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资历比朱德还老,授勋时却错失元帅,毛主席特批享受元帅待遇

特效老温 2025-04-28 15:36:18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篇章里,有这么一位将军,运气和本事都相当了得,大伙儿都叫他“福将”,他就是张云逸。要说他的经历,那可比朱老总还要丰富深厚得多。

授勋那一刻,他与元帅的头衔失之交臂。但幸运的是,毛主席对他特别关照,让他得到了和元帅一样的待遇和荣耀。

张云逸碰上的这事儿,到底是老天爷跟他开玩笑呢?还是说,这是我军军衔制度要变的前兆?

【福将张云逸】

张云逸小时候先上的私塾,打下了基础,后来考上了我们那儿的一个陆军小学,翻看他的经历,真是挺不容易的。

早在1909年,他就加入了同盟会,有说法称,他投身革命的时间,甚至比朱老总还要提前一点。

张云逸19岁时就加入了黄花岗起义的大军。但那时候,起义军没想到清军兵力那么多,结果投掷队准备的炸药不够用。这样一来,投掷队的兄弟们手里没家伙,只好中途退出战场。

张云逸是扔东西那队的头儿,他把队员们都带到了一栋老百姓的房子里藏起来,顺便等个好时机跑路。而他呢,自个儿冒着危险跑到外面去探听敌人的动静。

没想到事情会这么糟糕,队员们藏身的房子被清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起义的好多兄弟姐妹都壮烈牺牲了,就张云逸因为当时不在那儿,侥幸躲过了一难。

黄花岗的英雄们,他们那股子勇猛和胆识,真的让人打心底里佩服。可话说回来,又真心觉得可惜,那么年轻的生命,那么有活力的青春,就这么早早地没了。

张云逸逃过了那一劫,结果就流传出他在紧要关头被某种神奇力量保护的说法,这事儿传得飞快,给他后来的军旅生活也添上了一笔神秘的调调。

1914年那会儿,张云逸在军校的培训课一结束,就直接去了海南岛,加入了龙济光那个军阀的队伍里头工作。

张云逸管理军队很有一套,他手下的队伍纪律严明,战斗力也相当强悍,不容忽视。

1924年,他顺利摆平了广州商团的造反,那时候,他已经靠着打仗的本事稳稳当当地当上了旅长。

他带着的队伍老是赢,所以大家都叫他们“常胜军”。而“常胜”这俩字,后来就成了张云逸的绰号,他走到哪里,这绰号就跟到哪里。

后来,张云逸在打仗的日子里,好多次都能把大麻烦给解决了。特别是在打日本鬼子那会儿,他带的队伍碰到了好多回生死关头,但每次都奇迹般地躲了过去,这事儿让大家伙儿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咱们国家的老百姓普遍迷信些玄乎的东西,因此,张云逸的那些神奇经历就在军队和老百姓之间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张云逸老是在最要紧的时候冒出来,一来,事儿就能从坏变好。就这样,大家开始叫他“福将”张云逸,这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国军少将秘密入党】

1924年,张云逸因为打仗打得好,被提拔成了少将。后来他又去参加了北伐,表现得特别棒,连蒋介石都听说了他的战绩,还想把他拉到自己这边来呢。

不过那时候,张云逸的上司是张发奎,张发奎对张云逸的能力和忠心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直接回绝了蒋介石的提议,明确地说,就算蒋介石拿出一个师的兵力来换张云逸,他也绝对不会答应。

但那时候,蒋介石和张发奎都蒙在鼓里,不知道张云逸其实早经由王之仁的引荐,悄悄地成为了我们党的一员。

1927年的时候,国共两边的合作出了问题,最后就各走各的路了。张云逸看到国民党里面那些烂事儿和堕落的样子,心里头对他们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后来经过一系列曲折经历,张云逸最终坚定地站到了我们党这一边,并且在1929年带头发动了百色起义。

起义成功后,按照上面的安排,起义的队伍变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大家都叫它红七军。张云逸挑起了红七军军长的大梁,而邓公呢,就成了政委。

1930年的时候,红七军在邓公和张云逸的带领下,一路往北去长征。在长征的路上,张云逸不光是指挥官,还临时当过红八军团的参谋长,以及军委纵队先头部队的司令员。

长征完结以后,张云逸帮忙周总理管了一段时间的后勤事务。

抗日战争一打响,咱们的主力部队不光整编成了八路军,在南方,还有一支红军队伍在行动。

为了满足南方战斗的需要,中央决定把当地的游击队整合起来,正式成立这样一支队伍。

尽管这支队伍属于我们党,不过它的军长却是蒋介石来指定的,那时候,打仗厉害的叶挺,因为早些年和国民党有些交情。

我们党对他特别放心,因此他自然而然就成了领导这支队伍的最佳人选,这支队伍呢,就是新四军。

1937年,叶挺着手准备新四军的建设工作。有了中央的帮忙,他从部队里找来了好多军事、政治、后勤方面的高手,比如项英就成了政治委员,张云逸做了参谋长这些人。

1938年,新四军正式诞生了。打那以后,他们在华中地区大范围地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专门在敌人后方打游击。他们对日军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成功地把大批日军拖在了后面,这样一来,正面的抗日战场就轻松了不少。

这段时间,张云逸一直待在新四军里。说到他的战绩,咱们先放一边。这期间,他最出名的事儿就是,他让供给部的部长胡弼亮,跟当地的烟草厂联手,一起开了家烟厂。

大家都知道,看毛主席早年的那些视频,他手里头老是夹着烟。在抗日战争那会儿,主席抽的一部分烟,其实就是新四军自己烟厂做出来的。

大伙心里都明白,吸烟对身体没好处,但那时候战争压力大得很。在部队里头,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军官,还是普普通通的士兵,都爱靠抽烟来舒缓压力。

当年咱们军队的处境真是挺苦的,普通士兵经常得在地上找烟屁股来抽,就连军官们也只能抽那种用树叶简单卷起来的烟卷,跟个小喇叭似的。

新四军跟当地的烟草工厂联手后,战士们的烟瘾得到了解决,而且他们还想办法把做出来的香烟卖到日军占领的地方。这样一来,赚到的钱就买来了很多药品和武器,对我军帮助特别大。

后来,抗日战争赢了之后,咱们国家的战略安排有了很大的变动。特别是解放战争一打响,咱们的军队就不再像抗日战争时那样分散打游击了,而是开始进行全面进攻。

这时,因为地处特殊位置,华东地区变成了国共两党军事冲突最猛烈的一个区域。

为了确保战争能赢,张云逸因为资历深、军事能力强,加上他还很懂民生经济,所以中央商量后,决定派他去华东地区当副司令员。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那边的军事领导和打仗指挥。

张云逸确实没让领导失望,他参加了那三场大战,特别是淮海战役,他更是全力以赴。

张云逸主管山东地区的军民支援前线事务,他发动大批老百姓组成民工队和运输团。

每天往前线送的粮食和物资加起来差不多有300万斤,这样解放军的后勤就有了稳稳的保障。他们为大战的胜利真的是出了大力气,作用可大了。

【为何说张云逸是错失元帅】

在张云逸的军旅生涯里,他的职位变来变去好多次,这样一来,在算他有多大功劳时,就显得挺零散的。

他没能积累起一连串的高层指挥经历,这是阻碍他拿到元帅军衔的一个关键原因。

此外,在1955年的大型授勋仪式开始前,咱们军队已经忙活着搞了好几轮的军衔评定事儿了。

建国后,这事儿就开始谋划了。用了好几年时间做准备,主要是定了个评价的规矩,然后到处搜集将领们的工作经历和贡献的材料。

军阶的评定,不光要看在土地革命时、抗日战争还有解放战争里头,你的打仗表现咋样,当的啥官,立了多少战功,还得瞧你新中国成立后,在部队里干的咋样,担的啥责任。

张云逸在拿到军衔那会儿,已经63岁高龄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因为长期劳累,身体一直不太利索。

那时候,张云逸虽然挂着广西军区政委的头衔,但主要是去那边养身体。

1952年到1953年期间,他跑到苏联去看病,虽然时间不长,但这趟出国经历却暗暗地给他的军衔评定带来了点变化。

所以,在1955年那次重要的授衔典礼上,张云逸将军只被授予了大将军的级别。

授完衔以后,张云逸对大将军的头衔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毛主席看他气度不凡,又有远见卓识,就特批他享受和元帅一样的待遇。

这种特别关照呢,就是说,你可以参加好多重要的国家大事,还能享受到一些专门为你准备的生活好处,当然啦,也会给你相应的荣誉和尊重啥的。

【结语】

张云逸那时候享受的待遇真的是没话说,好得不得了,从这就能看出毛主席对他有多看重和信任。

主席这一举动真是出人意料,它不仅仅是为了向张云逸过去那些荣耀的日子表达敬意,更是给他的军事生活加上了耀眼的一笔,让他的经历更加光彩夺目。

张云逸获毛泽东赞誉,称其为“党员楷模”。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网站上,也能看到对他的高度评价。

张云逸开国政委的军旅旧时光在党史的长河中,张云逸政委的军中经历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他走过的路,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想当年,张云逸在军中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身经百战,立下赫赫战功,每一次战斗都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在军队里,他不仅是指挥若定的将领,更是士兵们心中的楷模。在那些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张云逸带领士兵们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他们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与敌人斗智斗勇。每一次胜利的背后,都凝聚着张云逸和士兵们的血汗和泪水。除了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张云逸在军队建设上也颇有建树。他注重军队纪律,强调官兵平等,使得军队内部团结一心,战斗力大增。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军队的文化建设,让士兵们在紧张的训练和战斗之余,也能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回顾张云逸的军旅生涯,我们不禁为他的英勇和智慧所折服。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党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张云逸大将军的非凡经历张云逸大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党员干部们常常提起的榜样。他年少时便胸怀大志,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他历经风雨,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建设的时期,他都始终站在最前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张云逸大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指挥若定。他善于运用智慧,以少胜多,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平时期,他同样表现出色,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和改革,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张云逸大将军的传奇经历,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榜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