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国!这个国家很特殊,成为战略伙伴很重要

理想吕 2025-04-24 18:06:33

【阿塞拜疆选手在自由滑项目中的表现】

阿塞拜疆,这个像欧洲又像亚洲、最终被归为亚洲的国家,有着“火之国”的美誉。

这个国家的名字,Azerbaycan翻译过来就是“火的国家”,在它的国徽中央就有一团红色火焰。

如果追溯历史,这个称号源于伊朗古老的拜火教,寓意着这里是圣火堡的圣地,神圣而不可侵犯。

那么会不会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呢?那就是能源与火山。

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还有200多座火山,主要是泥火山。

所谓泥火山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由地下的泥浆、气体(如甲烷、硫化氢)和水在高压作用下沿断层或裂隙喷出地表后堆积形成。

泥火山的外形多呈锥状小丘或盆穴状,喷口常伴随间歇性泥浆冒泡现象,但‌与真正的火山是有本质不同的,比如泥火山的喷发物为地壳浅层的黏土、岩屑、盐粉等泥质混合物,而非深部岩浆。

‌而且泥火山喷出的泥浆温度极低,甚至是一种冰凉的感受,所以泥火山也被称为“凉火山”。

【到底是欧洲还是亚洲呢】

就阿塞拜疆的民众而言,他们更倾向于自己是欧洲的。

但从地理上看,阿塞拜疆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濒里海。8.6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欧洲部分大约是4.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主要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北。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而阿塞拜疆的亚洲部分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南——但是,现实生活中,阿塞拜疆既可以参加亚洲的各类经济与外交合作,也可以参加欧洲的部分经济与外交合作。

这完全看阿塞拜疆自己的阶段性需要和现实中的利益权衡,比如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它坚持自己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城市”,主要承办欧洲的一些赛事、会议和谈判。

如果某一个阶段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的贸易与外交合作更深,阿塞拜疆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亚洲或者欧洲定位。

【巴库:著名的火焰塔】

【一个从远方走来的伙伴】

从1936年到1991年,阿塞拜疆是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存在,直到1991年2月6日改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才正式独立。

这个历史上受波斯、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等深度影响的国家,文化中融合了欧洲与亚洲元素;语言中既属于突厥语系,又与土耳其语相近;但宗教上则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主。

阿塞拜疆并不是在独立后的第一时间就与我们建交,而是半年以后。

【2025年4月开馆的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阿塞拜疆馆】

阿塞拜疆于1992年4月2日与中国正式建交——真正的关系升级,经过了32的时间,即2024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将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

因为2019-2023年,我们打通了中亚五国的两条线,一条是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条是中亚的物流通道,源源不断的煤炭、铁矿、锂矿甚至稀土,向我们输送。

而阿塞拜疆,与中亚五国只隔着一个里海——里海作为一个内陆水域,国际法上不视为海洋边界。

【在重要节日中,火是阿塞拜疆重要的元素之一】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即阿塞拜疆也会加强与中国的能源、矿产和经贸合作呢?

这是肯定的,而且阿塞拜疆看到中亚五国这些年与中国合作的成果之后,更加坚信以自己的两大底牌,一定能够与中国合作得更好。

【能源底牌到底够不够大】

国际间的合作,尤其是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如果要合作,既有风险,也有挑战,所以,阿塞拜疆的底排够不够大,是一个关键,否则合作的投入产出就不会划算。

按照阿塞拜疆自己公布的数据,目前一共发现81个油田和气田,其中陆上53个,里海水域28个,在30-1000米水深区域发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气田,新发现都是天然气田。

【阿塞拜疆在里海的油气田】

里海水域是阿塞拜疆最主要的油气产地和剩余油气储量所在地,也是该国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但是——关于里海的划分、资源的开采,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阿塞拜疆在部分水域上跟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存在边境争议。

如果是截至2025年1月1日,阿塞拜疆拥有原油2P储量(就是已探明加上远景估算储量,下周)近32亿桶、天然气2P储量接近25万亿立方英尺,合计约75亿桶油当量。

【阿塞拜疆的陆地油田】

而且,阿塞拜疆已经建立自己的能源销售网络和输送渠道和管道,这个也极为重要。

它既拥有输往土耳其、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原油管道;也有输往土耳其、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伊朗的天然气管道;还有销往以色列(中东地区),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欧洲地区)的通路。

就能源来说,阿塞拜疆的底牌是相当扎实的。

【阿塞拜疆其中一条油气管道】

【中间走廊的战略意义】

阿塞拜疆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战略伙伴——即使不考虑他的能源、矿产和农产品,只看他的地理位置,这是他的另一张重要底牌。

从表面上看,阿塞拜疆只与欧洲能源发生关系,比如2023年,阿塞拜疆向欧洲输气近130亿立方,占出口总量(230亿立方)的56.5%,而且计划到2027年时,阿塞拜疆将对欧洲的输气规模会提高到200亿方/年。

所以,现实的情况是:阿塞拜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欧洲悠久的能源合作契机,都注定他可以成为最好的中间地带、中间人(商)。

“中间走廊”,是大家不太熟悉、但未来会大放异彩的词汇,就跟我们刚刚重启南美洲的“两洋铁路”一样,是破局的利器之一。

“中间走廊”也称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起自中国,经哈萨克斯坦和里海水域至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并可延伸至土耳其和欧洲国家。

2024年“中间走廊”来自中国的货运量较前一年增长25倍以上,接近2.8万多个集装箱,这只是目前的数据,并不是以后的规划。

这条走廊可大幅缩短中国和欧洲之间陆上和海洋运输时间,也是连接东西方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

主要是能源运输?这就太单一了。

矿产、粮食以及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家具家电等等,所有工业品类的商品,都将是这条“中间走廊”的重点内容——以2024年3月为例,一班发自中国西安的集装箱货运列车,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仅用了11天时间。

而且2024年11月,阿塞拜疆做了一个举动:向中国发送了自己的第一列货运列车——未来的空间,足够大,从陆地上多线路、多角度打通与欧洲的贸易线、能源线和人员及信息往来线,势在必行。

0 阅读:0

理想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