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文水县西城乡东城村南,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公司院内,各类物料杂乱无章地露天堆放着,废旧金属、塑料、纸张等随意散落,毫无分类整理与妥善遮盖措施。这些物料在风吹日晒雨淋下,不仅加速了自身的腐蚀与变质,还不断散发着刺鼻气味,严重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
周边居民家中晾晒的衣物,常常落满黑色灰尘,居民们也不敢轻易开窗通风,生怕污浊空气涌入室内。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也不得不戴上口罩,以免吸入有害颗粒。
本该发挥关键作用的除尘设施,在这家公司却如同摆设,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净化作用。机器轰鸣运转时,肉眼可见大量粉尘直排到空气中,毫无阻碍。这样的污染状况,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呼吸道疾病频发,咳嗽、气喘等症状困扰着不少村民。同时,周边的土壤、水源也难以幸免,长期的污染累积,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水质恶化,破坏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
从企业经营状态来看,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利用科技有限公司自 2021 年 9 月 22 日成立后处于开业状态,看似正积极开展业务。但仔细观察其公开信息,却能发现不少令人疑惑之处。社保信息显示,该公司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为 0 人,单位缴纳基数、本期实际缴费金额以及单位累计欠缴金额等关键数据也都选择不公示 。这不禁让人怀疑,公司是否在正常用工,是否存在逃避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情况?
再看其财务数据,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负债总额等均未公开。财务数据的不透明,使得外界难以判断公司的真实盈利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这背后是否隐藏着财务困境,比如资金链紧张,无法投入足够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维护与更新,从而导致除尘设施形同虚设?
这种经营上的不规范与污染问题或许并非毫无关联。企业若在经营中面临资金压力,可能会为降低成本而忽视环保责任,在物料堆放、污染处理等环节偷工减料。比如,露天堆放物料无需额外的仓储建设与维护成本,不维护除尘设施也能节省一大笔费用,但却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沉重的代价。而社保缴纳异常,可能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这种混乱的管理状态也容易延伸到环保管理上,使得环保制度无法有效执行,最终造成如今严重的污染局面。
土地,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根基,其使用的合法性至关重要。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位于文水县西城乡东城村村南,然而目前并没有公开信息表明该公司拥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手续 。若公司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那么其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缺乏稳固的基础。
即便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手续,也需关注土地用途是否符合规定。再生物资回收行业,因涉及大量物料堆放与加工,对土地性质和规划有特定要求。若其使用的土地被规划为农业用地或其他非工业用途,却被擅自用于再生物资回收经营,不仅违反土地规划法规,还可能对土地原有功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例如,长期堆放物料可能导致土壤结构改变,影响后续农业生产,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 。合法用地是企业规范运营的基本前提,没有合法的土地资质,企业的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更难以保障周边环境和居民的权益。
回收加工资质是再生物资回收企业开展业务的核心依据。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再生资源加工、销售、回收等多个领域。但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其资质情况存在诸多疑点。
目前并无公开资料清晰展示该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详细资质许可内容,这就使得外界难以判断其实际业务是否与资质许可范围一致 。若公司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展某些回收加工业务,如对危险废物的不当处理,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像废旧电池、电子垃圾等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物料,若未经专业资质许可的处理流程,随意拆解、加工,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源,导致长期的环境污染,引发周边居民的中毒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公共卫生事件 。同时,资质不符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对那些合法依规经营的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阻碍整个再生物资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环保法规日益完善的当下,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环保设施形同虚设的行为,无疑是对法律和社会责任的公然漠视。
从法律层面看,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多项环保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而该公司生产时浓烟滚滚,除尘设施却毫无作用,大量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排放,显然与这一规定背道而驰 。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也有严格要求,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废气、粉尘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于未安装或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责令停产整治 。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的做法,明显触犯了这些法律红线。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环保责任。环保责任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像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这样,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环保责任,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会对企业自身的形象和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一旦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将环保责任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中,积极履行环保义务,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监管部门肩负着守护一方环境的重要职责,在这场环境保卫战中,必须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应定期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不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查看,而是深入到生产车间、物料堆放场地,细致检查每一个环节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山西顺亮达再生物资回收公司这种环保设施形同虚设、肆意违规排放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绝不姑息迁就。除了高额罚款,还可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其整改达标为止,通过严格的执法行动,让企业深刻认识到违反环保法规的严重后果,从而不敢再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