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进行到还没一半,曾经极度强硬的特朗普以及其执政班子的口气突然软了很多。特朗普先是在4月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哦,我不会说要对中国强硬,不,不会的,我们会很友善,145%关税是很高水平,最终不会这么高。”
随后他的财长贝森特又帮腔,提出一个奇谈怪论,那就是美国发动关税战,“纯粹是为了中国好”。贝森特是这么说的:“如果中国真的想减少对出口主导的制造业增长的依赖,并朝着国内经济的再平衡迈进……如果他们想再平衡,让我们一起做。”听完贝森特的谬论,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美国政客真是撒谎不脸红,竟然能如此心平气和地说出如此奇谈怪论。毛主席曾说,美帝国主义者从不讲道理,当他们开始讲道理时,就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第一幕:货架空虚,特朗普执政基础摇摇欲坠
如今特朗普滑跪,贝森特找补,其实都指向一点,那就是美国已经没办法了。如今,他们至少面临着三大噩耗。第一大噩耗,也是最直观的,那就是美国的货架马上要空了。特朗普接见了沃尔玛、家得宝、塔吉特三大零售商高管,然后得知一惊人消息:由于关税战,美国的货物在急速消耗,要不了多久就要空了。
数据显示,沃尔玛和塔吉特超过50%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家得宝同样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145%的关税导致供应链中断,库存迅速下降。沃尔玛高管警告,若不调整政策,库存将在两个月内耗尽,圣诞节期间货架将空空如也。
美国玩具协会会长埃亨指出,去年美国进口玩具170多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来自中国,关税已导致供应“几乎停滞”。若问题持续,圣诞节玩具价格可能翻倍,甚至无货可卖。特朗普的支持者多为中低收入群体,他们可能不懂股市、债市,但超市货架空了,他们的生活将难以为继。盖洛普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已跌至45%,若货架空虚引发的民怨爆发,其执政基础将彻底崩塌。这正是特朗普光速滑跪的直接诱因。
零售商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白宫内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消费品进口成本因关税上涨了20%,部分商品价格已开始攀升。塔吉特股价年内下跌超30%,家得宝则暂停了部分新店开业计划,以集中资源应对库存危机。沃尔玛CEO道格·麦克米伦在会谈中直言,与中国的贸易战已严重扰乱供应链,若不采取行动,消费者将直接承担后果。特朗普此前试图通过压迫零售商解决问题,但145%的关税让降价策略彻底失效,零售商别无选择,只能将压力反推给特朗普。
第二幕:盟友观望,特朗普走向众叛亲离
第二大噩耗,中国坚持不向美国妥协,美国也拿中国没有什么办法。日本、欧盟等国也逐渐看清了特朗普色厉内荏的本性,从一开始的恐慌中恢复了过来,他们从滑跪转化为观望。日本原本是特朗普最寄予厚望的国家,只要日本先下跪,后面的事就好办了。然而令特朗普惊讶的是,日本这个“半殖民地国家”竟硬着脖子,就是不屈服。日本首相石破茂强硬表示:“如果日本放弃一切,我们将无法确保我们的国家利益。”他明确表态,日本绝不会做出重大让步。
日本的态度转变并非孤例。欧盟也在重新审视对华政策。2025年4月,欧盟启动了取消对华部分制裁的最后谈判,此前对华电动车的高额关税也在商谈下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不能跟随美国盲目对抗中国,必须在经济安全和全球合作之间找到平衡。法国和德国等国更是公开反对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认为其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损害多边贸易体系。特朗普的盟友体系正在瓦解,一切的一切都指向特朗普正走向众叛亲离。
中国则展现出强硬姿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表示,美国“一边声称希望达成协议,一边施加最大压力”行不通,“中国不想打贸易战,但不怕打,若要打,我们奉陪到底”。中国还采取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至125%、限制关键矿物出口、减少好莱坞电影放映名额、退回波音飞机等。这些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关键行业,迫使特朗普意识到继续对抗的代价过高。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盟友施压中国,但盟友的观望态度让这一策略彻底失败。
第三幕:金融市场崩盘,经济危机一触即发
第三大噩耗,如果说前两者是直观的噩耗,那么金融市场的崩溃就是一纸死亡通知书。股市、债市、美元的崩盘,如同三花聚顶,可以直接要了美国的命,随时可以引爆一场不亚于上世纪大萧条的经济危机,试问特朗普一伙怎能不怕?2025年4月,中美高关税导致全球市场动荡,IMF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至1.5%,警告特朗普关税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美国三大股指在贸易战初期暴跌超10%,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5,创近年新低。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现象加剧,预示着衰退风险。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引发了美联储内部的矛盾。特朗普多次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立即降息以抵消关税冲击,但鲍威尔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拒绝提前降息。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甚至表示,正在研究是否可解雇鲍威尔,显示内部意见不一。然而,解雇鲍威尔可能引发更大市场动荡,白宫最终未敢轻举妄动。
贝森特的降税言论和特朗普的妥协信号暂时缓解了市场恐慌,4月23日美国三大股指反弹,亚洲股市也上涨,恒生指数涨超2%,日经225涨约2%。但市场人士警告,若谈判破裂,金融市场可能再次崩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若145%的关税持续一年,美国GDP增长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5%-7%,对零售业和制造业造成双重打击。美国商会警告,高关税可能导致每年20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因中小企业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裁员。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兑现“增加就业”的承诺,反而让美国经济脆弱性暴露无遗,金融市场的潜在危机成为压倒特朗普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四幕:贝森特“为中国好”的谬论,掩盖不了美国的窘境
面对如此危局,特朗普和他的幕僚不敢不做出妥协。如今的美国脆弱得超乎想象,而中国早就不是2018年的中国,对于特朗普的伎俩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因此才能表现得如此坚韧。特朗普在4月23日公开承诺降税,表示“不会对中国强硬”,并称谈判将“非常友好”。贝森特则在同日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演讲中帮腔,提出“为中国好”的奇谈怪论,称美国发动关税战是为了“帮中国重组经济”,希望中国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转向刺激国内消费,与美国“共同再平衡”。
贝森特的言论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漏洞百出。他一方面指责中国“几十年来奉行全球扭曲的政策”,另一方面又称中国的经济崛起“迅速而令人印象深刻”,试图通过批评为美国的妥协找借口。
他还批评IMF和世界银行,称其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荒谬”,并呼吁IMF“点名”中国等顺差国家。然而,这些说辞不过是为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披上道德外衣,掩盖美国在贸易战中的窘境。
贝森特的“为中国好”论调,就像有人试图殴打另一个人,然后对被殴打的人说:“我打你其实是为了你好,是希望你更强壮一点。”如此逻辑,令人啼笑皆非。
为了掩盖失败,特朗普和他的幕僚才会想到说软话。而贝森特所谓“发动关税战,完全是为了中国好的谬论”更是不值一驳。诚然,中国经济也有自己的问题,2018年关税战就已经提醒我们,不能只依靠外贸,要提振消费。在这一点,不用美国费心,我们自己就会处理,美国还是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但这一次,美国不要指望中国像2008年那样拯救美国。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或许,特朗普马上就要喜提“史上最短贸易战失败者”的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