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都知道历经了很多的朝代变迁,而最开始统一华夏大地的就是秦王朝,从秦始皇的时候开始的。秦始皇创立了大秦王朝以后,就开始用“朕”来称呼自己,以至于到后世很多朝代的皇帝们都喜欢用朕来对自己进行一种称呼。
那朕代表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秦始皇当时会选用这一个字来称呼自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朕”这个字其实拆开一边是月,一边是关,古代时候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而朕最开始也并不是月和关这两个字所组成的。古代的象形文字当中月其实是长得更像水,关长得更像火,而秦始皇当时选择用朕这个字就是看中了它所代表的水和火这两种意义。
“朕”在秦始皇以前并不是属于皇帝的专用称呼的,以前的人们也通常用朕来表示我的意思,所以如果有谁说“我怎么怎么样”就会用“朕”来称呼。可以说是秦始皇登基之后,拿了“朕”这个称呼的版权,然后“朕”这个字才开始了成为皇帝的专用的。
我们来看看“朕”拆开后的这两个字,左边的水其实代表的是黎民百姓,因为有这样的一句话说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水其实就是代表的是黎民百姓。火其实代表的是生生不息的火种,秦始皇最开始创建秦王朝的时候,他是希望全天下的人民能够一心,能够服从于他的管理的。他同时也希望自己秦王朝的大业可以生生不息。
王朝的这艘大船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黎明百姓也可以把这艘大船给撑起来,所以会选用水的意象,火代表的是他的雄图伟业,他觉得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雄伟蓝图就像火种一样生生不息。
包括秦王朝后期的发展,他也希望子孙后代可以把这一团火给凝聚起来,燃烧的越大越好。因为“朕”拆开的这两种意象比较好,所以秦始皇当时决定用“朕”这个字来作为皇帝的专用词汇,也因此,“朕”这个字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称呼当中,除了“朕”这个字之外,我相信大家还有听到很多其它的一些称呼,比如说后世常常也有用“寡人”来自称的,这个“寡”人并不指的是孤家寡人,“寡人”其实是皇帝们的这种谦虚的称呼,因为自己还有所不足,还在学习的一个阶段,所以常常用“寡人”来自谦。
但这并不代表就是皇帝真的不好,想要作为一个明君,谦虚向上,好学勤思是必须具备的美德。所以皇帝们会选用“寡人”这个词来自称。而在中国发展的这些历史朝代当中,有的朝代也有出现昏君,比如说商纣王的故事,也有的朝代会出现很多的明君。每一个朝代之所以会消亡,其实都是因为到最后当朝者的不作为,或者说是不太好的品行,导致于这个王朝被破灭。
但是在历史滚滚的车轮当中,我们会发现朝代的更替才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朝代的更替才让文化才让这个社会发展得会更加的好。有变化,有更替,有朝代灭亡就有朝代兴起,这个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没有这些朝代更替没有这些变化,那么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就被垄断了。
但因为有变化,我们才得以在不同的朝代当中发现不同朝代的美,发现在属于这个朝代当中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研究中华民族过去历史,知晓朝代的更新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这个祖国,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过去的历史。
我国之所以会有这么浓厚的文化底蕴,会相较于国外来讲更加的具有大国形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在于我们拥有几千年来的传承文化。而这些文化都形成了我们现代人社会当中的精髓,正是因为有这些文化,才有中国人的精气神,才有中国人的现代文化。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如何进步,不论在现下的这个时代当中出现了多少新兴的事物,对于历史我们是永远不能遗忘的,而对于学习历史我们是永远也不能放弃的。了解好中国的历史,了解好我们过去的生活习俗、民族风貌,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生活于当下,立足于当下,希望每一位小伙伴都能明白这一点,也能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更多深入的实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