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藤俊藏:在吉林临江投降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34旅团长

雁山评过去 2025-02-18 07:50:35

侵华日军将领后藤俊藏少将,曾以第四独立守备队独立守备步兵第24大队长、第二十四师团步兵第89联队长、日本关东军下士候队长和独立混成第134旅团长参加了侵华战争,其侵略活动几乎都在中国的东北,日本战败投降后,奉命率领独立混成第134旅团官兵,在吉林临江向苏军缴械投降。

后藤俊藏

后藤俊藏出生于1894年5月22日,1915年5月25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步兵科,与高桥坦、佐久间亮三、芳仲和太郎、绫部橘树、四手井纲正、楠山秀吉、朝野寅四郎、辰巳荣一、栗栖猛夫、布上照一、久野村桃代、谏山春树、佐佐真之助、石田荣熊、井桁敬治、纳见敏郎、村田孝生、石川浩三郎、内田银之助、坪岛文雄、元泉馨、有富治郎、小堀金城等人同学,同年12月25日晋升步兵少尉,不曾入读日本陆军大学校。

日本关东军

后藤俊藏早期经历不详,1939年8月1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以步兵中佐军衔出任第四独立守备队独立守备步兵第24大队长,该守备队司令部设在牡丹江,是于1934年12月1日在辽阳编成的,下辖独立守备步兵第19大队、独立守备步兵第20大队、独立守备步兵第21大队、独立守备步兵第22大队、独立守备步兵第23大队和独立守备步兵第24大队,每个大队下辖4个中队,每个中队又下辖4个小队。

日本关东军曾于1936年3月将伪满洲国划分为6个方位地区,第四独立守备队主要负责东部防卫地区,管辖区域包括牡丹江、间岛、东安和三江等地区,其中独立守备步兵第21大队驻屯图们,承担南沟站至图们站、图们站至春阳站、新兴站至北荒岭站之间铁路线的守护任务,而后藤俊藏率领的独立守备步兵第24大队,则具体管辖区域不详。

日本关东军

1941年3月7日,后藤俊藏晋升步兵大佐,被调任第二十四师团步兵第89联队长,该师团是1939年10月6日在哈尔滨编成的,下辖步兵第22联队、步兵第32联队、步兵第89联队及野炮兵第24联队等,被部署在牡丹江东安(今密山)、林口、鸡西一带,担任对苏联的警备与防御作战任务,期间修筑了大量的要塞工事,并经常进山讨伐当地的抗日武装。

日军进山讨伐抗联

后藤俊藏上任时,时任师团长为根本博中将,参谋长先后为土屋治男大佐和吉武秀人大佐,由于该师团为三联队制师团,设第24团司令部(旅团级指挥机构),团长(步兵指挥官)由松井节少将担任,统一指挥3个步兵联队作战,该师团此时隶属于日本关东军第五军作战序列。

1943年11月1日,后藤俊藏被调任日本关东军下士候队长,该支部队是为日军作战部队补充下士官的,而下士官是日本陆军步兵联队中最基层带兵打仗的,因此伤亡率是非常高的,因此也是最急需补充的。

1945年6月10日,后藤俊藏晋升陆军少将,出任新组建的独立混成第134旅团长,该旅团是在辽宁锦县(今凌海市)编成的,具体编制情况不详,承担该区域的警备与防御任务,隶属于日军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直辖。

日军官训话

当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空投原子弹之后,苏联也正式向日本宣战,并兵分三路大军进攻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地抵抗,只能不断地收缩兵力,并向吉林通化等方向溃败,驻屯在辽宁锦县的独立混成第134旅团,也奉命向吉林临江方向集结,并最终在临江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8日下午,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向所属部队下达了向苏军投降的命令,后藤俊藏奉命率领独立混成第134旅团官兵,在吉林临江向苏军缴械投降。

日军向苏军投降

投降后的日本关东军官兵都成为苏军的俘虏,并陆续被押往苏联西伯利亚关押并服劳役,日军高级将领也并没有被特别优待,而是与普通士兵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许多官兵未能挺过西伯利亚的严寒而死亡,而后藤俊藏是死于1952年11月1日,从这个时间节点推算,其死于苏联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大批日本战犯是于1956年12月26日被遣返回日本的。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