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连续增持美国国债,表面上看似为美元投下“信任票”,但美国内部却一片焦虑。从五角大楼的供应链危机,到农业州抗议四起,再到特斯拉等企业激烈反对加征关税,美国社会的分裂迹象已无法掩盖。
在这场“看似双赢”的经济操作中,美国到底慌了什么?背后隐藏的经济困局和政治裂痕,正逐步暴露在阳光下。

美国暗自焦虑不安
表面上,中国增持美债对美国而言是件“利好”——稳定美元、拉低利率、支持联邦政府融资。但事实远比表象复杂。

数据显示,仅2024财年,美债利息就高达1.1万亿,已占GDP的3.93%,远超以往平均水平,创历史新高。
这不是一项“健康投资”,而是对债务系统极限的逼近。
如今债务规模不断逼近37万亿,仅2025年要支付的美债利息,就高达1.13万亿美元。
而美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4万亿美元左右,但是支出却是是6.2万亿,这部分窟窿本身是2万多亿。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内部对这种表面“繁荣”的质疑声音愈发强烈。
2025年初,来自中西部的农业州爆发了大规模抗议。原因并非传统的农产品补贴问题,而是对联邦财政优先级安排的不满。
高昂的国债利息支出挤压了农业和基础建设预算,成为压垮农场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发现,政府越来越像是在“为债务而活”,而不是为人民。
与此同时,美国军工系统也因债务危机间接受创。
五角大楼发布的最新报告称,由于持续的财政紧张和对外依赖性过强,美国在关键军工组件上面临严重供应链中断问题。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核心材料的采购甚至要依赖于“战略对手”国家,形成安全与财政的双重绑架。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增持”行为看似在稳定美债市场,实则在撬动美国制度的脆弱支点。

美国政策制定者明白,这份依赖一旦成为惯性,经济独立和政治主动权都将被蚕食。
因此,欢呼之下隐藏的,其实是焦虑和无奈。

美国内部分裂全面升级
美国的分裂,正逐渐从党派对立走向结构性解体。
面对中国增持美债这一表象利好,美国社会并未产生统一回响,反而是三股重要力量——企业界、地方政府和军方——同时发出警告,揭示这个庞大系统的根本性裂痕。

企业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与制造巨头,近期频频公开反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高关税。
这些企业已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过度“脱钩”不仅导致成本激增,更令其失去技术合作和市场扩张机会。
他们痛批政策“短视而破坏性极强”,并警告这将动摇美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增持美债不过是掩盖系统性焦虑的一块遮羞布。
而地方州政府的“反叛”,农业州的抗议不仅是对联邦财政优先级的抗议,更是一种“预算主权”的回归诉求。
他们质问:为何我们要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债务雪球买单?这种区域性财政认同的裂解,正把美国推向一个松散联邦的边缘。
就连加州都要单独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在五角大楼内部,国防战略与财政可行性之间的张力正日益激化。

美军高层已经警告,如果债务利息继续以当前速度膨胀,到2030年前后,国防预算将不得不做出“结构性压缩”。
这对依赖技术迭代和全球部署的美国军力来说,是一种战略性削弱。
这三股力量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是“系统性维稳者”,却在此刻发出了“系统性预警”。这意味着,美国内部对于其财政与战略方向,已不再共识一致。
中国的“增持”并未缓和这场内乱,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制度运行的深层疲态。

美债神话还能撑多久?
美债长期以来是全球投资者眼中的“金边资产”,其信用等同于美国政府的治理能力。

但当债务规模、利息支出与国家运转的其它关键环节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这种“神话”就必须被重新审视。
利息支出占GDP 3.93%,并非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它正在以极其隐秘的方式侵蚀美国国家能力的根基。
从财政层面看,它压缩了公共投资空间,从教育到医疗,从基础设施到研发,政府的财政能力越来越像是在围着一口“债务黑洞”打转;从国际战略角度看,它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议题上的战略主导权。
因为每一次重大外交决策的背后,都要先问一句:“我们还付得起这张账单吗?”
这时,中国选择“增持美债”,看似是在给予美债信用一次续命的机会,实则是一种“战略调整”的编织。

它不是信任,而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控制路径。
当美国越发依赖中国的资金流入,其金融独立性也就越发被动。
这对一向标榜“自由市场”和“自主战略”的美国而言,是结构性的悖论。
未来的拐点正在逼近。美国若想真正破解这场困局,必须从“债务幻觉”中醒来,进行财政制度的根本性重构。
包括预算优先级的重新划分、地方与华盛顿财政关系的重塑、对外战略成本的真实核算等。
否则,即便短期内依靠外资“续命”,长期也难逃系统崩解的宿命。
中国今年增持253亿美债这场“看似利好”的金融操作,正在深刻映照出美国制度的一场内在危机。

农业州的抗议、五角大楼的警告、企业的反弹,每一个看似孤立的声音,都在揭示一个共同现实:美债已不再是繁荣的代名词,而成为拖累国家系统运行的隐形枷锁。
问题的本质从不是“谁买债”,而是“债在腐蚀谁的根基”。美国如果不主动修复自身裂痕,终将被自己的“神话”所反噬。
信息来源:
《2月美国三大债主均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增持235亿美元》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