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电商变现之路布满荆棘

业界风云汇 2019-06-12 10:11:12

前段时间,一篇《我一个世界五百强做食品的,被抖音卖烤虾的骗了。》的文章,迅速在朋友圈刷屏,直指抖音平台上某店铺售卖的虾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售价过高,且售后服务跟不上。从中可以看出,抖音逐渐在拓展电商业务,不过还未大面积铺开,就迎来了平台信任危机。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电商的确是一条很好的变现之路。阿里1999年成立,靠B2B起家,2003年又诞生了淘宝,经过20年的发展,市值达到4000多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同时,京东、拼多多也通过电商成为市值几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但对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而言,本身没有电商基因,却想通过电商变现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文:火火(业界风云汇)

抖音变现的焦虑

2018年,抖音成为年度最大网红APP之一,用户数量急剧增长。直到2019年也在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下沉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移动互联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达6.18亿,人均使用时长增长迅速,存在着较大的人口红利。中国全互联网应用中,抖音、快手、支付宝、拼多多分列下沉市场MAU(月活用户)增量前四。另据抖音发布《2018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底,抖音国内DAU(日活用户)突破2.5亿,MAU突破5亿。

尽管抖音成为2018年MAU增量最大的APP应用,殊不知,成就背后离不开大肆的营销推广活动,通过烧钱来换取市场份额。从商业的角度,烧钱后,必须要想办法再挣回来。

有媒体报道,2019年年初,字节跳动公司定下了“超过1000亿元”的全年营收目标,而2018年还只是500亿元,其中有200亿是由抖音所创造的。

如今,抖音已经与今日头条一起成为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两款王牌产品,自然担负着营收的重任。字节跳动要想实现营收翻倍,必然要寻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开辟新战场。而电商作为最好的变现方式之一,抖音自然跃跃欲试。

王可欣(化名)是一名20多岁爱美的女孩,同时也是短视频的资深用户,业余时间经常会刷抖音玩。她对业界风云汇说道,抖音上的视频大多数都比较文艺,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觉得上面的用户都很有钱,他们会像我们展示生活美好的一面,这可能也是抖音能够吸引很多新用户,并且用户使用时长越来越高的原因。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据她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抖音上面的品宣广告越来越多,滑动5个左右短视频就会出现一个广告,不过也在个人的接受范围之内。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偶尔能够刷到一些电商视频,打开这些主播的个人页面,会显示网店的地址,直接点击进去就能跳到淘宝网店铺。

起初王可欣只是感觉好奇,但是随着抖音上电商商家越来越多,且主要是一些服饰鞋帽、美容护肤、日常用户,这些类别商品自己经常也会用到,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在抖音上的电商店铺买了一些护肤品。后来,日用品、服饰也会在上面购买。

之所以在抖音平台上购物,是因为上面的店铺经常会做一些活动,有一些折扣,优惠之类。同类商品和淘宝网上的价格差不多,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抖音会向用户推荐一些“折扣”商品,所以同款产品大多数情况下会比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价格便宜一些,且至今还未买到过假冒伪劣的商品。

通过抖音不仅可以导流到淘宝网店铺,而且最近也有部分店铺直接跳转到京东。在抖音平台上,相比淘宝店铺,京东会少很多。

对于抖音上电商越来越多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抖音有天然的流量优势,通过信息流广告导流到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一方面有利于抖音在电商商业化方面的探索,并获得一定的平台佣金;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合作的电商平台导流,在流量日趋变贵的大背景下,电商平台也能够同时获得流量和一定比例的交易抽成。”

快手的带货数量超乎想象

作为和抖音一起成长起来的快手,也是抓住了用户下沉的红利,并通过大肆烧钱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似乎,快手和抖音达成了某种默契,2019年都在发力电商业务。

张涛(化名)向业界风云汇表示,自己是某游戏类直播MCN机构的负责人,经常活跃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由于起步较晚,实力不足,在斗鱼、虎牙头部游戏直播平台上并无优势,于是逐渐转战至快手和抖音直播。

为了能够抓住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早期涉足电商的机会,张涛也在抖音和快手上购买一些商品,感受用户体验怎么样。不过基本都是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也包括一些游戏类周边产品。

经过考察之后,张涛选择让旗下的主播在快手上做游戏直播,卖一些游戏周边产品。而就在两个星期之前,张涛还试验过,通过游戏直播卖耳机,单价在15元左右,主播分成8元,再加邮费等,可以说基本不赚钱。这次直播主要是为了引流,提高知名度,然后试试快手平台上做电商的效果。不过,这次带货让张涛非常惊讶,带货数量远超自己想象。

然而,张涛并没有特别高兴,因为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其签约主播的粉丝,而且产品价格低,担心他们冲动消费,从而大面积的退换货。毕竟产品价格较低,质量方面自己也不能打包票。

在快手直播做电商的体验方面,张涛表示,第一,快手决定了消费人群,由于主要用户都是三线城市及以下,80%都使用安卓机,消费金额都很低。第二,因为商家要给主播分佣,价格又不能高。

在店铺方面,由于快手涉足电商还处于早期,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大多数加入的商家都是一般的C店。

但快手上的电商转化率比较高,会比抖音高一些。因为抖音上是品宣比较多,而快手上那些达人做品宣较少,更多的是直接带货。当然,也要看达人的调性。

“快手的老铁文化比抖音氛围好,快手的粉就是真粉,而抖音的粉只是增加曝光率的粉,不一定是真粉。但快手用户素质低,对货品的购买力和需求不一定,个人觉得最好还是拼多多跟他做供应链匹配比较合适。”张涛补充道。

在用户体验方面,不少消费者表示,抖音、快手比京东、天猫的要差很多。毕竟后者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电商平台,可以非常容易的检索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并且种类繁多。抖音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性的消费,就像在线下商场吃饭时,偶尔看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面,顺便进去逛逛,购买的可能性不高。快手更多的是偏向于大V带货,消费者是忠于大V本身,而不是对商品有多喜爱。

综上,抖音和快手都面临着变现难的问题,才不得不去拓展电商业务,而且本身并不具备电商基因,只能暂时先与淘宝、京东等平台合作。加上产品质量没法保证,无论是用户,还是商家都对他们心存顾虑,电商之路布满荆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13

业界风云汇

简介:一群互联网和媒体人融合后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