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第一奸臣许敬宗:笑欧阳询丑,拱武则天上位,嫁女要高额彩礼

梨白谈文化 2024-04-09 20:38:47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大家都知道,梨白和大家分享历史书籍也好,历史小故事也罢,大多数都是“现学现卖”,咱人品好,朋友多,送了一套二十四史作为家传之宝,没事咱就翻翻。

二十四史有,《资治通鉴》咱也有,咱不光看正史,也爱看笔记杂史,看到一个有趣儿的咱就爱和小伙伴们分享。

梨白爱看《宋史》,但最近也在试着看看唐书,哎,这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完事就上来给大家献宝了。

废话不多说,开始正文,被梨白觉得有“意思”这人就是唐朝的许敬宗。

老许学问确实不错,但是名号就不怎么好听了,正史第一奸臣,咋看咋不像是好人。

看到这儿小伙伴好奇了吗?听梨白给您鹦鹉学舌,娓娓道来。

大家都知道,唐朝正史有两部,一部是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刘昫兼修的《旧唐书》,另一部则是为了彰显宋朝传承有序,是继承了唐朝正统,由宋仁宗下诏,欧阳修牵头编写的《新唐书》,这也是的唐朝是历史上唯一有两部正史的王朝。

然后《新唐书》出来之后,大家就发现了一件事情,以往正史在撰写人物传记的时候,记录者都像是没有感情的笔杆子,只写这个人的生平,不会对其事迹做出什么评价,可《新唐书》开了个奸臣、叛臣、逆臣群组。

梨白左想右想,可能这和宋朝的文人比较毒舌有关系。。。。。。

然后咱们今天的主人公许敬宗就“荣登”了正史奸臣“群组”第一人,尽管这个第一没什么好骄傲的,但的的确确、实实在在的第一。。。。。。

正史奸臣第一人成长史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他的父亲许善心曾经官拜隋朝的礼部侍郎,他们家自高阳南渡后,就一直在江左为官,绝对是当地的望族。

也正是因为这种气氛的熏陶,许敬宗从小就擅长做文章,后做了秀才,被朝廷委任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在谒台值班,奏通事舍人事。

从这儿看许敬宗的生活、仕途都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他的父亲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旧唐书》记载,“敬宗哀请得不死”,是的,许敬宗差不多就死了,苦苦哀求才捡回一条命。

这点他可真不随他老爸许善心,隋朝灭南陈之前,许善心是南陈的官员。南陈被灭之后,只有许善心一人在隋军入城的时候哭着送走了南陈政权,也因此被高看一眼。

他做官刚正不阿,官声很显,在江南仕林中都有很强的号召力,这个之后我们可以单独和大家分享一下。

家破人亡后,许敬宗随着杀父仇人宇文化及北上后被俘虏辗转成为了李密的元帅府记室的官,还因此结识了同事魏征。

不过这份工作没稳定多久,李密的大军又和王世充交上手了,最后因为兵困马乏战败逃亡关中想要依靠李渊东山再起,结果被杀。

李渊是个靠谱的,直接接受了李密瓦岗集团的官员,又加上老许家官声确实不错,他就想着给许敬宗封了个涟州別驾的官职。

彼时李世民也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想要为自己组建一个“最强大脑”的班底,听说许敬宗的才名后,就将其招到麾下,成为了赫赫有名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看到这儿,老许的仕途好像总算是开阔了起来,但是素有官声的父亲许善心在他面前惨死应该还是刺激了许敬宗,大抵有点好人不好死的感慨,所以老许的内心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看后面的事情就会知道。

随着主子李世民做了皇帝,许敬宗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贞观八年,许敬宗历授著作郎,兼修国史,升迁为中书舍人。

相比于十八学士的其他人,从许敬宗的官职我们也能看出他在唐太宗上位之前出力不大,在李世民上位之后也没有做出很亮眼的政绩。

且很快,许敬宗就做了一件就是现在看来也有些荒诞无厘头的事情,然后被贬成为了洪州都督府司马。

《旧唐书》记载,

文德皇后崩,百官缞绖。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或指之,敬宗见而大笑。

贞观十年,唐太宗最爱的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百官都披麻戴孝,装束之下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陋异常。大家没看错,这里的欧阳询就是那位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

毕竟是皇后殡天,欧阳询再难看,大家也都忍住了,撑死就是偷偷地指指点点,只有许敬宗没忍住,对着欧阳询哈哈大笑出声,可能还有侮辱之意。

大家想想,死了妻子的唐太宗本来就悲痛万分,御史又将许敬宗干的荒唐事告诉了唐太宗,于是他被贬为了洪州都督府司马。

拱武则天坐上皇后之位

关于唐高宗、王皇后、萧淑妃还有武则天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从影视剧中知道了个大概,这个以后咱们可以详说,这里只做简单说明。

总而言之就是王皇后是唐太宗为唐高宗迎娶的皇后,出身名门,为了牵制日益得宠的萧淑妃就从宫外接回了曾经为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

结果没想到是引狼入室,最后唐高宗直接想要废掉王氏,立武氏为皇后,这件事直接受到了唐高宗亲舅舅长孙无忌和贞观朝名臣褚遂良等大臣坚决反对。

这里头原因很多,咱们不过多讨论,简单概括,王氏出身名门,又是唐太宗看中的儿媳妇,这里头牵扯着门阀、皇权之间的联系,牵涉甚广,且武氏即便没有侍奉过唐太宗那也是太宗宫中“老人”。

许敬宗算是找到了“投机倒把”高升的台阶了,主动迎合唐高宗,还自愿为“先锋”,去长孙无忌府上劝说,直接被骂了出来。

唐高宗要立武氏为后的决心很坚定,长孙无忌等人也坚决不撒口,唐高宗有其政治才能,却没有父亲唐太宗身上的杀伐果断,在有些事情上反而被大臣牵制。

这个时候许敬宗跳了出来,像是田间地头的长舌妇一般说道:“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就想换老婆,何况天子欲立后,这本来就与别人没有关系,何必要妄加议论呢?”

这一句话直接偷换了概念,把换皇后的大事改成了唐高宗的家事,武则天立马将许敬宗的话传给了唐高宗。

唐高宗就废了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等着武则天做了皇后后就开始想要报复反对其上位的人,于是许敬宗又和另一个想要上位疯了的中书侍郎李义府诬告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图等人谋不轨,使他们流放岭南。

许是害怕长孙无忌还有回朝的一天,许敬宗还派人去了岭南,直接逼死了追随唐太宗打天下,唐高宗的亲舅舅,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梨白觉得此时许敬宗的内心一定是得到满足的,因为长孙无忌曾经斥责过他,而他“报仇”了,报了长孙无忌曾经斥责他、轻视他的仇。

修史不正,越走越远

因为助武则天上位,许敬宗开始风光无两,《旧唐书》记载,“任遇之重,当朝莫比”,先后被册封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

等着乾封初年,由于敬宗年老,不能步行,唐高宗还特令许敬宗每次入朝晋见可以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可见其从助武氏上位后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但这不是许敬宗第一次在仕途上“投机倒把”成功,第一次是在修史这件事情上,《旧唐书》对此事也有记载。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宗所修者,颇多详直。自贞观已来,论次诸书,自晋尽隋,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不可胜纪。

什么意思呢?是说许敬宗所修的高祖、太宗两朝实录真实性还是可靠的,但是贞观年间一来,参与的兹晋朝到隋朝的历史那就一言难尽了,但他还从中获取了很多次赏赐。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在暗示许敬宗配合当权者篡改历史,《旧唐书》对其评价是“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其中最最最典型的实例大家都知道,就是关于玄武门宫变的记述,十分隐晦,看似说明白了,实则含糊其辞。

弑兄夺位是李世民政治生涯的污点,李世民以此为耻,于是在他的“建议”之下许敬宗修改了史书,这其实犯了史学家的大忌讳,也使得李世民被后世之人所诟病。

这也似的李世民成被后世所诟病的原因之一,弑兄夺位被人不耻没错,错的是他不应该干预史官的记述,修史的官员应该是独立地记录历史。

除了帮助当权者篡改历史获得往上爬的机会,许敬宗还利用手中的笔杆子假公济私,公报私仇,肆意修改史实。

史书记载,许敬宗将女儿讲给了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的儿子。钱九陇的父亲为吴明彻裨将,和吴明彻一起在彭城战败,归顺北周,后隋朝时,袭封父爵,坐罪籍没为奴,发配钱九陇侍奉唐国公李渊。

也就是说老钱算是李家的家奴,许敬宗贪图人家的高额嫁妆和其联姻,然后在修史书的时候曲意也就是造假了老钱家的身世背景,直接归为门阀,还给亲家加了好多功劳,是为修史不正,这直接可以说是写作文,篡改了。。

又有一例子说当年虞世基和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一起被杀,但是虞世基的弟弟伏地而行请求代兄长一死,而许敬宗则是手舞足蹈跪地求生。

这事儿是当时在场时为内史舍人的封德彝传出来的,人们为此瞧不起许敬宗,于是许敬宗对封德彝怀恨在心。

在为封德彝立传的时候,大肆强加罪恶大肆强加,以报私仇。

说到许敬宗嫁女儿我们再说一嘴,《新唐书》记载越国公冯盎是广东人,彼时广东地区天高皇帝远,开发少,欠发达,也因此冯盎被称为为“蛮酋”。

许敬宗不管那么多,收了冯盎高额的聘礼,把另一个女儿嫁给冯盎之子,此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长孙无忌为首的士大夫们纷纷指责许敬宗卖你求财。

梨白猜想,许敬宗和长孙无忌的梁子越结越深,这事儿也是做了贡献的。

最后梨白说

每个人都是有多面性的,许敬宗也一样,他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唐太宗在驻跸山下讨伐、摧毁了辽贼,许敬宗站在太宗马前接受圣旨起草诏书,词藻、文采非常华丽,一气呵成,深受太宗的赞赏;又比如太子李承乾被贬为庶人之后也是许敬宗上书保护了很多李承乾麾下的清廉之臣。。。。。。

在许敬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塑造,比如没有本事却有权势的宇文化及在他面前杀死了他的父亲,再比如许敬宗有才在十八学士中并没有被重要这和其江南士子的身份也有影响,这其中也牵扯到了隋唐时期的门阀制度,这和他后期之所以要弄“死”长孙无忌应该也有些关系。

许敬宗从修史不正方面获得了利益,从武则天立后走到了权力的中心,他是奸臣吗?他是,因为他的确做了一些奸臣才会做的事情,人性是复杂的,怎样才能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保持立正,这是一个永远都不过时的话题。

从许敬宗身上,小伙伴们又有什么感受呢?不妨在评论区和大家讨论一二吧。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新唐书》

《旧唐书》

0 阅读:1

梨白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