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从“治罪”到“治理”,遏制驾校考场之“窃听风云”

与国同行富足叶子 2024-07-25 11:26:54

“嘀……请考生人脸识别打卡,遵守考场纪律,诚信参考。”暑假,正是驾校考试的高峰期,黔江区检察院民行检察官走进驾考考场,对辖区驾驶考试作弊案件开展“回头看”工作时,看到了井然有序的智能化考场。

驾校考试本应是驾驶人员安全出行上的“第一道保护令”,谁能想到,不法分子试图通过考场上的“漏洞”,将口罩改造成“作弊神器”,让本不具备安全驾驶能力的考生通过考试,埋下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

抽丝剥茧发现黑色产业链

2022年的一天,民警在驾驶理论考试巡考过程中发现一名佩戴N95口罩的考生动作异常、神情慌张,尤其是反复拉扯自己口罩的动作非常奇怪。检查后,发现该考生佩戴的口罩有电子芯片、针孔摄像头等电子作弊设备。2022年5月27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对李某某等人立案侦查。

2023年3月31日,该案被移送至黔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一个跨省组织考试作弊的8人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找上几个人,有人负责招收考生,有人培训考生作弊技巧,有人协助安装作弊设备,有人负责远程答题……”讯问中,李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悔不当初,讲述了与何某等8人在黔江区组织驾驶证考试作弊获取非法利益的过程。

“该团伙成立后,通过微信发布考试‘保通过’的广告,同时从外省市的部分驾校寻找客户,宣称‘驾考包通过,不过退全款’,以此吸引考生的注意。”该案办案检察官表示,每成功帮助作弊一场考试,该团伙就向考生收取3000元至11500元不等的费用,逐步形成了一条驾考界的“黑色产业链”。

跨省犯罪团伙落入法网

“记不清为哪些考生提供了作弊帮助。”讯问中,犯罪嫌疑人试图狡辩。

鉴于该团伙流窜作案,参与作案人员不固定,如何认定组织考试作弊的次数和违法所得的金额,给办案检察官带来一个难题。

仔细分析案情后,办案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补充团伙成员在作弊地的住宿记录、车辆缴费记录、分赃金额及时间等证据,检察官最终确定该团伙组织考试作弊80余次,累计获利28.6万余元。

在清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法院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李某等8人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一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该案中帮助运输作弊人员的周某由于犯罪情节轻微,被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建议促进溯源治理

通过行刑反向衔接制度,该院民行检察官决定对周某提出行政处罚意见,在此过程中,周某提到的一句话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我接送的学员都是外省市的驾驶证考试学员,他们应该都是从外省市转档到这边考试的。”

“他们买通了考场工作人员朱某,提前将理论考试考场内的屏蔽器关闭,在考试过程中为作弊考生提供帮助。”检察官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在驾驶证考试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才导致相当数量的驾考人员舍近求远,不远千里也要到黔江区报考机动车驾驶证理论考试。

为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实现溯源治理,2024年6月,黔江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进一步督促该所加强监考人员管理,强化考场内部智能化建设,对通过作弊取得驾照的考生依据法定程序解除驾驶证许可,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考场现已增设人脸识别设备、信号屏蔽器、报警装置等智能设备,防止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在回访时,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位考生,驾驶证考试关乎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关乎社会公共安全,大家一定要诚信参考,不要轻信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捷径’,不光上当受骗,更是害人害己。”2024年7月18日,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在车管所,为参加驾照考试的考生现场普法。

“黔江区检察院通过深挖驾驶考试过程中的犯罪线索,落实从‘治罪’到‘治理’的办案模式,实现查处一个案件,警示一片的目的,守护黔江区道路交通安全,真正做到了把办好案件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结合在一起。”重庆市人大代表杨芙蓉表示。

来源 | 市检察院检察四部、重庆检察四分院、黔江检察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面对世界的勇气,请拨打重庆希望心理24公益援助☎️4001619995!这电话被网友评为世界上最温暖的电话!

希望心理重庆咨询中心

☎️023-61619998

希望心理南岸咨询中心

☎️023-61619995

希望心理大渡口咨询中心

☎️023-61619996

希望心理黔江咨询中心

☎️023-87916666

希望心理秀山咨询中心

☎️023-76666110

0 阅读:0

与国同行富足叶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