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他们打过两场大战,先是解放了东北,接着参与华北的解放战斗,最后还解放了中南的好几个省份。四野的将领们在评定级别时,普遍比其他野战军的将领要高。好多正军级的将领,都被评为了准兵团级,像梁兴初、梁必业、曹里怀、李作鹏、方强、周赤萍、刘兴元、吴克华、罗舜初这些。而副军级的将领里,也有不少被提到了正军级,比如周仁杰、刘转连、杨国夫、晏福生、刘西元、杨梅生、温玉成等人。
田维扬是个特别的例子,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从正师级一步步升到了正军级。通常来说,能评上正军级的将领,大多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是正军或副军级了。但田维扬不同,他是在解放后才被提拔为副军级,然后再到正军级的。
田维扬是从红三军团走出来的老将。抗战一结束,他就跟着队伍往东北冲,当上了军分区司令员,还管着骑兵1师。虽说没在那些最厉害的师里头,但他带着骑兵部队,老跟主力部队一起打仗,配合得挺好。一直到了1948年6月,上头才让他去4纵11师当师长。
4纵算是很早之前就成立的一支队伍,跟3纵在南满地区干了不少激烈的战斗。
田维扬被调到第四纵队那会儿,东野的战士们正忙着搞军事和政治训练,为了给接下来要打的大仗攒劲儿。那时候,政委的位置还空着呢,所以他军政两边的事儿都得管。等辽沈战役一开打,第四纵队的任务就是守住塔山防线,第十一师作为预备队,得随时准备上去帮第十二师和第十师一把。要是第十师那边情况不妙了,他就得赶紧带着队伍顶上去。
打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我们的部队就整编成了41军,我还是继续当师长。接着,我们就往中南地区进发,参加了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一系列战斗。等到解放广西那会儿,新中国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当了个师长后,他压根儿没想过1950年能这么快就升官。41军的军长是吴克华,副军长原本是温玉成。但后来温玉成去了40军当军长,就提拔他做了41军的副军长。到了1950年11月,他又接过了41军军长的大旗。就这么几个月,他从师长变成了副军长,然后又变成了军长。
1952年那会儿,全军都在搞评级,跟他以前一样当师职干部的战友们,有的成了正师级,有的升到了副军级,他呢,直接被评上了正军级。但他自个儿觉得,自己能力也就那样,给个正师或者副军就挺知足了。他写了报告,说要让级。上级看到他的报告后,挺认真地跟他说,评他正军级,那是恰如其分。
1955年那会儿,他拿了个中将的军衔。说起来,他算是解放后四野里头升得最快的一个将军了。你看像龙书金、丁盛他们,虽然早早地就当上了副军长,比他早了几个月,评级也到了正军级,但最后就只拿了个少将的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