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男子突然变成一条鱼,朋友们正在磨刀,打算把鱼腌着吃。男子慌忙求救却发不出声音,一刀下去,妻子突然大叫道:“有古怪!”
说这男子是个知县,与妻子恩爱,对百姓友善,在他的治理下,县城风调雨顺。某天男子突然病了,几天都不见好转。妻子很着急,去庙里求签,签文写道:“百道清泉入大江,临流不觉梦魂凉。何须别向龙门去?自有神鱼三尺长。”
这签连庙里的和尚都看不懂,妻子无奈,只好再去找名医医治,但都无办法。
听闻有个李八百,有奇术,但性情古怪,有时候不收分文也治病,有时一掷千金他也不看。妻子只能搏一把,请他来试试。
李八百刚进门,还没把脉就喊道:“这病势看上去像死的,但却是个不死的,请我来干什么?你等他咽气以后去摸他的胸口,只要没凉,就不要下葬,过半个月,他自然会醒。”
7天后,男子咽气了,妻子去摸他的胸口,果然还温热,便信了李八百的话,不肯下葬。家人劝道:“这人刚死,胸口不会马上变凉,你不快点让他入棺,天气炎热,怕是要腐坏。”众人再三劝解,她也不听,日夜守护。
再说这男子病了7日,觉得胸口烦闷,一心想要去个清凉的地方,于是悄悄离开了家里,飞奔到了城外。其实男子的身体依然在卧榻上,但他梦魂游离,还以为自己是真身,真的跑到外面去了。
男子来到一座山上,这山风景秀丽,他早有耳闻,但自己一心为民,很少去游玩。男子心情颇佳,四处闲逛,不知不觉又来到了一处江边。
正是酷热难当,男子便在江边戏水。常年工作,很久没有放松过,男子觉得酣畅淋漓,心中烦闷都少了一些,却又忍不住感叹:“人到底比不上鱼,不能游到更深处,看看那江中景色。”
突然一条小鱼游来,笑道:“你要变鱼不难,我去河伯那里替你祈求。”
没多久,只见一个鱼头人,骑着一条大鱼,后面又跟了一群小鱼,带着诏书宣读了一番,大意是:你厌恶了尘世的喧嚣,我就让你体验一会儿安宁,把你变为一条金色鲤鱼。但记住不要跑太远,否则会受到神明惩罚,也不能去咬鱼钩,否则会被人吃掉。
男子很高兴,想着可以自在一番,便化为金色大鱼,每天在江中畅快。但畅快了几日,也有些无聊。
小鱼道:“远处有个河津,只要是鲤鱼都会去那跳龙门,万一跳成功了,化身为龙,不比当鱼更痛快吗?”
男子果然去跳龙门,可是努力了很久也跳不过,干脆躲到东潭里。正巧一个渔夫来钓鱼,鱼钩上放了块美食。
男子饿得不行,闻到香味,就想去吃,但看到鱼饵又纠结:“我要是吃了,不就被他钓走了吗?”于是他假装没闻到香味,继续休息。但香味实在太诱人,他又安慰自己道:“我这么重,这钩子不一定能钓我上来。”
于是男子咬住钩子,吃起美食,没一会儿就被渔夫钓了上去。渔夫道:“公差向我买一条大鱼,我可不能把这条拿出去。不如偷偷藏起来,到时候转卖出去,多挣点钱。”
公差前来,看到都是小鱼,不高兴道:“裴五爷要炸大鱼吃,你莫不是把大鱼藏起来了?”四处寻找,果然找到了藏起来的男子。
男子大喊:“你们都认得我,我是知县啊!暂时变成鱼玩,你们怎么都不理我?”公差哪里听得懂鱼语,提着他就往裴五爷家走去,渔夫则因不守诚信被揍了一顿。
男子的妻子请了高人施法,算到男子这日就会醒来。裴五爷和他的朋友们准备摆酒设宴,等待他复苏。看到大鱼,就要剁了鲊着吃。
一人说道:“此鱼甚好,鲊后定是美味。”男子连忙摇头,生怕真把他剁了。又听一人说道:“既然是为知县散福,不如放生?”男子连忙点头,松了一口气。
“我们不吃,放了也会被其他动物吃了。”“放生倒不必,别炸着吃就行,体面点。”还有人附和:“我有菜谱,可以将鱼切得薄薄的,在开水里一转便捞起来,加上佐料,泼上香油,美味得很 。”
说罢,拿出磨好的大刀,一刀就把鱼头剁了下来。男子吓得魂飞魄散,妻子却高兴地叫道:“你醒了!”原来梦魂被吓回了身体里,男子又活了过来。
男子把经过告知众人,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他碰到一牧童,牧童道:“你前世本是神仙,因爱上了王母娘娘身边的田四妃,双双被贬下凡来历劫。如今历劫完成,也该回天庭了。”
言罢,男子和妻子身边出现白雾,二人竟升仙而去。
故事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由九木闲谈改编。这故事映射了许多现实:
其一,人生在世,要学会放过。男子每天都在工作,重病后魂魄首先想到的便是四处游玩,宁愿化成鱼也要自在。这和如今的我们不谋而合。
工作很累,也别忘了放过自己,偶尔寻一方清净,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放轻松,才能活得快乐。
其二,俗话说“世上死生皆为利,不到乌江不肯休”,人都有贪念,总是会为贪而付出代价。比如男子明知道鱼钩是诱饵,却仍愿者上钩;渔夫明明答应钓大鱼给公差,却想转手给他人赚更多的钱。
眼里识得破,心里忍不过。不能管住自己的贪心,自然得不到好结果。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谢谢你关注我。最近我们在读冯梦龙的《醒世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