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步和手诀,神秘权力的肢体动作
禹步和手诀是道教在祷神仪式中常用的两种动作。其中,禹步指的是在进行法事时所踏的特定步伐,而手诀则是指在行法过程中手掌所结成的特定姿势。
禹 步
禹步,是道士在进行祷神仪式时常用的一种特殊步法。它源于传说中大禹的跛行步态,因此得名禹步。此外,由于其步法遵循北斗七星的排列进行转折,仿佛踏在天罡星宿之上,故亦称步罡踏斗。道教对日月星辰怀有深厚的崇敬之情,尤其重视北斗七星,认为通过这种步态祷告,能够遣使神灵,吸取七星的神力,驱逐邪灵,迎接真灵;道士在修炼气功或进入山林时,也常利用禹步来凝聚气场、驱除邪气。
步罡踏斗,即高功法师在十尺见方的罡单上,铺设画有二十八星宿的图案,象征天宫。随后,法师脚踏云靴,伴随着道教音乐,按照星宿的方位,以特定的步态踏出曲折的线路,象征着在九天之上飞行、巡视九州等。据信,此术可与神灵沟通。步罡踏斗的技巧繁多,可根据线路图形进行区分。尽管各种罡法的步态各异,但它们都遵循着一套基本的步姿。步罡踏斗的起始步法是一条直线,但后来,道士们将禹步与北斗崇拜相融合,形成了斗折之形,这成为了步罡踏斗的核心步法,并赋予了三元九星的象征意义。
手 诀
手诀,亦称手印,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指和掌心姿势,以召唤神灵、制服邪灵,是实现符咒法术效果的关键组成部分。手诀的施展通常涉及掐诀的动作,即用拇指在手掌和其它四指上进行掐压,特定部位的这些动作也被称为握诀、捻诀或捏诀。在掐诀过程中,拇指所按压的特定部位被称为诀文,每种诀文都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与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等宇宙元素相对应,构成一个精简的宇宙模型。
简单的法诀仅需掐一个诀文,而复杂的法诀则需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有时还需配合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由于法诀种类繁多,就通用行法而言,经常涉及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尊神类的法诀,例如玉清诀、上清诀、太清诀、玉皇诀等;祖师类法诀,如圣祖九郎诀、三奶夫人诀等;神将类法诀,如雷霆元帅诀、都监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