实现持续的升级和迭代,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基于代建业务的经营模式,让旭辉从传统的地产开发向专业型城市运营商转化。
而融创化债之路的启示,证明“优质资产+组织韧性+模式创新”的企业发展三角模型,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动能,
旭辉的财务稳健性、产品力和组织力,以及体系化的开发和多元运营能力,同样具备这样的稳定要素和新的发展能力,
这些都是,把债务重组转化为商业模式升级的能力基础。
正如旭辉创始人林中所言:“只要我们建制不乱,定能跨越周期。”
面对接下来的化债突围战,不仅关乎旭辉经营向好的突围,
更承载着行业从“以债降资产”向“以股促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和新使命。

05
时代和行业的兴替,
不管有着怎样的风雨,最终会伴随着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就像2025年我们看到的上行和火热,仿佛昨天的冬天,并未出现过。
同样需要春天的,是行业里曾经闪光的房企,
尤其是过往基于优秀的组织、文化、产品以及使命的公司,
也有理由,并且值得期待的,迎来新的曙光和机遇,走向下一程的光明。
比如变得更好的融创,
以及将会变得更好的旭辉。
当它们变回,我们曾欣赏和期待的模样,
行业的春天,才真正到来。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