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源之助:在河南归德(商丘)投降的日军骑兵第4旅团长

雁山评过去 2025-02-22 08:49:52

日军骑兵第4旅团最后一任旅团长为加藤源之助大佐,从其资历和职务来看,晋升陆军少将应当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直到日本战败投降,其军衔还是骑兵大佐,骑兵第4旅团是侵华日军一支重要的骑兵部队,又是日本陆军中唯一保留番号的骑兵旅团,因此聊一聊加藤源之助其人,对于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还是十分必要的。

日军骑兵

加藤源之助是日本宫城县人,出生于1893年4月26日,1916年5月26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8期骑兵科,与宫崎周一、秋永力、深堀游龟、池田纯久、森纠、长勇、武田寿、马奈木敬信、一木清直、近藤新八、石野芳男、二见秋三郎、鹈泽尚信、森茂树、山本清卫、山胁正男、三宫满治、重藤宪文等人同学,同年12月26日晋升骑兵少尉。

1924年12月26日,加藤源之助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9期,与宫崎周一、土居明夫、森纠、富田直亮、谷荻那华雄、石井正美、中野良次、渡边渡、石田荣熊、矢野政雄、安部孝一、楠山秀吉、公平匡武、国武三千雄、樋口敬七郎、真田穰一郎、宫下健一郎、唐川安夫等人同学,在校期间晋升骑兵大尉,并于1927年12月6日毕业。

1931年8月1日和1936年8月1日,加藤源之助分别被晋升骑兵少佐和骑兵中佐,1938年6月14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出任骑兵集团骑兵第4旅团骑兵第26联队长,其时骑兵集团驻屯在内蒙海拉尔,时任骑兵集团长为内藤正一中将,骑兵第4旅团长为小岛吉藏少将。

日军骑兵

加藤源之助上任之时,正值日军大本营发动进攻武汉作战,华北方面军所属的第二军,被调入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中参战,致使华北地区日军兵力捉襟见肘,于是将拥有强大机动能力的骑兵集团,从东北地区调入华北地区驻屯,并编入华北方面军作战序列,以弥补华北地区日军兵力的不足。

骑兵集团进驻华北地区之后,骑兵第4旅团被配属于日军第二军,也立即投入了进攻武汉方向的作战,利用骑兵部队灵活和快速的机动能力,沿着大别山北麓向武汉方向快速进攻,成为日军第二军进攻武汉的先锋部队,而加藤源之助的骑兵第26联队是尖刀之一。

日军骑兵正在渡河

1939年3月9日,加藤源之助晋升骑兵大佐,同年7月28日被调回日本,接替河村秀男出任第十一师团留守师团参谋长,辅佐留守师团长永见俊德中将,第十一师团也被称为“善通寺师团”,曾在“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时两次进攻上海,此时正在黑龙江密山驻屯,担任师团长的正是担任过骑兵集团长的内藤正一。

1940年7月10日,第五十五师团在善通寺成立,该师团就是以第十一师团留守师团为基干编成的,由永见俊德中将出任师团长,步兵团长为堀井富太郎少将,加藤源之助大佐则出任参谋长。

第五十五师团下辖步兵第112联队、步兵第143联队、步兵第144联队及骑兵第55联队、山炮兵第55联队、工兵第55联队、辎重兵第55联队等部队,而骑兵第55联队的编制构成,不同于传统的骑兵联队,而是由2个骑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1个战车中队(装备轻型战车2辆、装甲车6辆)组成的。

日军骑兵

1940年12月2日,由石本寅三继任第五十五师团长,加藤源之助继续担任参谋长,步兵团长仍然堀井富太郎,而石本寅三担任师团长仅几个月,就于1941年3月13日病亡,由竹内宽中将于4月1日继任师团长。

1941年12月初,加藤源之助辅佐竹内宽率领第五十五师团主力,由日本乘船抵达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的海防,并从海防乘火车向柬埔寨输送,12月27日抵达泰国曼谷,而该师团步兵第143联队已经先期从泰国南部海岸登陆。

日军侵入泰国

该师团楠濑正雄大佐的步兵第144联队,被配属山炮兵第1大队、骑兵第3中队、工兵第1中队、辎重兵第2中队,编组成立了“南海支队”,由步兵团长堀井富太郎少将率领,由日本乘船直接前往小笠原群岛的母岛驻防,并做进攻关岛的前期准备。

第五十五师团主力被编入日军第十五军作战序列,而该军是为进攻英属缅甸而组建的,由饭田祥二郎任司令官,谏山春树任参谋长,军司令部设在曼谷,泰国也由此成为日军进攻东南亚的前进基地。

1942年1月初,加藤源之助与竹内宽率领第五十五师团主力,从缅甸毛淡棉港登陆,与樱井省三的第三十三师团协同,兵分两路向缅甸南部发起攻击,并于3月8日占领首都仰光。

日军进攻缅甸

英缅军不敌日军两个师团的疯狂进攻而溃败,英国政府不得不屈尊向中国政府请求出兵,中国政府遂派出十万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与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展开了激战。

1942年3月19日,加藤源之助与竹内宽率领第五十五师团主力,向同古方向攻击前进,同古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光至曼德勒铁路的重要枢纽,戴安澜的第200师出征缅甸之后,日夜兼程赶到同古,并接手英缅军在同古的防务。

作战中的日军

竹内宽与加藤源之助命令步兵第112联队,率先向同古发起攻击,戴安澜率领第200师官兵奋勇抵抗,“同古保卫战”由此拉开序幕,步兵第143联队也于3月20日加入了进攻同古作战,交战双方在同古展开了激烈地厮杀,这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部队所遭受到的最为猛烈地抵抗。

交战双方激战数日不停歇,日军多次发起猛烈攻击,都被戴安澜的第200师击退,但该师毕竟是孤军作战,战场形势异常严峻,戴安澜决心率全师与同古共存亡,他在营以上军官会议上宣布:“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中国远征军

双方激战至3月25日拂晓,日军已经从南、西、北三面包围同古,戴安澜命令收缩外围并加固工事,就在交战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加藤源之助于3月28日接到了调往中国的命令,遂辗转抵达中国北平,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附,辅佐时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和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

冈村宁次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期间,实施了“清乡”、“蚕食”、“扫荡”等政策,尤其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大扫荡”,并实行极其残暴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甚至纵容官兵肆意烧杀抢掠,可谓是无恶不作。

日军出动扫荡

1944年3月1日,加藤源之助被调回日本,转任东部军司令部附,辅佐东部军司令官藤江惠辅大将和参谋长辰巳荣一少将,东部军司令部设在东京,承担东京地区的警备、防御和作战任务,期间曾到东京文理大学担任兵学教官。

1945年2月1日,加藤源之助又出任东部军管区司令部附,为了防御盟军实施登陆作战,日军大本营又重新划分了作战区域及作战部队序列,设东北军管区(仙台)、东部军管区(东京)、东海军管区(名古屋)、中部军管区(大阪)和西部军管区(福冈)等。

而上述军管区分别由第十一方面军、第十二方面军、第十三方面军、第十五方面军和第十六方面军指导和统辖,军管区司令官由方面军司令官兼任,由田中静一大将出任第十二方面军司令官兼东部军管区司令官,其司令部设在东京,负责东京地区的防御和作战,加藤源之助辅佐之。

日军骑兵

1945年3月31日,加藤源之助被调到中国派遣军,接替藤田茂出任骑兵第4旅团长,该旅团下辖骑兵第25联队、骑兵第26联队、骑炮兵第4联队及机枪队、速射炮中队、装甲车队、辎重队等,此时隶属于日军第十二军作战序列,也是唯一保留番号的骑兵旅团。

加藤源之助到任之后,立即率领骑兵第4旅团官兵,参加了进攻湖北老河口作战,老河口是日军眼中的“钉子”,这里有一个军用机场,中美空军在此频繁起降,对华北、华中及华东战场日军进行打击,并对从四川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和琉球群岛的美军B-29轰炸机进行护航。

加藤源之助率领骑兵第4旅团快速突进,很快就攻击至源潭、羊册、象河、邓县等地,并控制了汉江上游地区,但该旅团也遭到了中国守军的重创,直到杉浦英吉率领的第一一五师团主力抵达老河口地区时,骑兵第4旅团的压力才有所缓解。

日军正在渡河

及至日军第十二军直属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和战车第13大队的增援赶到后,骑兵第4旅团协同杉浦英吉的第一一五师团,才开始对老河口发起总攻,在日军强大炮火的覆盖和十几辆坦克的冲击下,中国守军伤亡惨重,遂放弃守城撤离,老河口随即陷落。此后,骑兵第4旅团与第一一五师团又奉命驰援西峡口作战,并战役结束后又回师河南归德(今商丘)驻地。

日本战败投降后,驻屯在中原地区的日军部队,奉命向胡宗南的第一战区和刘峙的第五战区投降, 1945年9月22日上午,由胡宗南主持的受降仪式在郑州中华圣公会礼堂举行,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鹰森孝等日酋代表驻屯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一带日军部队,向受降主官胡宗南及范汉杰、高树勋、罗列、张耀明等将领投降。

鹰森孝签署投降书

河南归德(今商丘)隶属于开封管辖,而开封原本是第五战区受降地,只是后来才由开封变更为郾城,因此,加藤源之助的骑兵第4旅团应该是向胡宗南的第一战区投降,只是由第一战区哪支部队受降的?我没有查找到相关史料。

骑兵第4旅团官兵被解除武装之后,由郑州绥靖公署第三管理所管理,1946年4月开始被遣返,从归德乘坐火车,经过徐州、南京、苏州等地,当年5月上旬抵达上海,5月11日从上海乘船出港,5月17日抵达日本博多港登陆,加藤源之助战后经历和死亡日期不详,曾获得一枚功四级金鵄勋章。

-1 阅读: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