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业主九年拒交物业费门牌号被挂网!法院判决后物业改发短信暗号

小丁娱评 2025-03-19 11:44:40

这事儿发生在四川成都,有个李女士跟自己小区的物业公司杠上了,一杠就是九年。为啥呢?按李女士的话说,物业公司干的事儿实在让人看不过眼。小区绿化带里三天两头有狗屎,物业的人跟没长眼睛似的,从来不知道及时清理。垃圾桶边上经常堆得跟小山似的,大夏天那股子馊味儿能飘出二里地。李女士每次下班回家,电梯里贴着催缴物业费的通知,可看着楼道里积的灰都能写字了,心里头那个窝火啊。

就这么着,从搬进小区那天起,李女士就没交过物业费。物业公司的人也没闲着,隔三差五就上门催缴。有回物业经理带着两个小伙子来敲门,李女士隔着门缝说:"你们先把小区收拾利索了再说!"物业的人也不示弱,在门上贴了张红彤彤的催缴单,上面还盖着公章。就这么你来我往折腾了七八年,物业公司换了三任经理,李女士家的门框上贴的催缴单都攒了厚厚一沓。

要说这物业公司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专门在微信公众号上搞了个"曝光台"。去年三月份,李女士的大名突然出现在公众号文章里,标题起得挺唬人——《业委会成员及部分业主物业费欠费公示》。点进去一看,白底黑字写着:"30单元B栋楼XXX室,李某某,欠费18761.55元。"后面还跟了句红字标注:"这些业主未缴纳物业费,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公共利益。"要说这公众号平时也就发发停水停电通知,冷不丁来这么一篇,倒真有不少业主在下面留言,有说该曝光的,也有说物业不地道的。

李女士看到文章时正在菜市场买菜,邻居王大姐凑过来说:"小李啊,你们家那物业费是咋回事?"李女士这才知道自个儿被挂网上了。回家路上越想越来气,经过小区门口时看见公告栏里也贴着同样的内容,几个遛弯的老太太正指指点点。当天晚上,李女士就打电话给物业,说他们这是侵犯隐私。接电话的客服小姑娘不紧不慢地说:"我们按合同办事,您要是有意见可以走法律程序。"

转眼又过了一年,物业公司把小区里坑坑洼洼的路面重新铺了沥青,垃圾清运也改成了一天两次。业委会开了三次调解会,最后李女士把九年的物业费一次性结清了。可这钱刚交完没两天,李女士就一纸诉状把物业告到了青羊区法院,说物业在公众号上泄露她家门牌号,侵犯隐私权,要对方赔礼道歉外加赔偿八千多块钱。

开庭那天挺有意思。物业公司派来的律师拿着厚厚一叠材料,说他们完全按合同办事,公众号早就停用了,关注的人还没小区广场舞队人多。李女士这边也不含糊,专门请了律师,还带着公证处出具的证据材料。法官拿着放大镜把双方签的物业服务合同看了又看,发现里头确实有条文说可以"登报催缴",可这登报和发公众号是不是一码事,两边争得面红耳赤。

法院最后判了个明白账:门牌号属于个人隐私,物业公司没经过同意就公开,确实违法了。不过李女士要的那些赔偿,什么误工费、公证费,因为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法院没支持。判下来就两条——物业得写书面道歉信,再把那篇文章彻底删干净。至于李女士要的八千多块钱赔偿,法院给驳回去了。

这事儿过去小半年,小区里又出了新鲜事。物业公司现在催缴物业费改发短信了,每条短信末尾都加了一句"如不同意公示信息请回复N"。李女士家阳台上的绿萝长得更旺了,听说最近还当上了楼栋长。有回在电梯里碰见物业经理,俩人谁也没提旧事,倒是聊了聊小区要装智能门禁的事儿。您说这邻里邻居住着,到底该较真还是该和稀泥?

0 阅读:0

小丁娱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