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土?不是,这是稀土】
稀土并不罕见:全球稀土资源储备充足,而中重稀土却是我国独有——但真正的核心是萃取技术和成本控制,这两样才是把稀土转化为战略优势和绝对筹码的关键。
以2023年为例,中国稀土资源产量占到全世界的61%,是全球稀土供应的主要来源。产能强大:中国的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2.3%,在稀土精炼方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其中,我国掌握稀土分离核心技术,拥有至少532项关键专利,在稀土离心萃取机方面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能够将17种稀土元素分离至99.9999%纯度。
另一个重点是:我们的分离成本仅为美国的1/4左右,而且回收技术先进。
自我国宣布从2025年4月4日起对钐(Sm)、钆(Gd)、铽(Tb)、镝(Dy)、镥(Lu)、钪(Sc)、钇(Y)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大家或许没什么感触,毕竟对稀土接触的极少,但实际上已经对美国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已经造成了巨大的震慑力。
所以,我们也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会从17种稀土元素中优先选择这7种进行反制呢?


【挖沙?不是,同样是稀土】
铽【tè】这是一种连英国都极为感兴趣的稀土元素。
按照英国皇家化学会的说法,这种柔软、银白色的金属可用于灯泡,同时也是让智能手机屏幕能呈现鲜艳色彩的关键材料。
铽能够提升飞机、潜艇和导弹等高端装备中磁体的耐高温性能,属于“最难获取的元素之一”,因为它在大多数稀土矿床中的含量不到1%。
在过去稀土管制之前,美国大约可以得到我国每年铽产量的5%左右。


它还能增强合金的强度,由于优异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非常适合应用于高温超导体。
另一个重点是钇的医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肝癌,还可以用于制造牙科、外科疗手术的激光器等尖端设备。
对于钇,美国有些矿场可以开采,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问题是美国目前根本不具备完全商业化的分离设施,怎么办?
这些年美国会将钇精矿出口到海外(比如我国)进行加工后,再进口,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的数年时间里,美国约有93%的钇化合物需要从我国进口。


镝的外观很明亮,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主要用于制造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磁体合金。
在清洁能源转型中,镝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磁体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另外,某种形式的镝还可用于核反应堆的控制棒,因为它能够高效吸收中子。
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镝,比例仅为0.1%,一直没有重点向美国供应。


钆,可以有效提升合金的性能,向金属中加入少量钆元素,能够增强其耐高温性和抗氧化能力,这对于制造磁体、电子元件以及数据存储盘等材料尤为重要。
而且,钆具备出色的中子吸收能力,所以能够成为核反应堆堆芯的重要材料之一。
钆跟钇同样在医学领域有高价值,比如核磁共振,如果注射一种基于钆的造影剂,能够与磁场发生反应,从而提升医学影像中器官的可视清晰度。


镥是一种质地坚硬、密度极高的金属,经常被用作炼油厂中的化学催化剂流体。
对于镥,美国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因为一直完全依赖从我国进口这种稀土金属。

钐与钴通常被制成钐钴合金,这是最早被美国列入潜在战略储备的关键金属之一。
以消费电子为例,钐曾经被广泛应用于耳机中,现在则被用于制造超强磁体,这些磁体可用于涡轮机和汽车,并因其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磁性。
至于安全防务领域,钐是目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稀土金属之一,比如光学激光器和核反应堆等大型尖端装备。


钪,有个特殊的“脾气”,不可直中取,只可曲中求:大都只能从矿渣中提取,或者作为开采铀或其他金属的副产品获得。
部分国家的棒球棒和自行车车架中可能会含有微量的钪,因为它密度低、熔点高,所以也被用于制造战斗机的部分零部件。
钪的过人之处还有一点,即可以作为示踪剂。
它的放射性特性使其非常适合作为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示踪剂,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地下管道的泄漏检测等等。


打蛇打七寸,反制反关键,我们可以既了解一下我们的反制领域、力度和时间,也可以从科学普及的角度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领域进行反制,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就以本次管制的、7种中重稀土中的钪为例,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自己公布的数据,美国上一次生产钪已是50多年前的事情了。
而我们每年大约有14%的钪出口美国——现在?休想轻易再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