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8岁“纹面男孩”悲惨现状曝光:没当成网红,也洗不白了

棠棣说社会 2025-04-27 11:50:49

近日,一则“文身”话题冲上了热搜,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一位14岁少女一时好奇,花150元纹身,结果清洗竟然要花76万余元,前后经历8次激光治疗。

妈妈崩溃,商家隐身,这看似简单的一次纹身,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纹身针尖刺破的不仅是少年的皮肤,更可能刺穿他们尚未成熟的人生。

那些被冲动刻下的符号,成为伴随孩子们终身的烙印,那些盲目追随所谓的“个性”,化作困住他们未来的枷锁。

小雯14岁时,对纹身突然有了兴趣,便决定花150元在双臂纹花图,每个手腕处纹一个汉字。

没想到纹身容易,彻底消除难,妈妈把商家告上了昌邑区法院。

法院邀请了四家专业机构评估,小雯清洗掉纹身,需要做8次激光治疗,总共要花769800元。

店家不服气。但法律明文规定,纹身店不得给未成年人纹身。

最终法院判决,店家负主要责任,承担60%的清洗费用。妈妈作为小雯的监护人,没有对小雯起到教育监督的作用,承担40%的费用。

这一判决结果,不仅让店主和小雯的爸妈长了一次教训,也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看似不起眼的纹身行为,虽然是纹在孩子身上,但是它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更是家长和商家、社会的责任。

之所以驱动商家“铤而走险”,是因为未成年人纹身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

无论是短视频诱导未成年人纹身消费,还是国家部门对纹身店监管的缺席,亦或是纹身店不规范操作埋下健康风险,都是以收取清洗纹身的高昂费用为最终目的。

中国文身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未成年人纹身有3.6万多例,其中的70%需要清洗,而清洗费用远远高出纹身的价格,高达500倍。

合肥某医院皮肤科主任也透露,仅仅10cm²的纹身清洗需做8—12次激光,每次费用在3000以上,未成年人因皮肤薄嫩,激光清洗的费用则更高。

尤其清洗产业链暴利更为惊人,单次激光治疗的利润率竟然高达80%。

上海某民营美容院收费38万元,却使用廉价激光仪,以致于23名未成年人身上留下了永久性瘢痕。

一场场未成年人皮肤“自由消费”正在上演,但其背后的隐忧与陷阱更不容忽视。

如今,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纹身店,价格不一而论。

图案形状大小不同,收取的价格不一样。

在一家纹身小店,普通图案值几百元,复杂些的图案则需要花费数千元。

除此以外,纹身的客单价还跟纹身师的水平和名气息息相关。

而很多著名的纹身店,技术高超且又小有名气的纹身师纹一个花臂,价格通常在一万元以上;满背纹身,最低价格是三万元。

倘若纹身师在全国各省份远近闻名,单次纹身收费几十上百万也并不稀奇。

纹身是用纹针在皮肤上“画”出想要的图案。

一、二线城市开放包容,最适合纹身,住在其中的年轻人也乐意接受纹身的艺术。

社交媒体上发起了“纹身挑战 ”活动,话题播放量高达50多亿次。

流量为王的时代,商家们更是瞅准机会,迅速推出了 “学生党纹身套餐”。

心智稚嫩的孩子们爱追求个性,怎么能抵挡住经济又实惠的活动!

但未成年纹身看似炫酷,实则潜藏危机。

未成年人的全身抵抗力相对薄弱,纹身是有创操作,有可能会引发感染。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纹身偏向于负面,未成年人极有可能因别人的评价而产生心理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3月到2023年,重庆市万州区泰酷美甲店和清汶美容服务部两家店曾先后为50多个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

后被消费者起诉,除了执行经济惩罚,这两家店公开道歉,承诺不再给未成年人纹身。道歉信刊登在《中国消费者报》上。

文身店受损只是一时,而纹了身的未成年人付出的代价却不是金钱可以弥补。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纹身常是“另类”“不良少年”的代码。

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而言,轻则影响学业。

浙江省江山市13岁的小杰开学第一天,学校通知家长让小杰暂时休学,原因是小杰左胳膊上有大面积纹身。

无独有偶。湖南益阳一名15岁的男生陈某考上高中后,暑假看了一部电影,觉得电影里的人有纹身很成熟,便纹了一个花臂,结果高中学校拒绝接受有纹身的学生。

纹身对未成年人而言,更深远、更严重影响,他们自己或许都想不到。

首先,如果面部、颈部纹身或瘢痕直径超过2厘米,穿短装时其他裸露部位直径大于3厘米,不允许当兵。

其次,有纹身不能报考公务员,因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维护在人民心目中的严肃正面形象。

再次,不能从事医生、教师等岗位。除了有损职业形象,医生会给人不够稳重的感觉,让患者心里产生不信任,影响治疗效果。教师会带坏学生,影响教学质量。

辽宁小伙晓龙因为一时喜欢,在整张脸上纹了骷髅图案,此后多处找工作碰壁。

不仅如此,晓龙还是纹身重度发烧友。他还在全身纹了大大小小的图案,甚至左眼白色那么小的地方也进行了染色。

纹身之后,晓龙和家里人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

找工作屡屡碰壁,他便去做直播,没想到,网红没做成,反而又被网友骂。

而到了换证件、弄人脸识别时,不仅费劲,还倍感尴尬。

晓龙不堪其扰,去年,晓龙注销了各个平台的账号,终于决定洗去纹身、开启新的人生。

纹身虽小,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并没有成熟,而是贪图一时新鲜纹身,却给未来埋下了伏笔。

近年来,纹身的年龄越来越偏小了。

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来看,2018年到2024年期间,12 - 18 岁群体纹身率从 3.2% 猛增到了21.7% 。

某连锁纹身店34%的顾客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仅仅12岁,这个数据让人担忧。

纹身刺痛未成年人的身体,也伤害了他们的未来前途,甚至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但未成年人太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洗脑,将纹身视为对自由个性的表达,一时冲动做出纹身的决定。

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纹身后很快后悔。

“我以为刺下的是翅膀,后来才发现是锁链”,一位清洗纹身的少年曾这样说。

愿所有青春不必以疼痛为代价成长,愿每一份“酷”的背后,都是理性与热爱的共鸣。

-END-

参考资料:

1、青少年教育专家:《聚贤青少年教育|别让孩子的未来,被文身 “刺痛”》

2、光明网:《全国首例!“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诉讼有结果了》

3、极目新闻:《小伙文面6年找不到工作决定忍痛洗掉:“很后悔,希望能回归正常生活”》

4、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调查」文身“刺痛”未成年人》

作者:蜗牛

编辑:柳叶叨叨

2 阅读:38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