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去邻居家门口自尽,却吊错了门,引发了十几条命案,起因竟只是一文钱!

九木闲谈 2021-05-13 21:43:51

古代有件怪事,一女子突然跑到邻居家上吊,结果吊错了地方,几经转手,牵出了十几条人命案,起因竟是为了一文钱!

说这女子某天给长儿一文钱去买椒,长儿碰到朋友再旺,便一起赌钱玩。长儿赢了钱就要走,再旺不肯:“再玩几把,这一文钱我不动你的。”

没多久长儿赢的钱就全输掉了。长儿想要回一文钱,再旺不肯,二人争执扭打起来。

女子见长儿一直未归,出门寻找。长儿把经过告诉母亲,女子对着再旺大骂:“你想要钱,何不叫你娘偷汉子去?”骂完就去抢,长儿顺势多抢了几文,女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旺回家对母亲孙氏哭道:“长儿抢了我的钱,他娘骂我是野种,还说要钱就让你偷汉子。”孙氏听了,气得大骂:“你自己偷汉子,还诽谤别人!”骂了一连串脏话,都不带换气。

恰巧女子的丈夫喝醉酒回家,听到孙氏谩骂,问女子:“你老实交代,偷了哪家汉子?”女子叫冤,男子醉醺醺的,赌气道:“你若没偷,今夜吊死在她家门前。”说罢倒头大睡。

女子平日里最怕丈夫,竟真去上吊。孙氏家在东边第三家,但她走错了,跑到西边第七家去了。

第七家是个铁匠,天未亮起来打铁见一具女尸吊在家门前。他怕麻烦,心想:不如把她挪走,省得被人怀疑。

他把女子放到酒家门口,店家叫王公,和母亲靠卖酒度日。小二听到异动,推门看到女尸,对王公道:“赶紧把她扔河里去,不然有口难辩。”王公只好和小二把女子扔河里去。

不久,恰好一人经过,这人叫朱常,最近和一个叫赵完的人争田地。他见了女尸,心生一计,故意带人去找赵家人,挑起两家争斗,趁乱把女尸扔到附近,大喊:“赵家把我家人打死了!”

赵家人以为真是自家人把女子推河里溺死了,慌忙逃跑。朱常命人扛着女尸,去赵家要个说法。

赵完听说自家人打死了一个女子,但问了弟兄们,却又无人承认。赵完怕无从辩解,竟和儿子赵寿商量出一条毒计。

二人叫来一位老家丁,暗中一棒槌打下去,家丁顿时没了气息。赵寿道:“如此我们也有了一具尸体,就说是朱家打死的。”话未说完,府中一老人田婆恰好路过,见到行凶现场,被二人杀人灭口。

赵完父子把尸体抬过去道:“你杀了我两位家人,速来偿命!”

朱常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赵家人捉住扭送到了公堂。府尹派仵作验尸,仵作奇怪道:“这女子分明是被吊死的,怎么说是被人推落水里死的?”

府尹道:“好你个朱常,看来这女子也是你谋害的!”朱常慌忙道出实情:“冤枉,这女子是我捡来的。”

府尹道:“她不是你害的,你也不应该诈害他人。况且赵家人确实是你害的。”朱常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他的随从是主要帮凶,也跟他一起被判了死罪。

朱常知道这案子难翻案,便让儿子买通仵作,只等五月炎热,尸体腐烂,说没有吊死痕迹就行。到了五月,朱常在狱里喊冤:“那赵家买通了仵作,谎称女子是被吊死的,嫁祸于我!请大人重新验尸!”

谁知棺木一开,女尸不仅没腐坏,反而比之前还鲜活,颈部痕迹一清二楚,仵作没法作假。府尹见了,更坐实了朱常的罪名,朱常和随从被斩首。

没多久,府尹又接到报案,说一酒家店家被小二给打死了。原来王公因抛了尸体内心不安,小二趁机索要钱财,争执间被小二随手扔的砖给误伤,拍死了。

王公母亲拉小二去见官,这才捅出了抛尸这事。府尹想起一年前曾有个男子来报官,说自家妻子被孙氏害死了,但一直没找到尸体,而小二抛尸的地方又和朱常捡尸的地方一致。

他叫来男子认尸,男子道:“是我妻子,当初孙氏谩骂她才导致她自缢。”府尹叫来孙氏问罪,孙氏恰好病了,如今见了尸体一口气收不上来,就这样去了。

小二杀了王公被判死罪,最初抛尸的铁匠因心中愧疚病逝。赵家的罪行几年后也被揭露了出来。

原来当时杀害家丁和田婆时,还有一人赵一郎在场,那人后来与赵完的爱妾私通,赵完想杀了他,那人干脆来个鱼死网破,把这事抖到了官府。最终,赵家父子杀人、那人和爱妾私通都被判了死罪。

至此,女子、铁匠、王公、小二、朱常、随从、老家丁、田婆、孙氏、赵完、赵寿、赵一郎、爱妾13人皆因一文钱引发连锁反应而死,可谓一文钱引发的血案。

故事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由九木闲谈改编。除家丁和田婆太无辜,其他人都是咎由自取。这故事告诉我们:

其一,人都有私心,但要分清是非。人不想惹麻烦是天性,但人命关天,岂能儿戏?若铁匠报了官,若朱常陷害赵家时有人劝阻,也就不会闹出那么多人命。

不求见义勇为,但至少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判断,要适当出头,阻止悲剧发生。

其二,人要戒贪念。小二贪财、朱家贪田产、赵家贪生、赵一郎贪色,最终害了多人性命。人生在世,莫要贪婪。就像冯梦龙所言:“不争闲气不贪钱,无烦无恼即神仙。”

其三,不要斤斤计较。本来是件小事,却因一场对骂造成大案。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和气生财,放过他人也放过自己。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谢谢你关注我。最近我们在读《醒世恒言》。



0 阅读: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