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诸侯后,田荣为什么会率先造反?项羽的应对有何失策之处

采蓝说历史 2025-04-18 17:58:54

请大家记住,是非逻辑一定是要放到特定的环境下和事情上才有讨论价值,否则就是无稽之谈、是会模棱两可的。比如项羽的分封诸侯,大家就没法一概而论地去说它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它必然是对有些人合理而对有些人不合理。比如被封为九江王的英布,他会反对项羽分封诸侯吗?项羽不分封诸侯,他才会不乐意嘛!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志得意满也就必然会有人忿忿不平,比如本文中的田荣。

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刚刚在咸阳分封诸侯完毕回到彭城,但五月份齐地的田荣就宣布造反了。

田荣为什么会这么急匆匆地站出来反抗项羽呢?因为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齐国一分为三,分封给了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其中田市(fu)是田荣的亲侄子,也就是原齐王田儋的儿子。而田都、田安都是田儋战死后短暂成为齐王的田假的亲属,因跟随项羽反秦有功而被封王。项羽把齐地一分为三很明显是触犯了田荣和田市的利益,他们原来拥有整个齐地的管理权,现在被分走了三分之二,心里怎么可能舒服呢?

于是,公元前206年五月,田荣表示拒不认可项羽的分封,所以直接把项羽分封的齐王田都给打跑了。

这事就搞大了,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啦,你田荣这是明显让刚刚以霸王身份分封诸侯的项羽下不了台呀!项羽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因为他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所以,胶东王田市内心感到十分恐惧。

但是田荣对侄儿田市表示,齐地本来就是咱们老田家的产业,他项羽算个什么东西?不要怕他。咱们齐地的事情咱们自己说了算!你就是齐王,不要当什么胶东王。

可田市这孩子还是觉得自己惹不起项羽,所以还是偷偷摸摸地溜到即墨去当胶东王去了。

结果田荣一看自己的侄儿如此烂泥扶不上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于六月份发兵攻打了即墨,杀掉了侄儿田市,自立为齐王。

联系到田荣之前刚被项梁从东阿城救出来,就翻脸不认人地要项梁交出逃到楚国的田假、要赵国交出逃到赵国的田角才肯出兵去协助项梁打定陶,大家就知道这个人在利益面前是多么冷血无情了。

但田荣也只是狠,并不傻,他知道自己单挑肯定是干不过西楚霸王项羽的,所以便赶紧联络了彭越,两人一起反项。

彭越为什么会要反对项羽呢?也是对自己没封王不满嘛!但事实上,彭越之前是投靠了刘邦,刘邦也只是被封为汉王,项羽怎么可能给你封王呢?再说你彭越在反秦过程中也没怎么出力呀,你总不能你在巨野泽落草为寇也应该被封王吧?所以,历史上很多事情就没啥道理可讲的,全是一帮名利之徒在兴风作浪。

田荣和和彭越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后,便命彭越发兵助他消灭项羽分封的三齐王中最后一个——济北王田安。最终在七月顺利斩杀了田安。

至此,仅仅过了三个月,田荣就把项羽分封的三齐王给团灭了。

8月,深知项羽不会放过自己的田荣决定先下手为强了,这个时间正是刘邦出汉中的时间,所以田荣是冥冥之中帮了刘邦一大忙。田荣派派彭越南下攻济阴,项羽派萧公角领兵迎击,却被彭越所败。

这种情况对于项羽来说,有啥影响呢?其实也要一分为二去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在哪里呢?好在田荣这么一闹腾正好给了项羽出手收拾他的名义。咱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项羽的叔叔项梁之死多少跟田荣有点关系,项羽是不可能放过田荣这种忘恩负义之徒的。但是项羽也不能直接以报私仇的名义去进攻齐国,现在是你田荣率先跳出来闹事,项羽出兵打你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坏在哪里呢?坏在田荣闹事的时间点让项羽感觉到非常难受。项羽当时其实从咸阳匆匆赶回彭城,是有重要事情要处理的。啥事情呢?其实就是楚怀王熊心的事情。因为楚怀王熊心在政治身份上是天下共主,但一直对项羽相当不友好,不把这个政治隐患处理掉,项羽以后在政治上是非常难受的。所以,项羽在回到彭城之后,一直在架空楚怀王,然后把楚怀王驱逐到了彬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南郴州。田荣闹事之时,这件事项羽还没处理好,而汉中的老刘又闹腾着还定三秦了。所以项羽当时是分身乏术的。

这里要多说一句哈,后世很多人并不了解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真相,所以随波逐流地说项羽在政治上优柔寡断、无心一统天下,这其实是不对的。要知道,项羽在秦始皇没去世的时候,就指着在钱塘江上巡游的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之”,这句话就充分表明项羽也是想成为秦始皇那样的大一统帝王的。他分封诸侯其实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

而且从项羽的一些政治手腕上来看,他政治能力其实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齐地乱了之后,他就当机立断地明白了,楚怀王熊心不能留了,留着就会被人当成反项的政治旗帜,所以立马就下决心要除掉熊心。但是这种诛杀天下共主的政治黑暗事情,肯定不能由自己亲自动手,所以项羽让九江王英布和临江王共敖当了这只脏手套。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韩王韩成的事情。因为韩国在复国的过程之中跟刘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刘邦西进关中的过程中,就多次跟韩成、张良的韩国复国势力联合作业过,所以项羽其实对韩成也是相当不放心的。所以在分封诸侯之时,虽然按规矩封了韩成为韩王,但一直就把韩成扣押在了身边,不让他就国。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说什么项羽没有政治觉悟哈,人家政治敏感性其实是非常高的。

项羽为啥要扣押韩成呢?因为你韩成和张良都是毫不掩饰地跟刘邦走得近呀!而刘邦在占领咸阳之后就暴露了自己要跟项羽一争高低的野心了,而且在项羽分封诸侯后,你韩国的国相张良还一路护送刘邦到汉中,项羽能对你们放心吗?

本来张良这个大忽悠从汉中回来之后就跟项羽说了刘邦火烧栈道的事情,说刘邦没打算从汉中走出来了,想让项羽放他们回韩地就国。但是,项羽并没有上当,一直把韩成和张良留在身边。

后来,齐地乱了,刘邦还定三秦的消息都传过来了,而且张良还再次帮刘邦打掩护,说刘邦还定三秦就是因为想拿回“怀王之约”他应得的那一部分,绝对不会继续往东打了。项羽立马就把韩成给杀了,改封自己的部将(出身韩地)郑昌去当韩王。张良这个老六抄小路逃走,去投奔刘邦去了。

所以,很多历史恩怨真的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比如张良和项羽之间的恩怨,究竟是张良对不起项羽多一点还是项羽对不起张良多一点呢?你张良到韩地去复国还是人家项梁和项羽叔侄支持的呢,结果你们复国之后,各种帮着跟项羽不对付的刘邦,你能怪人家项羽对你们不放心吗?反正,谁最后赢了谁就拥有最终解释权,古今皆是如此。因为大多数老百姓是不关心真正的是非对错的,会习惯性为胜利者鼓掌、对失败者落井下石的。

项羽在处理完义帝熊心和韩王韩成这两个隐患之后,才打起精神来了应对田荣(还有彭越哈)叛乱的事情,这其实是非常合理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你千万别失败,只要你失败了,你干什么都是错的。看看刘邦利用熊心被杀这件事对项羽进行政治抹黑,那有道理可讲吗?你刘邦其实在政治道德上做得远不如项羽体面。而且杀熊心又不是项羽干的,而是英布和共敖干的,你后面拉拢英布的时候,怎么不提要给熊心报仇的事情了呢?

可是,项羽还是太年轻,压根不知道人心险恶。田荣之乱的重点其实并不在其本身,它跟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其实就是一个病毒传播源。

比如赵地在齐地乱起来之后,立马就跟着乱起来了。原来赵王赵歇手下的陈馀因为自己当初是跟张耳江湖地位差不多的,但就是因为张耳跟着项羽西进关中了,所以,张耳被封为了常山王。而他跟张耳闹掰了之后,负气出走而没有追随项羽入秦,只被分封了三个县,所以他把怨气全部撒到项羽和张耳头上。他联络了田荣,以齐赵结盟的方式让田荣帮他打跑了张耳,而把被封为代王的赵歇接回来当赵王。

看到没有,田荣就这样成了反项的旗帜了。

而且,这背后还透露了很多让人感觉很压抑的信息。

比如赵歇,当初是不是项羽把他从巨鹿城里救出来的?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是不是也优先给了他一个指标?但是他感激项羽吗?感激个屁!你把我从赵王改成了代王(原赵国的北部),让我的资产减半了,我恨死你了。他敢从代地回来当赵王,实际上就宣布跟项羽决裂了。所以说,这人呐,面对重大利益的时候,有几个会跟你讲恩情咯。

比如张耳,他之前的荣华富贵(常山王的位置)总是项羽给的吧?项羽对不起其他人,对他总是问心无愧吧?但是他被陈馀和田荣联手击败了之后,他去投奔项羽了吗?同样是个屁,他信了玄学,觉得自己的未来在西方,所以向西去投靠了项羽的对头刘邦。你跟我讲恩情?恩情多少钱一斤呢?

总而言之,就在项羽分封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秦地被刘邦夺走了、齐地被田荣独立了、赵地被赵歇割据了,天下已经有一大半站到了项羽的对立面了。

但形势尽管如此不利,项羽作为这个时代唯一的霸王,并不慌。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觉得他是可以重新平定整个天下的。项羽决定先拿罪魁祸首的齐国开刀。

伐齐之前,项羽调令自己最倚重的小弟英布出兵相助?英布啥态度?说自己病了,没办法出兵,只是派了5000大头兵给项羽,算是随了一个份子钱吧。人心呀人心,你咋就这么让人不忍直视呢?

但项羽毕竟是项羽,虽千万人吾往矣,他率军北上,不费劲地击败了彭越,把彭越逼得赶紧逃到城阳跟刚刚支援完赵国的田荣会合。

项羽一路追击到城阳,双方在城阳开打。但是不好意思,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能在同等兵力下打败项羽,当时双方兵力都在十万左右,没有任何意外,田荣和彭越被项羽击溃了。彭越率领残部逃回巨野泽打游击去了;田荣则聚敛残兵向北逃窜。

项羽放弃了彭越,死死咬住田荣。因为项羽追击太紧,田荣的部队连坐船东渡逃回大本营临淄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退至平原来暂时稳住阵脚。

项羽追至平原,再次击败了田荣,田荣也于动乱之中被当地人所杀。

至此,项羽其实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齐地暴乱的问题了。但是,咱们之前也多次说了,项羽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年轻冲动交学费。血气方刚却又能力出众的年轻人其实很难掌握行事的分寸和火候的,败了,容易灰心丧气;胜了,容易骄傲自满。而且容易冲动地泄愤、报复……这些其实都是年轻人的通病。

项羽在杀死田荣之后,因为对田荣深恶痛绝和对齐地率先反对自己极度不满,对齐地采取了“三光”政策。

纵兵行凶这种事情其实在军事战争之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刘邦的队伍也干过,彭越那种土匪部队更是经常干。但是项羽当时这么干有啥不理性的地方呢?

第一、当时的赵地、秦地都已经乱了,你得赶紧从齐地抽身去平定赵地或者秦地,不能在齐地纠缠了。这是一个事有轻重缓急得问题。

第二、你当时扶持了流落楚国的原齐王田假担任新齐王,这原本是很好一个决策。但是你让田假当这个齐王,总不能把齐地的生态全给破坏了呀,不然田假拿怎么去稳住齐地局面呢?

第三、牵涉甚广的追责永远只能是只诛首恶,你把田荣弄死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继续对其他齐国人追责,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其他人的心态也就变了。人家齐人感觉自己活不了了,是会跟你项羽鱼死网破的。比如田荣的弟弟田横就乘机收揽田荣败军和各地愤怒的齐国人民共数万人,在城阳再次拉起一杆反项旗号,专打楚军。

也正是因为项羽这次不太妥当的行为,使得项羽在后面陷入了巨大的战略被动。很多齐国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让项羽根本就抽不出身。看到没有,这其实就是客观上的兑子。

项羽为什么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为之惋惜?能力太出众了,机会太好了,但是最后就是输给了一群政治流氓嘛!

张爱玲女士曾经说过“成名要趁早”,说句心里话,对于这句话我是打心里里不认同的,因为一般的年轻人是没办法掌控那种成名背后的巨大优越感的,是很容易行差踏错的。

其实,项羽当时能够在打死田荣之后,把田假扶持上位,给予一定支持,让他去处理齐地的内部问题,然后自己火速赶往赵地或者秦地去处理赵歇、刘邦的问题,他后面不会那么被动的。比如赵国可能就会不堪一击,望风而降。而刘邦也可能老老实实窝在关中出不来。

年轻人啦年轻人,真的要不要只关注自己,学会去了解现实和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咱们现在很多人总喜欢去踩低项羽,说人家最终兵败是活该。讲句心里话,这种言论很没有必要,项羽确实有他的自身缺点,但并不是因为他最后失败了,就变成全部是缺点了,也并不是因为他的缺点就致命,刘邦等人的缺点就不是问题。

总而言之,在历史这么一个早已遥远的世界之中,尽量学会客观一点吧。虽然历史很多时候就是主观的,但是我们仔细去想一想,如果对待历史我们都不能有点客观意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客观地看清楚、看明白什么问题呢?

3 阅读:50
评论列表
  • 2025-04-19 14:17

    项羽在齐地动不动就屠城,把齐地老百姓激怒了,老百姓才和他死磕的,所以项羽只能是霸王,当不了皇帝