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摊一口锅,一个月能赚10万多?2025年,爆火的创业骗局来了!它就是大锅卤菜。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大锅卤菜话题的播放量如火箭般蹿升,一举突破了26.4亿次。
相关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扎堆涌现,其发布的内容虽形式多样,但核心却大差不差,无一不是围绕着摆摊卖卤菜展开。
一口硕大无比的锅,满满当当地盛着色泽诱人的卤菜,摊位前的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摊主一边手脚麻利地为顾客切菜、装盒,一边喜笑颜开地收钱,那忙碌的身影和不断进账的收入。

如此火爆的场景,不禁让人心生遐想:按照这样的销售速度和热度,一个月赚个10万多元似乎并非天方夜谭。毕竟,每天摊位前人潮涌动,卤菜供不应求,日进斗金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加残酷。
这场“月入10万”的创业狂欢背后,真正的赢家并非卖卤菜的摊主,而是以教学为名、收割学费的“导师”。人民日报曾点名揭露,所谓的大锅卤菜创业,实则是打着教学旗号敛财,卖卤菜不过是吸引学员的幌子。

但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明就里的观众,如同飞蛾扑火般纷纷上钩。他们看着视频中摊主一天轻松卖出数千元的业绩,心中不禁燃起了熊熊的创业之火。
他们天真地想着,只要自己学会了这门手艺,即便达不到摊主那样的高度,一天卖个一两千块钱总是可以的吧,这样的收入,也远比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要强得多。

于是,在这种美好憧憬的驱使下,他们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乖乖地将学费交给了所谓的“师傅”。
学成摆摊后,现实却给了学员们沉重一击。
他们满怀期待出摊,却发现生意惨淡,日营业额常常不足百元。当他们找到“师傅”维权时,得到的只有“别人都能行,你自己找原因”的推诿,这才惊觉自己陷入了骗局。


这个看似普通的大锅卤菜,究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呢?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盟,背后的操盘手们又使出了哪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套路呢?
大锅卤菜本是传统小吃,早年间就有商贩街头售卖。
但近年来,嗅觉敏锐的创业者借短视频平台崛起之势,通过精心策划内容、创新拍摄手法与运营策略,将其包装成网红项目,迅速吸引大量关注。

套路人设
在打造了极具吸引力的人设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想尽办法抓住观众的眼球。在短视频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要想在众多的内容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某师傅卤菜深谙此道,他们在视频中疯狂地制造视觉冲击,力求让观众在看到视频的瞬间,就被深深吸引住。走进他们的摊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擦得锃亮的摊位,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
而那口硕大无比的锅,直接霸气地架在台子上,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肉类食材,仿佛一座丰盛的美食小山,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从色泽红润的猪蹄,到香气四溢的猪头肉,再到肥瘦相间的红肠,每一种食材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一眼望去,就仿佛看到了满满的财富。

一位较真的博主决定揭开这场流量骗局的真面目。
他顶着烈日在某网红卤菜摊前排了整整两个小时,花50元购得两盒卤菜。当他迫不及待打开包装准备一探究竟时,却被眼前的细节惊到——摊主连基本餐具都没提供。
有网友犀利吐槽:"这是生怕顾客当场尝出味道普通,坏了排队的热闹场面。"而博主尝完后,也只能用一句意味深长的"不难吃"回应,看似客气的评价里,藏着对这场营销闹剧的无奈与讽刺。

味道并非大锅卤菜爆火的关键,精心营造的稀缺性才是流量密码。
有爆料指出,不少摊位前的长龙都是雇"托儿"撑起来的——这些人凭付款截图就能报销,复刻了奶茶店的老套路。虚假的排队盛况勾起路人好奇,随着真实顾客加入,假热闹竟演变成真流量。
除雇"托儿"造势外,限购也成了引流套路。摊主以"让更多人尝鲜"为由,规定每人限购50元。

不明真相的路人看到排队抢购的场面,反而被激起好奇心,纷纷拍视频分享。这些自发传播的内容,进一步炒热了大锅卤菜的话题,吸引更多人跟风关注。
到了这一步,人设、视觉冲击、稀缺性等关键要素都已经具备。
视频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如同滚雪球一般,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关注。此时,幕后的操盘手们开始收网,开启了他们真正的赚钱模式——卖课加盟。
当某个大锅卤菜品牌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之后,他们便迅速开启全国收徒模式,打出了3980元一个人的学费价格,并承诺3天就能让学员速成,学成之后,回去就可以直接摆摊赚钱。

对于那些距离较远,无法亲自前往学习的学员,他们还贴心地推出了线上授课的方式。这一系列看似诱人的条件,吸引了一大批怀揣创业梦想,但又缺乏经验和判断力的创业者纷纷报名。
不同的卤菜品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从两三千元到3万块钱不等。我们以一人收费3980元为例,一个月只要招收25个徒弟,就能轻松实现月入10万的目标。
相比之下,辛辛苦苦卖卤菜,不仅要起早贪黑地准备食材、摆摊售卖,而且还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收入还不稳定。而收徒授课,只需要动动嘴皮子,传授一些所谓的“秘方”和技巧,就能轻松赚取高额的学费,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交学费学技术真能轻松致富?现实却很残酷。
据《法治日报》报道,河北衡水一对夫妇今年3月被宣传吸引,花2980元学习大锅卤菜。学成摆摊20多天,日营业额平均仅五六十元,最好一天也不过300多元,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春城晚报曾经针对地摊摊主的收入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
他们调查了1200名地摊摊主,结果显示,接近七成的摊主摆摊月收入都不足3000元,只有4.8%的从业者月收入能够达到5000元以上。同时,有超过九成的摊主明确表示,光靠摆摊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家庭的日常开销,只有6.45%的摊主表示,摆摊的收入可以勉强负担家庭开支。

有接近八成的摊主会在3个月内就因为收入微薄、经营困难等原因,选择放弃摆摊,而能够坚持经营时间超过两年的摊主,更是不超过3%。这些冰冷的数据,无情地揭示了摆摊创业的残酷真相。
网红餐饮加盟爆火后迅速凉凉的戏码,年年循环上演。从脏脏包到脆皮五花肉,从烤勺皮到地摊牛排,每个热门项目都引得创业者蜂拥加盟,最终却大多血本无归。一地鸡毛的残局里,唯有卖课和搞加盟的人持续获利,一旦热度消退,他们便迅速转战下一个“割韭菜”目标。


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很多爆火的餐饮品类,背后往往都有资本的助推。这些资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推广,制造出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吸引更多的创业者上钩。
餐饮业的真正护城河,并不在镜头前那些华丽的包装和虚假的宣传上,而是在灶台上,在于厨师们精湛的厨艺、用心的选材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只有真正用心做餐饮,用美味的食物赢得顾客的口碑和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提醒广大创业者:创业有风险,加盟需谨慎。面对项目诱惑,需保持理性,深入调研市场前景、竞争态势与盈利模式,多参考案例,结合自身实际做决策。
加盟前更要警惕光鲜表象下的陷阱,务必思考:项目是否真实有需求?培训是否有真技术?收益承诺是否合理?

此外,创业者还应主动学习基本的商业知识,了解餐饮行业的运营规律。比如,一个成功的餐饮项目不仅需要好的口味,还涉及选址、营销、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环节。
仅凭一个速成配方和网红包装,远远不足以支撑起一家盈利的餐饮摊点。若发现加盟品牌方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行为,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网络上那些动辄“月入十万”“三天速成”的宣传,更要保持警惕。

真正的创业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持续的改进创新,以及脚踏实地的经营。与其盲目跟风热门项目,不如静下心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希望每一位怀揣创业梦想的人,都能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投机,多一些实干。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而不是成为他人收割的“韭菜”。
文本来源:财经不眠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