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将领菅井斌麿少将,曾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参谋参加了侵华战争,此后长期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任职,其最后一个军职为日军第十七方面军参谋副长,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朝鲜京城(即汉城)向美军投降。

菅井斌麿
菅井斌麿(1899—1992)是日本德岛县人,1899年7月27日出生,1921年7月27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33期炮兵科,与藤田实彦、加藤道雄、池谷半二郎、松村知胜、高月保、木佐木久、乘兼悦郎等人同学,同年10月26日晋升炮兵少尉。
1928年12月24日,菅井斌麿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43期,与轶父宫雍仁亲王、加藤道雄、久米精一、森厳、浅野克己、辻政信、岛村矩康、藤原武、天野正一等人同学,并于1931年11月28日毕业,其中辻政信是以“豺狼参谋”而臭名远扬。
菅井斌麿早期经历不详,1939年8月1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以炮兵中佐军衔出任关东军司令部参谋,此时正值“诺门坎战役”激战正酣之时,其时司令官为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为矶谷廉介中将,参谋副长为矢野音三郎少将。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门前
1939年8月20日,是“诺门坎战役”转折点,日本关东军参战部队不敌苏军而败下阵来,战后日军大本营追责,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被改组,由梅津美治郎中将出任司令官,参谋长为饭村穣中将,参谋副长为远藤三郎少将,菅井斌麿因军衔太低而不受任何影响。
1940年8月1日,菅井斌麿被调回日本,出任陆军参谋本部总务部教育课高级课员,其时课长为中山源夫大佐,二人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任职而产生交集,可以说是老相识,其时元帅陆军大将闲院宫载仁亲王担任参谋总长,参谋次长为泽田茂中将。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
1941年3月1日,菅井斌麿接替中山源夫出任教育课长,同年7月11日,被调到了陆军省兵务局,接替山崎正男出任兵备课长,并于8月25日晋升炮兵大佐。
此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而时任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是与美国开战的重要推手,担任陆军次官的木村兵太郎,则唯东条英机马首是瞻,菅井斌麿作为“昭和参谋”之一,在其中所起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林海青蛙原创,抄袭搬运可耻)
1943年2月8日,菅井斌麿接替川原直一出任陆军省高级副官,这一职务更加接近陆军大臣和陆军次官,此时的东条英机身兼首相等数职而如日中天,同年3月11日,由富永恭次接替木村兵太郎出任陆军次官。

东条英机内阁合影
富永恭次的绰号为“东条的裤腰带”,此人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任职期间,与时任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搭上了关系,东条英机出任陆军大臣之后,将富永恭次调到了陆军省,先后出任人事局长、陆军次官等职,成为东条英机的心腹之人,东条英机出任日本第40任首相之后,富永恭次更是成为东条英机在陆军省的代理人,由此被其同僚讥讽为“东条的裤腰带”。
东条英机倒台之后,其陆军大臣遗缺由杉山元继任,这是此人第二次出任陆军大臣,在其第一次出任陆军大臣期间,爆发了“七七事变”,他也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要推手之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叫嚣,就是由杉山元提出来的。

杉山元(居中者)
1945年2月20日,菅井斌麿被调到朝鲜京城(即汉城),出任日军第十七方面军参谋副长,辅佐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大将和参谋长井原润次郎中将,该方面军是为了准备日本本土决战,于1945年2月1日由驻朝鲜军改编而来,司令部设在京城(汉城),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汉城被称之为京城。
1945年4月7日,板垣征四郎被调到新加坡出任第七方面军司令官,由上月良夫中将继任司令官并兼任朝鲜军管区司令官,井原润次郎出任参谋长并兼朝鲜军管区参谋长,而菅井斌麿则兼任朝鲜军管区参谋副长,并于6月10日晋升陆军少将。
此时的日军第十七方面军,下辖第三十四军、第五十八军及直属师团、旅团等部队,共9个师团又3个旅团的兵力,负责整个朝鲜半岛地区的防御,以应对美军在朝鲜半岛登陆作战,由日本大本营直辖,而在战时接受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指挥。

美军进驻京城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军于9月8日在仁川登陆,并于9月9日抵达并占领京城,上月良夫携井原润次郎、菅井斌麿等人,代表日军第十七方面军所属部队,于当日在京城向美军第二十四军军长约翰·里德·霍奇中将投降,受降仪式在日本驻朝鲜总督府举行,由日本驻朝鲜总督阿部信行大将签署了投降书,受降仪式上结束之后,日本国旗被降下,同时升起了美国国旗。

日本国旗被降下
战后,菅井斌麿出任京城联络班长,负责与美军沟通遣返事宜,回国后曾经营茶叶销售等,还曾出任社会性民间组织职务,死于1992年3月20日,其军旅生涯不曾获得任何等级金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