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7卷 !显宗成皇帝下
建元二年(甲辰,公元三四四年)
接上篇:
慕容翰感觉到了危险,他叹息到:“吾受事于先公,不敢不尽力,幸赖先公之灵,所向有功,此乃天赞吾国,非人力也。而人谓吾之所办,以为雄才难制,吾岂可坐而待祸邪!”

这番话体现了慕容翰和慕容皝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慕容翰性格非常的宽厚、大度,不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国家很有责任感!而慕容皝嫉妒心非常强!尽管慕容翰根本就没有与他争的想法,但是慕容翰的功劳在他的眼里却成了赤裸裸的示威和挑衅,以至于慕容皝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位置的稳定性!
我们不能说慕容皝做错了,因为那个极高之位,任谁坐上去,都会用放大镜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担心他们会来抢!
这是权势的悲哀!

慕容翰是明智的,既然如此,那就躲开吧,也许距离产生美,这样慕容皝就放心了,自己也就安全了!
于是就在这一年(公元333年)的冬天,他带着自己的儿子,逃奔段辽。
段辽知道慕容翰的才华,得之甚喜!
而慕容仁和慕容昭两兄弟就没有慕容翰这么好脾气,他们看不上慕容翰的逃跑行为:太没骨气了!我们要奋起一争!于是举兵与慕容皝分庭抗礼!
段辽没闲着,他看到慕容氏兄弟为了最高权力打作一团,就参与了进去,他选择打慕容皝,慕容翰很无奈,不得不跟着段辽去干自家兄弟,毕竟吃着人家的饭,但是他干的很不卖力,不但不卖力,还时不时的给段辽泼冷水,段辽也知道慕容翰的想法,只是没有慕容翰的支持,他也不敢独自与慕容皝开战,只好作罢。

由此可见段辽这个人的魅力,慕容翰吃着他的饭,干着维护自家兄弟的事,段辽不但不难为他,还挺放纵这种行为。
真是“爱死个你啊,恨死个你,我的眼里只有你。没办法,就是稀罕你!只要你人在我这里,我就很开心。”
既然段辽走了,慕容皝专心对付慕容仁和慕容昭,关于他们之间的战斗咱们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公元336年,慕容皝成功的干掉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实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坐稳了自己的位置。
公元338年,慕容皝开始准备收拾段辽,他知道只凭自己的实力,搞定段辽还是费点事,于是决定联合石虎,石虎也正想搞点事情,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段辽倒霉了,他两面受敌。

慕容翰劝说他专心抵御石虎,其实慕容翰这个主意很不地道,这个时候段辽其实已经无路可走,只能坐待灭亡,慕容翰也知道,但是他希望段辽能和石虎搞一把,这样慕容皝就可以渔翁得利。
段辽的弟弟段兰可不惯着慕容翰,他说:我们之前就上了你的当,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被动的局面,我不能再上你的当了。于是出兵,与慕容皝死磕,结果大败。
段辽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这个时候他仍然没有怪罪慕容翰,还拉着慕容翰的手说:你看这事闹得,没听你的话,所以才有了这个结果。我到没什么,害的你失去了庇护之地,我对不起你啊。
段辽真是个好人,他后来走投无路投降了慕容皝,结果估计是受不了寄人篱下的日子,起来反叛,被慕容皝给杀了。
慕容翰这个时候又没了落脚的地方,只好转而投奔宇文氏。
宇文氏当家人宇文逸豆归可没有段辽的胸襟,他不怎么待见慕容翰,原因也是因为嫉妒。慕容翰在他那里待得很痛苦,无奈之下,为了活下去,只好捡起战国时期孙膑曾经用过的那一套,装疯卖傻,假装疯狂饮酒,要么就当街随便大小便,要么就披头散发的大喊大叫,喊累了就唱歌,唱饿了就到处跪拜,向路人讨要食物,总之是怎么恶心人他怎么干,搞得宇文举国都鄙视他,戏耍他,慢慢的没人把他当回事,最后搞得,连当地社区居委会统计人口时,都不把他考虑在内。

慕容翰装的很成功!但是他心里很有数,借着谁也不管,谁也不问的便利,他到处游荡,把周围的山川地形考察了一遍,并默默的记在心里。
尽管他都惨到这个地步了,他依然没有忘记他是燕国人,他的心中依然装着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帮助自己的母国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
后来燕国在慕容氏后世子孙的努力下,打下了大半个中国北方的土地,估计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完成的。
慕容翰虽然没有做过那个至高的位置,但是我估计他的精神应该激励过无数的慕容氏后世子孙!
慕容家但凡子孙少几个文韬武略,估计能再旺三代,别人家都是怕子孙不够优秀,他们家是愁子孙太过优秀,而且是同一时间线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