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高楼林立中,楼层的选择成为买房时一项重要而又敏感的话题。
随着总楼层的不同,楼层的“好坏”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从总共6层的低层楼房,到12层的多层住宅,再到18层的小高层,甚至超过33层的超高层建筑,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

那么,在这些楼层中,哪些才是真正的“优选”,又该如何选择呢?本期内容,我就带你深入聊聊1到18楼的黄金楼层,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想之地。
01、先pick好楼栋,布局很关键
开始之前,买房的第一步永远是“选好楼栋”。别以为楼层好坏就是只看数字,其实,是否选对楼栋更为重要。
不要只盯着沙盘上的漂亮外观,要多层观察:
①无遮挡、采光优质的楼栋:
想要阳光常伴,得选择周围没有高楼遮挡的那一栋。即使是低层,只要无遮挡,阳光和空气都不会差到哪去。

②了解楼栋层高及位置:
别忽略了旁边楼栋的层高和位置。比如,要是你买的是紧挨着高架桥或繁忙马路的楼栋,即使楼层再高,也免不了噪音烦扰。
③避开不利环境:
火车站、工业区、大型购物中心附近的住宅虽然交通便利,却可能带来噪音、灰尘和空气污染。想要静谧,也要观察好周边环境。

02、楼间距决定采光与通风
说到楼层的优劣,别忘了“楼间距”这个重要指标。
①楼间距越宽,采光越好:
具体数据上,越宽的距离能让阳光更充分地照射到每个房间。通常来说:
60米以上的楼间距,6层以上的房子,采光绝佳50-60米,8层以上基本不错40-50米,10层以上阳光充30-40米,则建议选择12层及以上,才不会太暗
②实际调查非常必要:
房产中介、规划局的资料能帮你了解具体楼间距,更直观。既然太阳每天都在升起落下,合理的楼间距让你家四季都阳光暖融融。

03、换个角度看楼层的“黄金梯队”
结合以上两个因素,咱们可以将18层小高层的楼层划分出几个“黄金梯队”——让您买房不再纠结。
①超级黄金层:17、12、11、10、9层
这些楼层真的是“宠儿无敌”。
17层: 接近顶层,但没有顶层的“烦恼”。可以享受良好的采光和宽阔的视野,同时避免顶楼的噪音和管道问题。12、11层:典型的中高层,采光好、通风佳,又不担心上下水管道的维护问题。10层、9层:平均而言,十多层的房子,既不会“眺望天际”,又避免了底层潮湿的困扰,绝对是性价比之选
②优质“白银层”:16、15、8、7层
比黄金层稍微低一点,但依然优势明显。
16、15层:属于现代高层的“招牌楼层”,价格通常略高,因采光、视野都非常好。7、8层:如果楼间距较宽,采光会更上一层楼;相对价格也较为实惠。
③“青铜档”:14、13、6、5、4、3层
相较之下就性价比低一些。
13和14层:虽说楼层不错,但“13”谐音不吉,可能影响心情。3、4、5、6层:属于中低层,有明显的缺点:采光、通风、隐私都打折扣,而且容易受到外界交通、噪音的影响。④慎选“底层与顶层”
底层(1、2层):潮湿、蚊虫多,光线差,隐私低,还容易进水。顶层(18层):虽然采光极好,但“晒”得厉害,夏天热得受不了,而且存在漏水、空气质量堪忧的问题。
04、什么人最适合什么楼层呢?
喜欢安静、采光佳的居民:十层左右的中高层,既避开底层的潮湿,又不会像顶层那样炎热。经济实惠的买家:低层(3-6楼)或底层,可以节省不少钱,但要做好“隐私”和“潮湿”的心理准备。追求景观和私密性的:接近顶层(比如17层以上),观景好,有更宽阔的视野。
【文末总结】
买房没有绝对的“最佳楼层”,但是依据科学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先消除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无遮挡、采光通风好的楼栋。结合楼间距,合理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楼层:20米以上的楼间距适合中高层优先考虑12层左右。认清楼层的实际需求:喜欢视野宽阔,优选17层、12层;想要实惠,3-6层也是不错选择。最后,建议你在买房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预算、环境喜好,把这些“黄金楼层”拿出来重点考虑,相信一定会找到令自己心满意足的“理想层楼”!
收藏转发,助你房产路上少弯弯!这就是我对1到18楼最优楼层的全部解析,希望能帮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