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
乐羊为魏将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
乐羊担任魏将去进攻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中山君烹杀了他的儿子,并送给他一杯肉羹。乐羊坐在军帐内就把一杯羹汤喝光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对我效忠,竟吃了他儿子的肉。”睹师赞回答说:“他连儿子的肉都能吃,还有谁的肉不能吃!”乐羊从中山得胜而回,魏文侯奖赏了他的战功,但却怀疑他的居心。
评点:
乐羊是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三家分晋后,各自忙着开疆扩土、扩充实力。魏国见到鲜虞族人建立的中山国疏于防备,觉得有机可乘,便积极备战,意欲吞并中山。而攻打中山国的主帅就是大名鼎鼎的乐羊,后来曾率军险些灭掉齐国的乐毅,便是乐羊的后代。
中山国为了逼迫乐羊退兵,将乐羊的儿子悬挂起来并残忍杀害,更令人发指的是居然将乐羊的儿子烹杀后给乐羊送去了其子之羹。在接到敌人送来的这杯肉羹后,乐羊竟一饮而尽。所谓“父子情深”,乐羊当众将一杯肉羹喝完,也向部将和敌国展示了自己誓死攻破敌城的决心。
乐羊为攻下中山国,不惜牺牲自己儿子,显示了一代名将果决刚毅的性格。可是,乐羊的此番作为却也令国君为之骇然。自此之后,魏文侯逐渐对乐羊忌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