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结果出炉——维持原判!这场持续两年的舆论风暴,终于以司法判决画上句号,但背后的争议让传统婚俗与现代法治的关系持续升温,引发了司法权威和个体权益的不断博弈。4月18日,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围绕本次案件核心事实及五大焦点问题,举办了“法律与实践”相结合的刑事案件讨论会,共同探取司法实践中的真理与方向。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渠清、刘家炜、杨万勇三位律师作为嘉宾出席了此次讨论会。
讨论会上,三位律师各自就五大焦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这个判决是否有问题?本次案件最后的结局走向会是怎样的?”,刘律师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案件争议点性行为及彩礼退还问题已有定论;渠律师从辩护律师角度指出,案件证据链存在不足,本应做无罪辩护。谈及“疑罪从无”原则难以落实的原因,渠律师和刘律师均表示,案件进入法院阶段后,推翻定性定罪难度较大。
在维持律师与公检法平衡方面,渠律师表示律师应发挥监督作用,刘律师强调要保护当事人权利、抵制公检法滥用权力。此外,杨律师指出,刑事案件二审翻案概率比民事案件低,是因为公安机关入罪立案标准高、案件前期侦查审查较充分;渠律师和刘律师也补充说明了相关原因。关于仅有口证是否为空证这个问题,渠律师和杨律师认为,刑事案件需形成证据链,仅有被告人口证无法定罪,就本案来看还有其他物证。
讨论结束后,三位律师就现场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对于律师是否可以借助互联网发表色情案件相关看法,杨律师认为关键在于看发表的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但舆论不会影响司法判决这一点毋庸置疑。针对案件中“处女膜完整”证据存疑是否导致“疑罪从无”,杨律师和渠律师都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
此外,三位律师还对律师如何为当事人提供支持、婚恋双方如何保护自身权益、长期亲密关系中如何举证强奸以及“一夜情”后控告强奸等问题给出了专业建议,并强调了沟通、个人主观意识及法律常识普及的重要性。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不仅是一起个案,更是中国法律历程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传统婚姻与现代法律、社会认知的多重冲突。本次刑事案件讨论会,不仅涉及个体争议,更是对中国法制、文明及社会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探讨。未来,期望在法律与文化的双重调适下,构建一个既尊重传统又保障人权的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