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内,从衰败走向繁荣,成为发达国家中的一员吗?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度。我曾在10年前去过一次新加坡,印象中它干净又“治愈”,一些在其他地方看似平常的行为,在新加坡却会面临重罚,甚至牢狱之灾。
但不可否认,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后的成就有目共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这个被虎狼环视的国家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新加坡之小,超乎想象。2014年其国土面积718.3平方公里,到2020年,6年时间仅增加到724.4平方公里,即便预计到2030年填出52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仍不到北京的1/20。然而,其人口密度却高达每平方公里761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可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地理位置却得天独厚,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成为亚、欧、非海上交通枢纽,也因此引来了列强的觊觎。
18世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用8万人控制印度后,开始渗透东南亚。当时马来半岛是荷兰殖民地,英国只能在槟榔屿租港口。后来法国崛起,荷兰被占,英国趁机抢了荷兰在东南亚的地盘,拿皇战败后又还了回去。
1819年,斯坦福・莱佛士发现并占领新加坡岛重要港口,1824年新加坡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英国大规模征召劳动力,二战前新加坡人口从1万增至近40万,华人居多,还有欧洲人、马来人等多族裔。
19世纪末,新加坡成为东南亚转口贸易中心,二战前已是世界第五大港口,英国人在此开办十几家银行获利颇丰。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其地位更加重要。一战后,英国为保障印度洋安全,在新加坡建立海空军基地。但二战爆发,英国本土受德国重创,无暇顾及新加坡,很快新加坡被日本占领。

日本在新加坡疯狂洗劫,经济瘫痪,物价飞涨,这是新加坡最黑暗的时期。
日本投降后,英国人竟想继续殖民统治,可此时国际局势已变,美国和苏联成为带头大哥,东南亚各国民族意识觉醒,新加坡知识分子也寻求独立。
1945年9月,蒙巴顿将军以接受日本投降和维持秩序为由进驻新加坡恢复殖民统治,却让经历日本洗劫后矛盾尖锐的新加坡更加混乱。
新加坡知识分子私下串联,成立政党反对英国统治。1959年,李光耀成为新加坡首任自治邦政府总理,新加坡实现自治,但仍未独立。
二、自治后的挣扎与抉择:合并与分裂的纠葛李光耀上台时,新加坡已衰败到极点,经济萧条,失业率高,四分之一人口在贫困线以下,社会矛盾、民族冲突不断,甚至因二战时日方开设慰安所,战后相关产业遗留,导致不良文化泛滥。
自治政府成立首日,便将净化社会风气列为首要任务,宣布民族平等,以马来语为国语,加大教育投入。
同时,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改善居住环境;大搞基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工业化战略,吸引外资,这些举措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颇为相似。
由于自身市场小、资源缺,而马来西亚资源丰富,李光耀希望与马来西亚联邦合并,以摆脱英国束缚实现完全独立。
1961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合并,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人民行动党内部出现分裂,李光耀狠下心逮捕100多名反对者,扫清合并障碍。

但合并后,民族矛盾迅速放大。原本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占总人口一半左右,华人占37%,新加坡加入后,华人数量与马来人相近且经济上占主导,这让马来人担忧被华人领导。
而新加坡华人占比超四分之三,对马来西亚给予马来人的特权不满,内部矛盾激化。
1964年,马来人与华人爆发两次大规模流血冲突,新加坡政府不得不宣布戒严。
经济上,新加坡本指望借助马来西亚资源和市场实现工业化,结果马来西亚不仅未取消地区关税,反而提高新加坡工业产品税率,增加贸易壁垒。
同时,新加坡加入导致印尼与马来西亚断交,禁止马来西亚人到印尼做生意,新加坡商人因此清盘破产。
新马从一开始就互不信任,1965年7月,合并仅4年的新马仓促分手,同年8月,新加坡宣布独立。
李光耀哭了,因为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内忧外患,内有地少人多、住房紧张、失业率高、社会躁动等问题,外有列强觊觎,生存都成问题。
三、绝境中的逆袭:崛起成为发达国家新加坡被迫独立后,积极寻求庇护,迅速加入联合国和英联邦。1971年,英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军后驻扎新加坡,让新加坡不再担忧军事威胁,还增加了就业机会。

经济上,新加坡制定大量优惠政策,凭借优越地理位置,吸引美日欧等国投资建厂,在电子、造船、精密制造、炼油和金融等领域飞速发展。经过二十几年,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跻身亚洲四个发达国家之列,2020年人均GDP高达5.89万美元,位居亚洲榜首。
军事方面,1966年新加坡仅有两个1000人的步兵营,实力薄弱。1967年请来以色列军事顾问,迅速建立现代化军队,4年后常规部队人数增至1.6万人,随后逐步建立空军、海军,构建完整军事体系,实力远超周边国家。1971年英国撤军后,新加坡又抱紧美国大腿,将国家安全与美国绑定,在政治外交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新加坡能够崛起,地理优势固然是基本盘,但在全球众多拥有绝佳地理位置的小国中,能像新加坡这样在重重困境中崛起的实属罕见。
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在经济腾飞中起到关键作用,李光耀更是功不可没。
文本来源@不严肃问题研究室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