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2东汉纪•51/59孝献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12 03:58:24

薛悌:字孝威.兖州东郡人.东汉三国时曹魏官员!任兖州从事.泰山太守.尚书令.中护军督军.尚书.关内侯

简释:孝献皇帝

秋季七月,魏公曹操夺取汉中,赶跑了张鲁,留下将军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自己率军返回。

八月,孙权攻打合肥,惨遭大败后退回。

曹操征讨张鲁的时候,曾写了一道指令给合肥护军薛悌,在信函上标注说:“敌人来了,再打开。”到了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包围合肥的时候,薛悌打开信函,指令上写着:“如果孙权来了,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参与战斗。”乐进等人因为双方兵力悬殊,对曹操的指令心存疑虑。张辽准备独自出战迎敌。李典向来与张辽关系不好,但此时他慷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看你的计策怎么样了,我怎么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忘记国家大义呢!我愿意跟随你出战。”于是连夜招募敢于跟随出战的士兵。第二天清晨,张辽率军冲锋陷阵,攻破敌营,一直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孙权大为惊慌,逃跑到逍遥津北面,贺齐率领三千人马在逍遥津南面迎接他。孙权上船后,贺齐流着泪说:“您是尊贵的君主,应当常常稳重行事,希望您把这次经历作为终身的警戒!”孙权亲自上前为他擦去眼泪,说:“我非常惭愧,一定铭记在心,不只是写在衣带上提醒自己而已。”

冬季十一月,张鲁出城投降,任命为镇南将军,封张鲁的下属阎圃为列侯。

待续.简释52/59孝献皇帝

张郃:字儁乂.冀州河间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五子良将之一!谥曰壮侯;“临场巧变”!随韩馥.袁绍.后随曹操

【考注】

①、张郃:字儁乂,冀州河间国鄚人,今河北省任丘附近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五子良将之一!谥曰壮侯。张郃以“临场巧变”见称,先随韩馥,后随袁绍,官渡之战后追随曹操。在曹魏帐下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多次抵御诸葛亮北伐,后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中箭而亡。

②、薛悌:字孝威,兖州东郡人,今山东聊城市人氏,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曹魏官员,历任兖州从事、泰山太守、尚书令、中护军督军,最后官至尚书,受爵关内侯。

张辽:字文远.本姓聂;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降曹操拜中郎将.关内侯.荡寇将军.都亭侯

③、张辽:字文远,本姓聂;公元169年出生于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张辽早年被并州刺史召为从事,使领兵诣京师。先后属何进、董卓、吕布。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破吕布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张辽投降曹操,拜中郎将,赐关内侯。曾亲自劝降昌豨于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从攻袁尚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破单于蹋顿于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东,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平定新军叛乱,击灭陈兰、梅成于灊山今安徽潜山,以功为荡寇将军,封都亭侯。此后领兵七千余人,与乐进等守合肥,在215年的合肥之战中,亲率八百人冲击孙权十万围城之众,吴人气馁。其后,权引军退,遂率军追击,击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威震江东。公元222年,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病逝;享年54岁,谥刚侯。

李典:字曼成.东汉末年曹魏名将。山阳郡钜野县人.深明大义.长者之风.屡立战功;官至破虏将军.追谥为愍侯

④、李典:字曼成,东汉末年名将。山阳郡钜野县人,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深明大义,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李典自幼好学,不喜兵事,起初学习从政治民,后来从军。多年征战,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三十六岁时去世。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

⑤、阎圃:东汉末年官吏,曹魏列侯。阎圃本为张鲁的部下,后随张鲁投降曹操,在他的建议下,曹操提拔张鲁为镇南将军,用对待宾客的礼仪来对待张鲁,封张鲁为阆中侯,张鲁五个儿子和阎圃都被封为列侯。

阎圃:东汉末年官吏.曹魏列侯;随张鲁投降曹操.提拔张鲁为镇南将军.并封为阆中侯;同时阎圃都被封为列侯

原文:孝献皇帝

秋七月,魏公操取汉中,走张鲁,留将军夏侯渊、张郃守之而还。

八月,孙权攻合肥,大败而还。

曹操之征张鲁也,为教与合肥护军薛悌,暑函边曰:“贼至,乃发。”及是,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悌发函,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乐进等以众寡不敌,疑之。张辽将独出。李典素与辽不睦,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岂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于是夜募敢从之士。明旦,陷阵冲垒,入至麾下。权大惊,走至逍遥津北,贺齐率三千人在津南迎。权入船,齐涕泣曰:“至尊人主,常当持重,愿以此为终身之戒!”权自前收其泪曰:“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

冬十一月,张鲁出降,以为镇南将军,封其属阎圃为列侯。

待续.原文52/59孝献皇帝

0 阅读:0

快乐开心正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