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最喜欢的称谓。

易逸尘阿 2025-03-20 10:19:51

1921年,党的首次代表大会制定的章程指出:“任何个人,只要接受本党的纲领与政策,并立志成为忠诚党员,经一位党员引荐,不论性别与国籍差异,均可被吸纳为党员,与我们并肩作战。”自此,“同志”这一称呼在党内成员间广泛使用,成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主要称谓,而同志间的情谊也成为党内成员间的基本纽带。

我们党一贯强调维护良好的党内成员关系,这是党内政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石,也是实施有效批评与自我反省的关键前提,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回顾历史,从八七会议至遵义会议,再到延安的整顿党风,以及七千人大会,良好的党内成员关系在关键时刻均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推动了党的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在称谓方面,党的领导人多次强调,在党内应避免使用职务来称呼彼此,更提倡使用“同志”这一称呼。毛泽东曾表达过,他更倾向于别人称呼他为“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在看到被称为“小平同志”的批示时,特别指出:“首次见到这样的叫法,我十分满意。”

在组织活动层面,党的领导人常以一般党员角色融入其中。抗日战争期间,尽管朱德担任八路军总司令之职,他仍积极参与组织活动。有次,一个党小组未将会议通知到朱德,得知此事后,朱德主动找到党小组负责人,明确指出:“党内人人平等,没有特殊成员。今后,这类会议请务必通知我参加。”

周恩来多次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强调:“别忘了,我不仅是总理,更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他曾明确阐述道:“参与国务工作时,我是国家的总理;党内活动时,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在与群众互动时,我则视自己为一个寻常的劳动者。”

自党的十八大启动以来,中央揭示的多起案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揭示了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堕落及违法行为背后,存在着多种扭曲的党内关系。部分人员热衷于构建庸俗的关系网,互相勾结、相互吹捧;有的人则将同志间的情谊异化为“利益交换”;有的人用江湖义气替代了同志间的真诚交往;有的上级对下级呼来喝去,而下级则对上级一味讨好,无条件服从,全然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给国家带来了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惨重。

在新时期,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反腐败斗争取得决定性成果,这需要全体党员持续强化党的观念,时刻铭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党。要通过严谨的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起清晰明确的同志间关系及上下级关系,运用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抵制拉帮结派、阿谀奉承等不良风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党内关系回归正常、保持纯洁,从而汇聚起全体党员团结一心、积极投身于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